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精品PPT课件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精品PPT课件

❖ 消毒剂: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剂称为消毒剂( disinfectant),一般消毒剂在常用的浓度下 ,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
消毒灭菌基本概念
• 灭菌: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 活的微生物和芽孢的过程称为灭菌(sterilization )。由于种种原因,要做到完全无菌是较困难的 ,灭菌的要求是微生物存活的概率减少到最低限 度,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效果,如高压蒸 汽灭菌、干烤灭菌等。
滥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引起局部菌群改变,常住 菌被抑杀,例如革兰阳性菌被杀灭,菌群失调, 导致抗性菌感染;常住菌进入其他部位,成为致 病菌(链球菌进入血流,导致亚急性心内膜炎)。导 致抗性菌株出现,MRSA对氯已定的抗性增加、绿 脓杆菌对季铵盐类具有固有抗性。
院内感染病原体:流行株的毒力和抗力,经体内 反复传代, 常比实验室菌株强,对人体内环境有更 大的适应性。
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
• 一、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被微生物污染后会造成严重危 害的诊疗器材和用品,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 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 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 器材和用品,
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 输血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 器和透析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 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 活体组织钳等。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
医院感染的特点
• 医院具备疾病传播的三要素: • 1.传染源:
医院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集中地,有密切 接触机会; • 2.特殊传播途径: 医院里存在各种传播媒介, 污染的医疗器械和诊疗用具、 针刺、输血、 医护人员的手;
• 3.易感人群:
病人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如切口处100个 金葡菌即可引起感染,而皮内注射则需2百万);
• 二、中度危险性物品:
是受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程 度危害的诊疗用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相接触, 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 例如:体温表、呼吸机,胃肠道 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压舌 板、喉镜、便器、餐具、茶具等 。
• 三、低度危险性物品: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 致病菌大量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 从传染病的观点看:
• 医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备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 源场所的特点, 因此,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 毒。
• 医院又具备没有明确存在传染源场所的特征,
• 因此,医院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做好医院清洁、 消毒和隔离,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
消毒与灭菌技术
消毒灭菌基本概念
❖ 消毒:清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 disinfection),消毒并不一定能杀灭病原微 生物的芽孢和所有的微生物。
• 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法,或清洁处 理即可。但,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时,必须针对被污染微 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 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取消毒,灭菌 方法和使用剂量
• 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和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
• 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繁殖体,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 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 相接触。
例如:手巾、牙刷、面盆、痰盂(杯)、地面、墙面、 桌面、床面、被褥、室内空气、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 ,听筒,血压计等)等。
消毒水平等级
灭菌
高效消毒
中效消毒
低效消毒
可杀灭一切微 生物(包括细 菌芽孢和真菌 孢子)使微生 物的成活概率 <10-6 物理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辐射灭菌 化学方法: 甲醛,戊二醛 ,环氯乙烷, 过氧乙酸,
•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 法。
•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 时间。
• 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
• 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 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 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 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 •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 • 5、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
可杀灭外环境中 致病性结核杆菌 和致病性芽孢菌 ,病毒,真菌及 其孢子, 物理方法: 紫外线消毒 化学方法: 含氯消毒剂, 臭氧, 二氧化氯, 双长链季胺盐类
可杀灭各种致 病性微生物。 化学方法: 醇类, 酚类, 碘类
杀灭和去除细 菌繁殖体及亲 脂性病毒。 物理方法: 通风,冲洗。 化学方法: 单链季胺盐类 (新洁尔灭等 ),双胍类( 如氯已定) 中草药消毒剂 ,汞,银,等 金属离子消毒 剂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 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 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品的损害。
•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 灭菌方法
• 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 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其灭菌指数达到 10-6。
•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 ,要求灭菌指数达到90%以上,即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率 达到99.9%,对自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0%以上, 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例如内镜, 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
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
为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应掌握以下处理原则
• 1、要求购进合格的器材和药品, • 2、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 3、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量, • 4、注意影响效果的因素, • 5、加强效果的监测 • 6、防止消毒与灭菌物品和容器的再污染
消毒
❖ 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对 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 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没 有明显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会受到病原微生物 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