触目惊心的小学生近视数据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由于恰逢高考,爱眼日似乎有些被“冷落”了。
日前,记者在金华眼科医院近几年开展的中小学生视力普查资料中看到的一组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眼科专家呼吁,别让近视“模糊”了孩子的世界,希望全社会像关注高考一样关注孩子的视力。
小学三四年级成关键期自2001年开始,金华眼科医院配合市疾控中心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视力普查活动。
金华眼科医院所长助理何向英告诉记者,近几年工作人员在普查过程中发现,近视低龄化成为一大趋势。
2003年,我市小学二年级的近视率为11.5%(由于一年级时孩子的视力发育未完成,因此采用二年级数据),而2007年的数据达到了25%,是4年前的两倍多。
在《2008年全市中小学校各年级视力汇总表》中,记者看到小学二年级学生近视率为23%,到了小学三年级达到32%,小学四年级为47%,小学五年级已经高达52%。
到了小学高段,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存在程度不一的近视,其中佩戴眼镜的学生高达80%左右。
何向英说,小学三、四年级成了分水岭,近视学生人数陡增,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时期。
此外,一些老师还向记者透露一现象:每到寒暑假过后,学生们经过一段时间休整,反倒视力变差了。
原来,在假期里,有的学生过度地透支用眼,不少学生沉浸于玩游戏、上网、看电视,对眼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何向英说,除此之外,学生在周末、假期参加各类培训班,也成为视力下降的一大因素。
如不少学乐器的孩子,在培训班里,由于眼睛长时间盯着乐谱练琴等,视力下降很快。
重点高中成近视“重灾区”高考结束后,很多家长开始为考生的高度近视担忧,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
资料显示,中学已成为学生近视的“重灾区”,特别是几所重点高中,有的班级甚至全班学生都近视。
据了解,2007年我市共普查了16064名学生,近视人数73.1%,其中初中生近视率达69%,高中生则高达93%。
在2008年,初一近视率为70%,初二为83%,初三为89%,高中为93%。
记者在资料中看到,2007年市区某初一近视率为57.9%,初二高达73.7%,而初三则为83.2%。
同年,市区某高中高一学生的近视率为87.7%,高二为88.2%,高三为89.8%。
而一中、二中的数字比这还高,分别为91%、92%。
其中,在一些重点高中的普查记录中,记者发现不少“近视班”:全班100%学生近视。
2007年,金华一中高一共18个班级,其中有1个“近视班”;高二16个班级,有2个“近视班”;高三19个班级,有3个“近视班”。
其余班级的近视率,均高达90%以上。
在金华二中、金华八中等重点高中,各个年级均有若干“近视班”。
眼镜适应性差也成视力隐形“杀手”孩子近视了,要不要配眼镜,这成了不少家长的烦恼。
配眼镜,怕孩子的近视度数加深;不配眼镜,又担心孩子看不见板书,视力照样下降。
据2007年普查数据显示,在近视的11741名市区中小学生中,近视配眼镜矫正的学生有6295人,眼镜与眼睛适应性差的有2302人,占配镜总人数的36.6%。
金华眼科医院高级验光师李清说,她就曾接待过不少因眼镜适应性差,导致视力一再下滑的学生。
13岁的小宋因为眼镜摔坏,不得不重新配镜。
但是,通过预检,医生发现小宋的右眼比两年前加深了-1.50度,左眼加深了-1.25度。
如果长期戴矫正视力不足的眼镜,反而会使近视度数加深的速度更快。
对此,李清建议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一般是三个月,最长半年复查一次。
因为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加上学业负担较重、没有科学用眼,眼睛屈光度不稳定。
专家建议:呵护眼睛应定期复查“一般青少年的近视眼,多数属于…假性近视‟。
由于用眼过度,调节紧张引起的一种功能性近视。
如果不及时进行矫治,日久后就发展成真性近视。
”李清说,因此孩子自身要有预防近视的观念。
在假期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眼肌的调节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定期看电视、用电脑,自觉做眼保健操,消除眼肌部分疲劳。
如果已近视,要到专业医院去验光,配戴适宜的眼镜。
假性近视的学生可采用远视法、穴位按摩、物理疗法等进行矫治,避免发展成真性近视。
2011年第5期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小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但是,当前小学生的视力下降问题非常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系统及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据笔者对忻州市城乡6所小学抽查2589名儿童进行的近视眼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近视率已达26.31%—32.26%。
小学生近视眼的成因复杂,除少数遗传因素所致外,绝大多数虽说与发育期的眼球生理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外部因素所致。
这些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上课或写作业时,学习环境的采光不足,或接受充足光线不足;每天看书写字持续时间太长,眼休息不够;用电脑、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间过多,或距离太近;假性近视阶段没有予以重视,也不配合治疗,盲目配镜;偏食严重,或甜食过多,致营养不均衡;等等。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从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从教师、家庭、学校三个层面探究了防治小学生近视眼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教师方面第一,摸清情况,警示学生。
教师要摸清学生近视的总体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形成近视眼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近视眼对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及种种危害。
第二,规范用眼,优化习惯。
教师要在日常的每一天都规范学生的用眼习惯。
具体而言,一是规范班上每个学生的阅读姿势和阅读距离,即眼睛距书本至少一尺。
二是严格控制学生的阅读时间,每阅读30-40分钟,休息5-10分钟。
三是选择采光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后要多让眼睛望远休息。
四是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以缓解眼部疲劳,恢复眼调节机能。
五是看电视要有节制,而且观看时眼与电视机之间需达到电视机对角线6倍距离以外。
六是上网或玩电子游戏连续时间不超出半小时,两项合计每天不超出50分钟。
七是写作业时,光线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台灯要放在左前方约30厘米处。
八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九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
多吃蔬果及鱼类,少吃甜食及油炸食品;多参加体育活动,少在室内“目不转睛”“,死学、苦学”。
十是定期(每年至少两次)检查视力,发现视力减退应及时矫正,防止近视加深。
二、家庭方面第一,每学期开好一个会,即家校联系会。
学校要向家长普及近视眼的危害、成因以及一般防治方法。
第二,布置好一项任务,即家长监督孩子防控近视的任务。
具体而言,这项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
①孩子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宜过长,每隔30-40分钟要休息一会儿。
休息时应隔窗远眺或进行户外活动,使眼球调节肌得以充分放松。
②近距离用眼时的光线要适中。
近距离用眼时,光线过强或太弱都会导致学生形成近视眼。
因此,孩子在夜晚或光线暗的环境下做作业时,要使用台灯照明并用40W的白炽灯泡,放在书桌的左上角;室内照明应该用40W的日光灯,并且距离桌面1.4米。
③近距离的用眼姿势要正确。
近距离用眼时,桌椅高低比例要合适,并将书本放在距眼30厘米的地方。
不要让孩子躺在床上阅读或伏案歪头阅读,这些不良用眼姿势容易引起眼球的发育异常,导致近视眼的形成。
④让孩子加强体格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让孩子进行室外体育运动。
⑤帮助孩子纠正偏食或贪吃甜食的不良习惯。
⑥家长控制好孩子的看电视时间和距离,同时严防孩子贪玩电脑。
第三,填好一张卡,即“家庭防控近视日常行为卡”。
通过家长填卡,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在家里的学习行为习惯,特别是促成家校合作,有利于◇牛耀光谢旺明刘晓辉杜有田摘要:小学生的视力下降问题非常严重,究其成因很复杂。
基于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防治小学生近视眼应从教师、学校、家庭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近视眼;防治防治小学生近视眼的几点对策292011年第5期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更好地防控孩子近视眼的形成。
第四,做好一次总结与反馈。
每个学期,教师要结合家校联系卡和学生的视力防护情况,公开表扬优秀家长,以激励家长。
三、学校方面第一,加强领导,校长挂帅。
学校要成立防近视眼(以下简称“防近”)工作领导组,把“防近”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方案、有计划,由校长亲自挂帅,教研室主任主管“防近”工作,由体育卫生教师和各班班主任共同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执行学校的“防近”方案和计划。
第二,实行“防近”目标管理。
学校要制定《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的岗位职责》,并印发岗位职责,人手一份,重视落实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
学校应把教师是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作为每一科任教师的重要岗位职责,并列为听课、评课和评优的重要依据。
要求教师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上课板书工整、字迹不要过小。
班主任要把“防近”工作作为班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视力普查活动,按学生的视力发展状况进行分档管理。
对患近视眼的学生,班主任要和家长及时取得联系,做好相应的矫治工作。
如果班级学生近视患病率超标(一、二、三年级上升超2%;四、五、六年级上升超3%),学校则规定该班级不能被评为优秀班,相对应的,教师不能被评为优秀教师,班主任不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学校对学生在“防”字上,应着重抓八个字,即“宣传、教育、引导、督促”,进行“系统预防”。
在“治”字上,坚持“引进良法、区别对待、优化组合”的12字原则,即在“注重饮食、镜片浅矫”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
第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就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因此,学校要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学生每天的课外作业时间规定如下: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二年级、三年级每天的作业一般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的作业一般不超过45分钟;五年级的作业不超过60分钟;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如语文、数学可每单元一次测检,而其他学科每学期测验一次。
第四,强化“防近”教育,完善“防近”制度。
学校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班会、壁报、黑板报、家长会及“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等科普讲座,对各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防近”教育,以增强学生和家长的自觉“防近”意识。
建立和完善视力检查制度。
学校应每学期检查学生视力一次,以进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
建立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下午第一节课后,学校用广播乐曲统一指挥全校学生做眼保健操各一次,做眼保健操时体育卫生教师要在行间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以保证眼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