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创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教与学一体化设计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11.4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

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

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东非大裂谷卫星图片伤疤。

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

一.自然环境
1.位置:(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找到三条特殊的纬
线、、
,可以看出本区大部分位于带,所以
非洲大陆有“”之称。

(2)海陆位置:本区东临洋,西临洋,
西岸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湾A 湾,东有B
半岛,南有著名的尖角C 。

,西隔D 海
峡与岛相望。

(3) 相对位置: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E 以南。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①盆地, ②高
原,③高原④高原,可以看出本区地形
以为主,所以非洲大陆又有“”之称。

从地势来看高,低。

3.气候:(参考课本P9非洲气候图)本区气候以气候和气候分布广泛,除此还有气候,气候,气候。

本区气候分布呈现以赤道南北分布,可以看出主要影响因素为。

(参考)p72图8.33,此气候为气候,各月均温在℃以上,降水较多的月份为,降水较少的月份
为,气候特征为,此气候区的国家常受灾威胁。

【讨论】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之处西侧为热带雨林,东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为什么?
4.景观: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形成自然景观不同,有浩瀚的 ,有茂密的 ,更
有一望无际的。

5.还需要你找到其它地理事物:“赤道积雪”图中▲处山;⑤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
二.黑种人的故乡
1.本区有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人。

他们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 ,他们有着各自的、和。

2.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侵人,最初从掠夺黄金、、香料开始,进而从
事 ,把黑人绑架、掳掠运往美洲贩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

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都已。

3.本区人们大都能歌善舞,具有、、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4. 【讨论】请你阅读图8.29讨论下列问题: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

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

(2)说出非洲都有哪些外来移民。

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

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

三.落后的经济—单一商品经济
概念: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或
生产的“”。

形成原因: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长期和 , 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和 , 模式:出口、畜产或;(图8.30)
进口、汽车等。

弊端:出口的是(初级产品或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或低廉)。

进口的是(初级产品或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或低廉)。

【讨论】P70活动题1,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出路:非洲一些“单一商品经济”的国家,正在努力发展 ,还有些国家致力于发
展 ,以改变本国经济的局面。

实例:(1)本区各国经济发展:位于本区西部的科特迪瓦,为了减少对、咖啡的依赖,大力发展了、菠萝、、甘蔗、椰子等农产品的生产,同时,发展了
业、业、业等其他产业,以振兴经济。

(2)【讨论】P70活动题2,关于加纳经济发展。

四.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从P11图6.l5中可以看出,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为,撒哈拉以南更高达左右。

2.粮食:长期以来,这里的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 的增长速度远低于
增长的速度。

因此,粮食供应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

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灾威胁的东非国家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人口: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和 ,于是人们砍伐 ,开垦 ,以扩大面积,或在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

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 ,加剧了 ,使逐步恶化。

4.【讨论】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恶性循环
A.毁林开荒,滥垦草原
B.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②提高农牧业生产
水平③保护环境
中东的“民主”幽灵,美国的战略魅影:埃及动荡引
发的中东乱局蔓延的速度之快让世界惊讶,美国的面
孔变幻频率被嘲笑为“唯一能与动物界的变色龙比美”.对于各国同样打着“民主”旗号的街头示威,美国从一开始就表示要与伊朗反对派“站在一起”,而直至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前,奥巴马政府仍一直称其为“可靠盟友”.即使对同样的国家,美国前后的面孔也不一样:美国从一开始力挺穆巴拉克,到呼吁埃及“稳定过渡”,最后“明示”穆巴拉克必须立即下台.
美国面孔的迅速变幻让中东最铁的盟友也寒心,沙特王室开始担心“美国再也不能发挥坚强后盾的作用”。

对中东这一轮街头浪潮,美国打出了“支持民主”的旗号,不过,这句话在世界普遍受到质疑。

一位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是打“盟友牌”,还是“民主牌”,其面孔背后只有美国外交界长期流传的一句话:“谁控制了中东和它的石油,谁就拥有世界”。






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