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美丽的小路参赛教案

11美丽的小路参赛教案

《11 美丽的小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横山县第三小学--- 王智丽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由于《美丽的小路》是一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和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因此本课教学力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感情朗读、情景表演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是以爱护环境为专题编排的。

学习这组课文,我们能感受到我们肩负的环保责任。

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环境卫生,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

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时,让环保意识渐渐在学生心理萌生,让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美丽的小路》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

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

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但是这篇课文特别长,一共有12 个自然段,是本学期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篇最长的课文。

所以如何合理地安排和指导学生朗读是上好本课一个重要而关键的问题。

2、学情分析我班学生特别喜欢读书,由于平时教师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因此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效果会非常好。

但是如何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对于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我准备通过图文结合感受小路之美;转换角色,再感小路之“美”;图文对照,分角色情景表演感悟小路“不美”;朗读感悟,再现情境“找回”小路再“美”几个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各个角色的特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小组合作,等途径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从而受到文本的感染、熏陶。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失”与“回”的语句,通过角色体验,朗读感悟,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2、通过看提示语、标点符号和语气词,练习有声有色地演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师范读配以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采用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突破本课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路的美丽及小路“失”而复“得”过程中的震惊和欣喜。

认识到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激起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五、教学难点:“这都怪我!”这句话的理解,能自觉爱护环境在角色朗读中,体会美好环境带来的快乐!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校园垃圾来源及去向的资料、校园照片、卫生工具模型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古诗诵读:《敕勒歌》2、主题诵读:垃圾也有自己的家,千万别把它们串错了门。

二、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只要大家坐得端,表现好,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教师边范读课文边播放课件1---4 )故事好听吗?听了之后你知道些什么?(抽 2 —3 人回答)。

是啊,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和这条小路有关,它的题目就叫--- 美丽的小路(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整读感知、理清脉络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各美丽的故事呢?(课件5)自学提示一请同学们自由读故事,思考:这条美丽的小路到底发生了那些奇妙的变化呢?1、教师强调读书姿势,学生自由读课文。

2、星卡奖励坐姿正确,读书认真的学生。

3 、生反馈问题(抽1—2 名学生,每组 3 号或4 号学生),师及时板书:很美丽---- 不见了------- 找回了四、品读课文,感受小路的美丽。

哦,这条小路的变化可真的很奇妙啊!大家读课文的时候,读到哪里最着急?哪里最开心?哪里又怕失去小路呢?(抽 2 号 2 名学生反馈)看来同学们读到小路的美丽时最高兴了。

那么(课件6)自学提示二请同学们在课文找一找,哪些段落写了小路和它周围的环境很美呢?1、抽一名学生反馈自学结果。

2、赛读(谁能读一读,把美带给大家呢),读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同学们,现在请你走在这条小路上,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心情咋样?(抽 2 号或 3 号中 3 名同学谈体会)4、是啊!这条美丽的小路不光吸引着我们,还吸引来了不少小动物,看,走来谁(课件7:课文插图)听听他们是怎么赞美小路的?啊,多美的小路啊!5、观察标点符号,该怎样读好这句呢?(2 名学生)6、谁扮演兔姑娘和鹿先生赞美小路?( 2 组分角色读)生评价7、带动作配语气表演情景(表演过程中,师扮演记者提问:兔姑娘您为什么轻轻地走?鹿先生您为什么慢慢地走?)( 1 组)8、老师读旁白,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分角色读1---3 段。

五、精读课文,感悟小路的变化。

这条小路太美了,所以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在这里散散步,说说话。

可是后来呢?小路还像我们想的那样美吗?发生了生么事呢?请同学们在课文里用横线画出来。

1、生边读边找边画。

(教师奖励读书认真的孩子)2 、反馈句子,看变脏的小路图(看课件8、9 、)3 、看到这样的小路,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什么?(3 名学生)出示(课件10 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4、观察标点符号,你觉得用怎样的语气读好这两句话?(抽2名同学读好难过和奇怪的语气)5、兔姑娘和鹿先生又来到这条脏兮兮的小路上,他们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课件11)自学提示三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5、6、7、8、段,找出小动物们的话,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1 )小组派代表分角色读,(2组)其他学生评价。

(2)师创设情景,生佩戴头饰表演,师及时提问:兔姑娘您为什么皱眉头?鹿先生您为什么捂鼻子?六、开放实践,合作交流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小路变脏和他有关系吗?(课件12)研---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小组内每人说一处校园或班级哪里有垃圾?这些垃圾是哪来的?垃圾的家应该在哪里?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星卡奖励交流认真的小组。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哪位同学知道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呢?4、是呀!现在的鸭先生可后悔了,他决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出示课件13)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5、那个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呢?(抽2名读句子)6、全班齐读句子。

七、齐心协力找回小路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是怎么找回来的?(课件14 )自学提示四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9段,用“0”画出描写小动物们动作和神态的词。

1、学生自学,师巡视,奖励读书认真,坐姿正确的学生。

2、检查自学,出示填空题。

(课件15)(3 号中的1名学生)鸭先生()一辆小车,()一把扫帚,认真地()小路上的垃圾。

兔姑娘和鹿先生看见了,也赶来帮忙。

他们()洒水壶,给花儿(),给小路()。

3、挑选劳动工具,扮演小动物清扫小路。

介绍清楚你是怎样清扫垃圾的?( 1 组)4、终于,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找回了美丽的小路,瞧,他们多开心呐!师引读第10---12 段5、为了让美丽的小路“ 一直”和我们在一起,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什么?( 5 名)6、齐读最后一段:让美丽的小路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吧!八、明理扩展,总结课文。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 名)2、(课件16 :校园图)瞧,我们的校园也很美,你觉得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校园呢?3 、总结板书: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九、练一练1、我会读,也会说。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我的书包不见了。

------------- ? - !2、我会填。

()的鹅卵石()地走过()的鲜花()地唱歌()的()()地()十作业布置、我为校园做美容十、板书设计一11 美丽的小路很美丽--- 不见了--- 找回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反思今天的这一节课是我磨课活动的最后一节展示课,由于前一次展示的失败,使我汲取了不少的教训。

在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对每一环节教与学的设计都进行了时间的估算,每一句过渡语进行了推敲。

所以在这堂课上,我的语言精炼了许多,各环节过度衔接也很自然流畅,不再那么随意。

在课件运用和范读环节都很入情入境,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感悟小路美的环节,我设计了赛读、分角色朗读、带动作表演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们积极踊跃参与,感情朗读非常到位。

感悟小路的变化这一环节时,通过戴头饰表演,让学生体会到环境给大家带来的不同心情,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强烈追求。

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本课难点这一环节,我让学生交流课前调查资料,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身边卫生环境入手,从而体会小鸭子自责的心情。

这一环节我班鲁娱娱同学说“因为鸭先生住在小路旁却没有照顾好小路,所以他说这都怪我”这句精彩得回答使本课难点迎刃而解。

在找回小路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不管是做习题,还是动手实践,学生们表现都很好。

在最后的总结主题环节, 学生们更能联系实际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从身边做起,说得很充实。

本节课各环节评价到位,练习精而简。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时间把握不均匀,第一环节用时较长,导致后面几个环节有些仓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时较短,表演次数较多,朗读较少,学生评价不够精简。

经过这一次磨课展示,使我真正感悟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作为年轻的一代教师,我们不仅要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时要注重课堂实践的积累和学习,多听课,多尝试,才能真正驾驭教材,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不负众望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