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我走近你
——课外阅读理解复习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总目标第八条中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生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爱读书,乐于读书,形成快乐语文观”。
【学情分析】孩子们爱读书,课内的、课外的,可是,在试卷中,阅读往往又是失分最多的,也使很多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经过分析,这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们的阅读步骤不够妥当,阅读方法总结不全面,应用不熟练所造成的。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将平时所学的阅读方法和做题步骤加以总结,能熟练运用到课外阅读理解题中。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战胜课外阅读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趣。
1、讲述故事《施耐庵收徒》。
出示课件:一女牵牛过独桥,夕阳落入方井中。
师:先生只留下了老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指生说)师: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2、师:是啊,阅读理解很重要,阅读理解也是大家的弱项。
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传授战胜课外阅读题的又一个绝招,让我们离阅读更近一些。
二、复习回顾,整合知识。
1、前几天,我们已经了解了战胜课外阅读题的第一招,大家还记得吗?(指生说)
高分秘籍第一招:答题有步骤,一扫二回三复答,先易后难分自高。
齐读。
2、这“一扫二回三复答”是什么意思?①、扫读明大意。
②、回读找答案。
③、复读验答案。
看来大家已经接住了第一招。
三、提炼方法,实战比拼。
下面,我们就重点走进高分秘籍第二招:答题讲方法,牢记公式和口诀,根据原文把空补。
师:这一招若是学会了,阅读考试必定会更胜一筹。
(出示课件,齐读)
师:谁知道这一招的秘诀何在?(指生说)
师:要不要公式?这节课,咱们就以一篇短文为例,拣重点题型来进行挑战,让自己得到提升。
你们准备好了吗?
下面,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阅读材料,首先进行扫读。
读完了吗?扫读明大意,谁来说说短文的大意?(指生说)
师: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了短文的大意。
概括主要内容要求还要更简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关。
(一)第一关:概括主要内容
师: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你有哪些方法呢?(请生说方法)
师:哪六要素?引导说出公式:(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主要内容。
注意,其中时间和地点可视具体情况取舍。
教师小结,引导编成口诀:时间地点加人物,事件结果不能少。
出示课件,齐读。
下面我们回到这篇短文,谁来概括一下短文的主要内容呢?别忘了,既要完整,又要简洁,还要想着口诀哦!(指生反馈,评价)
恭喜大家成功闯过第一关!
(二)第二关:体会关键词的作用
师:体会关键词的作用是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也成了阅读理解题里的一种常出的题目,主要有两种题型(出示课件)
1、“××”词好在哪里?
(课件出示题目: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好在哪儿?)师:这样的题可以套用什么公式?指生说。
词语意思+作用+突出的事物特征或人物品质。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形象地)(准确地)说明了(强调了)(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品质),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学习对子之间交流一下)(指生反馈,评价)恭喜你们成功闯过这一题,加上5分。
体会关键词的作用还有这样的出题类型(出示课件)
2、“××”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答题方式:①不能。
用了“××”词,生动地(形象地)说明了(突显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品质),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
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品质)。
还是这道题,如果改成这样,你觉得该怎么答?(出示题目: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中“依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指生反馈,评价)恭喜你们答对了这一题,加上5分。
再来看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这个句子中的“玩意儿”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指生反馈,评价。
你觉得怎样说更好呢?)
看来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答这类题的诀窍,恭喜你们成功闯过这一关,给自己鼓鼓掌。
(三)第三关: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我们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常常要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你都有哪些方法呢?(请生说方法)
出示例题: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
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师:这样的题目如何答?
生:要说表面上是写……,更写出了(什么)事物(怎样的)品质或精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师:那你来说说。
按照刚才大家说的,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公式,那就是:表面+深层=真深刻。
(出示课件)
师:如果用口诀的形式帮助我们答题,可以怎样说?
参考口诀:表面事物有(何)特征,深层品质和情感。
这样的题目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现在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指生反馈,评价,你们觉得哪种说法更好?)恭喜你们答对这一题,加上5分。
(四)第四关:感受变化找原因。
出示例题:“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最后“永远忘不了”他了呢?
这种类型的题目怎么攻破呢?首先要认真审题,这是“我”对老工友的情感发生了变化。
像这样的类型还有:心情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生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等等。
这样的题型,先找出发生了哪些变化,再逐一回答。
参考口诀:开始后来到最后,寻找原句一一说。
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指生反馈,评价)
恭喜你们成功闯过这一关!
(五)第五关:表达自己的感受。
出示题目:“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
在阅读理解题中,我们是不是常遇到这类题?以前你都是怎么答的?有什么困难吗?(指生说)
参考口诀:文中人事要先评,生活事例不可少。
我们再回到这篇短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指生反馈,评价)
恭喜你们成功闯过这一关!今天大家一共成功闯过了五关,把掌声送给自己。
四、归纳整理,总结巩固。
1、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的攻关历程,我们在攻每一道关时,我们最先做的是什么?(读文章),不止一次地读!反复地读!这就是:一扫二回三复答,这是答题的步骤。
2、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做写事类课外阅读题的几种重要方法。
师:让我们一起把课外阅读理解题高分秘籍牢记于心,争取傲视阅读,百考不败。
(出示课件)
师:第一招:答题有步骤——生:一扫二回三复答,先易后难分自高。
师:第二招:答题讲方法——生:牢记公式和口诀,根据原文把空补。
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学以致用,用这些方法去攻破更多的阅读难题。
五、学法迁移,课外运用。
课后,运用我们刚才复习的方法,完成阅读理解《另一扇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