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自动化的若干技术问题
七、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的不足
1、采用重合器或断路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当线路故障时,分段开关不能立即分断,而要依靠重 合器或断路器的保护跳闸,在馈线失压后,分段开关 才能分断。采用重合器或断路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 段器配合时,也要依靠重合器或断路器的保护跳闸, 导致馈线失压后,分段开关才能分断。
X(F)= Xa(F)-0= 7s, X(M)= Xa(M)-0= 7s
◆联络开关的XL时限的确定 只有一台联络开关参与故障处理时:分别计算出假设该 联络开关两侧与该开关相连接的区域故障时,从故障 发生到与故障区域相连的分段器闭锁在分闸状态所需 的延时时间tmax(左)和 tmax(右)取其中较大的一 个记作tmax,则XL时限设置应大于tmax。
2、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只能在线路发生故障 时发挥作用,而不能在远方通过遥控完成正常的倒闸 操作。
3、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能实时监视线路的 负荷,因此,无法掌握用户用电规律,也难于改进运 行方式,当故障区域隔离后,在恢复健全区域供电, 进行配电网重构时,也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四、配变远方测控单元(TTU):结构和功能与FTU类似,目的是为了 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远方监视,采集配电变压器的电流、电压、有功 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分时电量和电压合格率等数据,并以 这些运行参数作为考核和经济运行分析的依据。
五、两种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比较 采用配电自动化设备相互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和基于 馈线终端设备(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目前国内外均大 量使用,它们的比较和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功能:
在线路正常运行时起到断路器的作用。在线路故障 时,如果重合器经历了超过设定值的故障电流,则重 合器跳闸,并按预先整定的动作顺序做若干次合、分 闸的循环操作,若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续的动作, 并经一段时间后恢复到预先的整定状态,为下一次故 障做好准本。若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态,只有通 过手动复位才能解除闭锁。
同理,对于子网络S2、 F、 E有Xa(F)=7s;对于子网络S3 、 M 、H 有Xa(M)=7s.
第三步:某台分段器的X时限等于该开关的绝对合闸延时时 间减去作为其父节点的分段器的绝对合闸延时时间,于 是有: X(B)= Xa(B)-0=7s, X(c)= Xa(c)- Xa(B) =14-7=7s, X(D)= Xa(D)- Xa(c)= 21-14=7s, X(G)= Xa(G)- Xa(c)= 2814=14s,
以采取安全和最佳措施;可以和
GIS、MIS系统联网,实现全局信 息化
主要缺点
f
D
E
F
S2
联络开关
g
h
m
G
H
M S3
联络开关
X时限整定: 第一步:确定分段器开关合闸时间间隔为7s,并从联络
开关处将配电网分割成三个辐射状配电子网络: S1、 B、C、D、E、G、H, S2、 F、 E和S3 、 M 、H 。 第二步:对于自网络S1、 B、C、D、E、G、H, 其各台 分段器的绝对合闸延时时间分别为:Xa(B)=7s, Xa(c)=14s, Xa(D)=21s, Xa(G)=28s;
作用是:当分段器关合后,如果在Y时限内一直可检测到 电压,则Y时间之后发生失压分闸,分段器不闭锁,重 新来电时会合闸,如果在Y时间内检测不到电压,则分 电器将发生分闸闭锁,即断开后来电也不再闭合。
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通常与前级的重合器或断路器 配合使用,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前级开关设备开断故 障电流动作次数,在预定的记录次数后,在前级的重 合器或断路器将线路从电网中短时切除的无电流间隙 内,分段器分闸,达到隔离故障区段的目的,若前级 开关设备未达到预定的动作次数,则分段器在一定的 复位时间后会清零并恢复到预选整定的初始状态,为
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是凭借加压、失压的时间长短来 控制其动作的,失压后分闸,加压后合闸或闭锁。
X时限:分段器电源侧加压开始,到该分段器合闸的时延, 也称为合闸时间。
Y时限:又称为故障检测时间,是指分段器合闸后在未超 过Y时限的时间内又失压,则该分段器分闸并被闭锁在 分闸状态,等到下一次再得电时也不自动闭合。
监视。 对时功能—接受主系统的对时指令,以便和系统时钟保持一致
事件顺序记录—记录状态量发生变化的时刻和先后顺序。 事故记录—记录事故发生时的最大故障电流和事故前一段时间的平均负
荷,以便分析事故,隔离故障区域,恢复健全区域供电和进行负荷重 新分配。
定值远方修改和定值召唤—能接收控制中心的指令修改整定值,并使控 制中心可以随时召唤FTU的当前整定值。使整定值可以随着配电网运 行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雷电、环境温度、防雨防潮、风沙、振动、电磁干扰等。
良好的可维修性—可以实现不停电维修,更换方便。 可靠的工作电源—当故障和其它原因导致电路停电时,FTU应保持
有工作电源。 其他功能—电度采集、微机保护、故障录波。
三、区域工作站:是一个通道集中器和转发装置,它将众多分散的采 集单元集中起来和控制中心联系,并将采集单元的面向对象的通信 规约转换成为标准的远动规约。
c C
E e
a
b
A
B
15s 7s
(4)
Dd
c C
E e
7s
a
b Dd
A
B
c
15s
7s (5)
C
E e
7s
a
b Dd
A
B
闭锁 c
15s 7s
C
(6) 14s
E e
14s
a
b
7s Dd
E e
A
B
闭锁 c
5s
7s
C
(7)
例2: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1)
联络开关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合闸状态
功能:在电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分段器在预定次数的分 合操作后闭锁于分闸状态,从而达到隔离故障线路区段 的目的。若分段器未完成预定次数的分合操作,故障就 被其他设备切除了,则其保持在合闸状态,并经一定时 间后恢复到预先的整定状态。
分类:根据判断故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压—时间型分 段器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两类。
配电网自动化的若干技术问题
馈线自动化
输配电系统研究所 刘春明 博士
2011年2月
•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 配电网简化模型 • 配电网络重构 • 配电网故障判断与隔离 • 馈线自动化的电源问题 • 馈线自动化的若干技术问题
馈线自动化的概念: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是配电网自动化的重 要内容之一。
一、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配电网自动化中心计算机网络(SCADA)
RTU
区域 工作站
区域 工作站
区域 工作站
RTU
控制线
断路器
分段开关
馈线 FUT
通信线 联络开关
二、FTU:是一种具有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的柱上开关控制器。 作用:各个FTU分别采集相应柱上开关的运行情况,如负荷、电压、
功率和开关当前的位置、贮能完成情况等,并将上述信息由通信 网络发给配电网的控制中心;接收配电网自动控制中心的命令进 行相应的倒闸操作;故障时记录下故障前和故障时的重要信息, 如最大故障电流和故障前的负荷电流、最大故障功率等,并将上 述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经计算机系统分析后确定故障区段和最 佳供电恢复方案,最终以遥控方式隔离故障区段、恢复健全区段 供电。
FTU的性能: 遥信功能—对柱上开关的当前位置、通信是否正常、贮能完成情况等
状态量进行采集。 遥测功能—采集线路的电压、开关经历的负荷电流、有功和无功功率
的等模拟量,监视电源电压和蓄电池剩余容量等。 遥控功能—接收远方命令控制柱上开关合闸和分闸,以及启动贮能过
程等。 统计功能—对开关的动作次数、动作时间和累计切断电流的水平进行
第三步:某台分段器的X时限等于该开关的绝对合闸延时时 间减去作为其父节点的分段器的绝对合闸延时时间。
例:图示配电网S1、S2、S3代表变电站出口断路器,B、C、 D、E、F、G、H、M代表分段开关,E和H为联络开关,实 心符号代表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空心符号代表开关处于分 闸状态。
a
S1
B
b
c
C
d
e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aBb
A
C
c
(2)
aBb
A
Cc
(3)
五、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实现故障区段隔离 六、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整定方法
原则: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方式的整定 的关键条件是不能在同一时刻有两台以上的分段开关 同时合闸,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故障区域,避免对故 障的误判。
下一次故障做准备。
四、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实现故障区段隔离 1、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例1:辐射状网故障区段隔离
E
a
b Dd
e
A
B
c
C
(1)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a
b
A
B
(2)
Dd
c C
E e
a
b
A
B
15s
(3)
Dd
作用:在正常状态下,实时监视馈线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的状态 和馈线电流、电压情况,实现线路开关的远方或就地合闸与 分闸操作;在故障时,获得故障记录,并能自动判断和隔离 馈线故障区段,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分类: 基于自动化开关设备的馈线自动化系统。 基于RTU、通信网络、SCADA计算机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