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事故应急预案(完整正式规范)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尾矿库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目的为预防和减少尾矿库事故,规范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保护环境, 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安全生产条例》、《××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下列尾矿库事故灾难的应对工作:(1)启动Ⅱ级及以上响应的事故(响应分级标准见8.1);(2)跨设区市行政区、跨多领域(行业和部门)的事故;(3)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有重要批示, 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4)需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安监局)组织处置的重大事故。
1.4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要时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减少尾矿库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
(2)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在省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安委会)的统一领导下, 省安监局负责指导、协调重大及以上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 负责尾矿库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3)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
尾矿库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主, 发生事故的单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第一响应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有关行业部门和专家组现场指导、协助做好救援工作, 协调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救援。
(4)依靠科学, 依法规范。
遵循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 提高救援能力。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增强应急处置方案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 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做好应对尾矿库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物资和工作准备,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及预防性检查工作, 将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 做到常抓不懈。
2 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2.1 协调指挥机构与职责在省政府领导下, 省安监局成立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重大以上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工作。
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挥中心), 具体承办有关工作, 领导小组的组成及成员单位主要职责:组长:省安监局局长副组长:省安监局分管应急和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的副局长成员单位: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规划科技处、监管一处、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挥中心)、监察总队三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负责省救援指挥部的综合协调工作, 收集、掌握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 及时向省救援指挥部报告。
(2)根据省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调动应急救援力量, 协调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3)联系或调度事故应急救援专家, 提供技术支持。
(4)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和指挥部的命令。
(5)及时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政府报告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救援人力、物力不足时, 报请协调增援。
办公室:负责应急职守, 接受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重要指示, 迅速呈报局领导阅批, 并负责督办落实;负责交通和后勤保障协调工作。
政策法规处:负责向公共和媒体发布事故信息, 与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新闻办及报社、电视台、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联系, 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场新闻发布工作, 编发事故救援情况简报及通报。
规划科技处:负责应急值守, 接到事故报告后向办公室和局领导报告, 按局领导指示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国家安监总局上报事故信息, 跟踪续报事故进展情况;接收、处置事故发生地上报的事故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事故地政府等通报情况;负责保障局外网、内网畅通运行并协调有关事宜。
监管一处、监察总队有关处:提供事故企业有关情况和信息, 复核事故详情, 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尾矿库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参与组织尾矿库垮坝事故的专家咨询, 根据预案通知有关专家赶赴事故现场, 负责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上报尾矿库救援信息, 按照局领导指示通知有关成员参与指挥, 协调指挥有关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参加事故抢险救援。
2.2 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需要省政府有关部门支持配合时, 按照《××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协调有关部门配合和支持。
事故灾难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 省安监局协调有关部门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2.3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按分级响应的原则, 由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成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总指挥, 有关部门(单位)参加。
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队伍和人员实施应急救援, 并及时向省安监局报告事态发展及救援情况。
需要外部力量增援时, 报请省安监局协调, 并说明需要的救援力量、救援装备等情况。
事故灾难跨设区市行政区、跨多个领域或影响特别重大时, 由省安监局或省政府有关部门协调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
2.4尾矿库应急救援专家组及职责省安监局设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 为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组由全省非煤矿山方面的专家组成。
职责是:(1)参与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过程和救援技术措施, 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3)为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咨询, 对尾矿库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4)提出事故防范措施的建议;(5)承担现场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3 预防与预警3.1 尾矿库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 完善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 建立尾矿库档案, 并将有关材料根据尾矿库的等级, 报送省或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备案;针对尾矿库事故与洪涝、地震灾害密切相关的特点, 密切关注气象变化, 加强对汛期尾矿库的管理, 加大对尾矿库的监测监控与预警, 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对确定为危库、险库和病库的, 按照《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处理。
3.2 信息监控与报告省安监局负责尾矿库重大事故信息的接收、处理、统计分析, 并及时上报省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有关部门、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 对尾矿库的运行进行监控和信息分析;对可能引发尾矿库事故的信息进行重点监控和分析;省安监局建立全省尾矿库基本情况和重大灾害事故数据库;对发生的尾矿库事故及其发展态势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 并按有关规定将相关材料报送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经常对尾矿库进行安全检查,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对需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 要及时报告。
3.3 预警预防行动生产经营单位应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联动工作机制, 对尾矿库可能存在的危害性、预防知识和紧急情况下避险知识进行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 告知尾矿库事故可能危及的区域的群众;雨季前, 应对尾矿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消除事故隐患;雨季期间, 加强对尾矿库的日常检查, 同时与气象部门保持经常联系, 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事故可能发生时, 通过预先确定的报警方法在第一时间告知事故可能涉及的群众。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应急指挥机构应定期分析、研究辖区内可能导致尾矿库事故的信息, 研究确定应对方案, 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尾矿库坝体出现管涌、流土等现象, 威胁坝体安全时;尾矿库坝体出现严重裂缝、坍塌和滑动迹象, 有垮坝危险时;尾矿库库内水位超过限制最高洪水水位, 有洪水漫顶危险时;在用排水井倒塌或者排水管坍塌堵塞, 丧失或者降低排洪能力时, 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人民政府, 并启动应急预案, 进行应急救援, 防止险情扩大, 避免人员伤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尾矿库事故险情, 发布事故预警信息,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及时组织群众疏散转移, 实施救援。
4 应急响应4.1 事故报告与处理(1)尾矿库发生事故时, 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单位负责人, 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尽快确定事故影响(或波及)范围、人员伤亡和失踪情况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按照有关应急预案立即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并在1小时内报至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当按照规定逐级上报, 并应当在1小时内报至省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 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3)省安监局接到较大(Ⅲ级)尾矿库事故灾难报告后, 根据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范围和可控情况。
做好以下工作:①对事发地政府提出事故抢险救援工作要求。
②及时向省政府办公厅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报告, 必要时, 请求给予支持。
③根据省安监局(局长)的指令, 通知有关救援队伍和专家赶赴事故现场。
④落实省领导的有关指示, 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 通过值班信息系统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和国家监管总局报送事故信息, 并抄送省环保局等相关部门。
4.2 分级响应应急响应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 按照事故等级分级响应, 事故发生后,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其所在地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发生Ⅱ级以上事故, 立即启动本预案, 依次启动县(市、区)、市级、省级应急救援预案, 由省安监局组织实施。
应急响应行动时, 事发地人民政府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救援。
Ⅲ级及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设区市人民政府决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根据事故灾难或险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超出本级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 及时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应急指挥机构给予增援。
设区市人民政府进行Ⅲ级应急响应行动前, 上报省安监局, 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 报告规划科技处和办公室, 根据局长指示, 由办公室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应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