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朱文条)教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朱文条)教材


装载物品:优质 丝绸、精美瓷器、上 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 物品,以及大量的金 银货币。
规模大,货物多
相关史事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 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 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 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 ,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 人士、翻译、医生、厨师、 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 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 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 行航行。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 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 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其人其事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本姓马,小名三
宝元朝初年,郑和祖先是元朝云南王麾(hui)下的贵族。
他从小就富有冒险精神,后追随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战功
后,被朱棣所重用,被赐郑姓。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海7史次 上的空4前次 壮举!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50吨
通过对比发现了什么?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材料二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 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 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 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 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 量的攻击(海盗等)。
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 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 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 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 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 进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文本导入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 史上,郑和与戚继光 是最著名的人物,他 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 绩,被后世所称颂。
为什么说郑和的 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 的壮举?戚继光是怎 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 奋战,最终荡平倭寇 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猜一猜: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从后三张邮票能看出:郑和航海曾经到达哪些地方? 第二张:郑和到达占城(越南); 第三张:郑和到达阿拉伯; 第四张:郑和到达非洲;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到达范围及双方互动)
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 声望,换 取海外的 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次数:7次
郑和浩大的船队
郑和的宝船
特点:规模浩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 所未有。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现大国 风度,发展相互 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今江苏太仓
榜葛剌
今印度科
泽科德


今加里曼 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红 海
天方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刘家港
占城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 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占城
红 海
一、郑和下西洋
提高我朝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时间:明成祖 主要目的:帝!
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
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
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惠帝
材料阅读:成 答:目的:
遵命!
朱元璋之孙
祖疑惠帝亡海外,找惠帝为
欲踪迹之,且欲 了提高明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明 史,郑和传》反 映出当时统治者 目的是什么?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 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 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读文本郑和下西洋第一自然段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有那些?
条件: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在世界各地,人们用了很
多方式来纪念他。
我不是郑 和本来的
后人感叹:
样子!
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 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时间太久远
了,那时候 没有摄像机 ,只能概念 图了!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榜葛剌进麒麟图》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到达印度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 非洲东海岸
时间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