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热源工程热源总结

冷热源工程热源总结

锅炉的工作过程
1燃料的燃烧过程:定义:燃料在炉内(燃烧室内)燃烧生成高温烟气,并排出灰渣的
过程
烟气向水(汽等工质)的传热过程:
辐射 辐射+对流 对流 高温烟气 水冷壁 过热器(凝渣管)
2对流管束对流 尾部受热面(省、空) 除尘 引风机 烟囱
3工质(水)的加热和汽化过程:蒸汽的生产过程
蒸发量(产热量):锅炉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热水)流量
额定蒸发量(产热量):锅炉在额定参数(压力、温度)和保证一定热效率下,每小时最大连
续蒸发量(产热量),符号D(Q),单位t/h(kJ/h,MW)。
受热面蒸发率:受热面:汽锅和附加受热面等与烟气接触的金属表面积。
每m2蒸发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符号D/H;单位kg/m2·h
受热面发热率 :每m2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热水)热量,符号Q/H;单位kJ/m2·h
SHL10-1.25/350-A :表示为双锅筒横置式锅炉,采用链条炉
排,蒸发量为10t/h,额定工作压力为1.25MPa,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为350度,燃用二类
烟煤。
DZW1.4-0.7/95/70-A :表示为单锅筒纵置式,往复推动炉排炉,额定热功率为1.4MW,
允许工作压力为0.7MPa,出水温度为95度,进水温度为70度,燃用二类烟煤的热水锅炉。
锅炉附加受热面: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尾部受热面: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锅炉房辅助设备:运煤、除灰系统;送引风系统;水、汽系统(包括排污系统;仪表控制系

热平衡:为了确定锅炉的热效率,就需要在锅炉正常运行情况下建立热量的收支平衡关系,
通常称为热平衡;热平衡测试分正平衡法与反平衡法两种;热平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提高锅
炉的热效率寻找最佳的途径。
Qr= Q1+Q2+Q3+Q4+Q5+Q6
Qr—每公斤燃料带入的热量,
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
Q2—排烟热损失,
Q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4—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5—锅炉散热损失,
Q6—灰渣物理热损失及其它热损失
固体不完全热损失原因:是因为进入炉膛的燃料有一部分没有参与燃烧或没有燃烬而被排出
炉外造成的,是燃用固体燃料的锅炉热损失中的一个主要项目,与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炉
膛结构、运行情况等有关。分为三部分:、灰渣损失 落煤损失 飞灰损失
影响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方式的影响;锅炉结构的影响;
运行工况的影响
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原因:是由于一部分可燃性气体(氢、甲烷、一氧化碳等)尚未燃烧
就随烟气排出所造成的损失。
影响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炉膛结构的影响燃料特性的影响:燃烧过程组织的影
响操作水平的影响:
排烟热损失原因:由于技术经济条件限制,烟气在排入大气的温度要远远高于进入锅炉的空
气温度,这部分被排烟带走的热量称为排烟热损失。
排烟热损失:影响因素主要是排烟温度与排烟容积。
保热系数:表示烟气在烟道中放热量有多少被该烟道中的受热面所吸收
燃料消耗量:锅炉每小时耗用的燃料称为锅炉的燃料消耗量
煤水比:对蒸汽锅炉来说,每kg燃料所能生产的蒸汽量(即蒸发量)俗称煤水比
锅炉按照燃烧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层燃炉、室燃炉和沸腾炉。
层燃炉是燃料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的炉子,也叫火床炉。比如手烧炉、抛煤机链条炉、往
复炉排及振动炉排炉等;
室燃炉指燃料随空气流进炉室呈悬浮状态燃烧的炉子,也叫悬燃炉,如煤粉炉、燃油炉、燃
气炉等;
沸腾炉指燃料在炉室内被由下而上的空气流托起,并上下翻腾而进行燃烧的炉子,可燃用劣
质燃料,并方便脱硫同时便于降低氮氧化合物排放
煤的燃烧过程:着火前热力准备阶段、挥发物与焦炭燃烧、灰渣形成三个阶段

手烧炉的燃烧特点:由于是双面加热,预热效果好,适用煤种广泛;间断加煤,频繁开启炉
门投放与出渣,使燃烧呈现周期性,排烟损失大,热效率低;经常进行拨火操做、清渣除灰,
劳动强度大;投煤时容易冒黑烟。
改善手烧炉燃烧的措施:提高操作水平,及时观察、勤投煤少投煤以保证煤层厚度、炉门开
启时间尽量缩短;看、勤、少、匀、快;采用间断送二次风、加强扰动;采用摇动炉排,减
少进风阻力
前拱的作用:接受辐射热量并再辐射,加速新煤着火;同时也可以保护煤闸门免受高温辐射
后拱的作用:
1.间接引燃—将含过量氧气的烟气和炽热炭粒输送到燃烧区,保证那里的高温,从而保证前
拱的辐射引燃作用;
2.保温促燃—保持后部的高温区,促进焦炭的燃尽,降低灰渣热损失。
3.促进气流扰动—加强混合,促进燃烧
二次风的作用:

煤粉特性指标:煤粉细度、煤粉经济细度、煤的可磨系数。
炉排热强度:单位面积炉排单位时间内所燃烧燃料的放热量,用于层燃炉。
炉膛体积热强度: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内所燃烧燃料的放热量

热水采暖比蒸汽采暖具有很多优点:供热平稳,易于调温;热能利用率高,节约燃料;运
行安全,维修费用低;运行安全,维修费用低
热水锅炉的特点:炉内介质不发生相变,始终是水;为防止汽化,出口水温一般控制在低于
饱和温度25℃。因此无需蒸发受热面、汽水分离装置甚至锅筒,结构简单。由于传热温差
大、受热面结垢少、热阻小,所以热效率高。既节约燃料又节约钢材,耗钢量比同容量蒸汽
锅炉降低30%。
蒸汽锅炉三个辅助受热面:顺流、逆流、混合流三种布置型式。
省煤器的作用:1,降低烟气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节约燃料;
2、减少蒸发受热面,降低锅炉造价3、提高了给水温度,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降低
热应力,延长使用寿命。
空气预热器的作用 :进一步降低烟气温度,节约燃料;改善燃料的着火与燃烧条件,同时
也降低了不完全燃烧 热损失;节约金属,降低造价。炉膛温度高,布置水冷壁少;改善引
风机的工作条件

尾部受热面的运行问题:积灰;飞灰磨损;低温腐蚀
减轻和防止的积灰的措施:1)足够高的烟速2)采用小管径和错列布置3)合理吹灰4)防止省煤
器泄漏,形成黏结性灰
减少尾部受热面的飞灰磨损的措施:1、设计时采用合理的流速
2、降低速度分布不均、飞灰浓度分布不均
3、磨损严重部位加装防磨装置
4、采用膜式、鳍片式省煤器:大节距
尾部受热面的低温腐蚀的减轻和防止:燃料脱硫;提高受热面温度 ;使用添加剂降低酸露
点;使用耐腐蚀材料
锅炉三大安全附件: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

锅炉水循环:水和汽水混合物在锅炉蒸发受热面回路中的循环流动。
如图,上升管内部的水向上流动,边受热边降压,在Q点开始汽化达到饱和温度;Q点以
后,压力继续降低汽化强烈,工质含汽量越来越高,Q点以后的区段称为汽水混合物段Hq。
因此总高度就是加热段与汽水混合段之和H=Hs+Hq
有效压头:用于克服下降管阻力的压头称为有效压头
水循环的可靠性指标:1.循环流速2.循环倍率3.循环回路特性曲线
循环流速:循环流速指整个回路中水进入上升管时候的速度;循环流速的大小直接反映管内
水流将管外热量与管内蒸汽带走的能力;循环流速越大,工质放热系数越大,带走的热量越
多,管壁冷却条件越好,金属超温的可能性越小。
循环倍率定义:K=G/D;x=1/K是上升管含汽率也就是干度。其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水在
循环回路中全部汽化所需要循环的次数。K越大,x越小,表示上升管出口汽水混合物中水
的份额越大,冷却越好。
自然循环的水循环故障的原因:1、循环的停滞与倒流2、汽水分层3.下降管带汽
循环停滞产生原因:如果个别上升管受热严重不良,则产生的有效压头将不足以克服公共下
降管的阻力,从而使循环流速趋近于零,这种现象就是“循环停滞”。预防措施:一般多采用
加大下降管截面积和引出管截面积的方法来减少循环阻力,防止循环停滞与倒流;根本办法
就是减少或避免并联的各上升管受热的不均匀性
汽水分层产生原因:发生于水平或者微倾斜的上升管段,特别是流速较低的时候会出现汽水
分层现象;多发生于炉顶、前后拱的受热面。预防措施:一般情况下,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加、
蒸发管直径的增大,发生汽水分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要保证循环流速不低于0.6~0.8m/s、
倾角不小于15度、尽量避免流动死角等
下降管带汽产生原因:正常情况下,下降管入口水流纯粹靠静压进入,不会汽化;但是如果
入口处阻力过高,将产生压降,则锅筒内的饱和水在进入下降管的时候因压力降低而汽化产
生汽泡,造成下降管带汽,从而使平均体积流量增大、流速加快、阻力增加,对水循环不利。
另一个原因是下降管管口距离锅筒水面太近,由于上方水面形成的漩涡而将蒸汽吸入下降管;
因此下降管要尽量连接在锅筒底部或保证入口上方有一定水位。还有下降管受热强烈、下降
管出口与上升管入口距离太近并且没有良好的隔离装置也可能造成下降管带汽。
蒸汽品质:指蒸汽中所含杂质的多少。单位质量蒸汽所含杂质的多少来衡量。
蒸汽带水的影响因素:1.蒸汽负荷的影响2.蒸汽压力的影响3.蒸汽空间高度的影响4.锅水含
盐量的影响

水质指标(10个)悬浮物;溶解固形物;硬度;碱度;相对碱度;pH值;溶解氧;磷酸根;
亚硫酸根;含硫量
水处理内容(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