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输血反应的急救
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㈠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 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㈡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 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㈢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 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 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㈣输液速度过快:凉的液体快速进入人体而致输液反应; ㈤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 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 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 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
输液反应
处理:
1.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 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2.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 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3.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 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 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 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 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 退而平稳下来。
过敏性休克
诊断依据:
1.血压急剧下降至休克水平,即10.7/6.7KPa(80/50mmHg)以下。如果原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其收 缩压在原有的水平上猛降至10.7KPa (80mmHg),亦可认为已进入休克状态。
2.恐惧感、心慌、烦躁不安、头晕或大声叫喊,并可出现弱视、黄视、幻视、复视等;继而意识朦胧, 乃至意识完全丧失,对光反射及其他反射减弱或丧失。
过敏性休克
因本病而猝死的主要病理表现: 急性肺瘀血与过度充气、喉头水肿。 内脏充血、肺间质水肿与出血。镜下可 见气道黏膜下极度水肿,小气道内分泌 物物增加,支气管及肺间质内血管充血 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约80%死亡病例 并有心肌的灶性坏死或病变。脾、与 肠系膜血管也多充血伴嗜酸性粒细胞浸 润。少数病例还可有消化道出血等。
过敏性休克---过敏原
作为过敏原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抗原性物质有:① 异种蛋白;内泌素(胰岛素、加压素),酶(糜蛋白 酶、青霉素酶),花粉浸液(猪草、树、草),食物 (蛋清、牛奶、硬壳果、海味、巧克力),抗血清 (抗淋巴细胞血清或抗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职业 性接触的蛋白质(橡胶产品),蜂类毒素。②多糖类: 例如葡聚糖铁。③许多常用药物:例如抗生素(青霉 素、头孢霉素、两性霉素B、硝基味喃妥因),局部 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维生素(硫胺、叶 酸),诊断性制剂(碘化X线造影剂,碘溴酞),职 业性接触的化学制剂(乙烯氧化物)。
1、皮肤粘膜表现:过敏性休克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兆,包括皮 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出现 喷嚏、清涕、声哑、甚而影响呼吸。 2、呼吸道梗阻症状:是本症最多见的表现,也是最主要的死因。 患者出现喉头阻塞感、胸闷、气急、喘鸣、紫绀、以致因窒息而 死亡。 3、循环衰竭表现:病人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 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脉搏消失,乃至测不到 血压,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4、意识方面的改变: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 缺氧和脑水肿加剧,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生抽 搐、肢体强直。 5、其它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输液反应
---胡导
输液反应
(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 心、 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 肺部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防治:(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的药物,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四)空气栓塞症状: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 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防治:(1)置病有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氧气吸入; (3)加压输液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员
输血反应
---胡导
输血反应
常见的输血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溶血反应 与大量输血有关的反应 其他
输血反应---发热反应
一、原因
①致热原(泛指能够引起发热的蛋白质、死菌和细菌 产物等,细菌毒素是一种可溶性多糖类)随输血进 入人体可引起发热; ②由于多次输血而产生抗白细胞或抗血小板抗体,与 受血者相应细胞抗原相结合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进行处理后再释放至外周血成为致热原; ③配制血液保养液的化学品不纯,其杂质随输血进入 体内; ④还在继续使用老式输血用具者,应注意清洗粘着在 输血管或采血器管壁上的血凝块等,避免成为致热 原。
3.过敏的前驱症状:包括皮肤潮红或一过性皮肤苍白、畏寒等;周身皮肤发痒或手掌发痒,皮肤及黏 膜麻感,多数为口唇及四肢麻感。继之,出现各种皮疹,多数为大风团状,重者见有大片皮下 血管神经性水肿或全身皮肤均肿。此外,鼻腔、咽喉黏膜亦可发生水肿,而出现喷嚏、流清水 样鼻涕,呼吸困难、喉痉挛等。不少患者伴有食管发堵、腹部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的两大特点: ☆猝然发生:约半数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 (例如青霉素注射)5分钟内发生症状, 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 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本症。 ☆有休克表现:血压急剧下降到 80/50mmHg以下,病人出现意识障碍, 轻则朦胧,重则昏迷。
过敏性休克
☆过敏相关的症状: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出现。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一)立即去除病因:停止进入可疑的过敏原或致敏药物,使患者平卧。 (二)立即给予救命针-- 肾上腺素 :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如症状不 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 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新输出量以及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三)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肉注射 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有条件行气管插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喉 头水肿致窒息时,应尽快行气管切开。 (四)根据医嘱给药: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 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0~50mg或苯海拉明 40mg。 (五)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扩充血容量。如血压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 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 (六)若心脏骤停,则立即进行复苏抢救。如施行体外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等。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变化:不断评价治疗护理效果,为进一 步处置提供依据。 当患者处于过敏休克时,病人的过敏阈值甚低,可能使一些原来不过敏的药物转为过敏原。 故治疗本症用药切忌过多过滥。
过敏性休克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在 全身多器官,尤其是循环系的表现。外界的抗原 物性物质(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但进入人体后 有与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进入体内能刺激免疫 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IgE的产量,因体质不 同而有较大差异。这些特异性IgE有较强的亲细胞 性质,能与皮肤、支气管、血管壁等的“靶细胞” 结合。以后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 时,就能激发引起广泛的第Ⅰ型变态反应,其过 程中释放的各种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是造成 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的直接原因。
输液反应
防范
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 的液体; 2.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 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 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 5.输液速度要慢; 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 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 可凭经验或想当然。
输血反应---发热反应
(三)处理 停止输血,密切观察,发热如与输血 无关者方可继续输血。 寒战期给予保暖,口服阿司匹林或给 予抗组胺药物,必要时给异丙嗪或度 冷丁25mg肌肉注射。 并对输血用盐水、输血器具进行热源 检查。
输血反应---过敏反应
一、原因
受血者为过敏性体质,平数对多种物质如花粉、尘 埃、海产品、蛋类、药物等过敏。当供血者体内有 某种抗原,而受血者体内有IgE时即可与致敏的肥大 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紧密结合,并促其释放组胺、慢 反应物质及嗜酸细胞趋化因子而出现过敏反应; 由于多次输血使受血者产生抗IgA抗体,主要是IgA 缺陷患者; 多次输血可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常见者为针对 IgGFC段的GM抗体和针对免疫球蛋白轻链的InV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