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

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

谈我校教学管理中的改革创新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主阵地。职业教育撑起了教育体系的半边天也愈显重要,在国家
“十二五”改革发展纲要中着重提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化的职教
体系”。国家在2009年就开始实施的职业学校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从这些
可以看出国家无论从政策上、还是资金上都给予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借
这股春风,我校紧跟党中央改革发展的步伐,把教育教学改革作为头等大事来
抓,积极筹备,加紧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全面贯彻王国生校
长“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校”指导思想,大搞改革创新,作为学校中心
任务的教学管理改革也初见成效。
一、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国之兴衰,系与学校,校之兴衰,系与教师,教师在整个教育职能中担当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品德抄手,知识涵养,行为习惯都直接关系到教学
质量的高低, 所以我们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努力为创建示
范校培养主力军。
1、科学管理,强化工作责任心。
破除以前因为没有统考,没有升学压力,教师队伍中懒、散、松的不良思
想,提倡树立四种意识“上岗竞争意识”、“拼搏赶超意识”、争做名师意识”、“下
岗危机意识”。首先对中层以上管理者实行聘任制,同时中层再对每位教师实行
聘任,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忧患意识,形成一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
人抢事做的良好的工作氛围。
2、打造博学师资,增强教师队伍战斗力。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可我要说,一桶水是远
远不够的,当今世界信息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科学知识与技能更新日新月异,
作为科学技术的前沿指导者,教师必须是一股涓涓溪流,取之不竭,我们必须
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电,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使自己知识常新,技能
长盛。我校利用邯郸市一年一度的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来衡量教师的专业理论知
识水平,对不及格教师责令其停职培训或者调离教师岗位;每年开展 “五个一”
学教活动-----优质教案、优质课、教学论文、教研活动、精美教具制作等一系列
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比赛活动,大大的激发教师的进取心和教学热情;开设“教
学大讲堂”,扩大师生知识面,增进师生感情,教师以博学精神赢得学生的尊重
与爱戴;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除完成县进修校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任务之外,
全力支持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教师专业培训,使教师有机会与兄弟学
校共同切磋技艺;鼓励教师利用节假日时间,参加定点实习企业的技术研讨与
机械改造,与市场上的一线技术零距离接触,让教师带着“案例”进课堂 ,提
高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提高课程改革质量
为了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明确规定每个副校长分管一个专业学部,建
立了以教导处、教研室为核心,以各部为主体的教学常规管理网络,具体参与
并负责各学科的常规管理的落实与研究工作。同时我校在教研组的建设上,配
备了骨干教师具体负责教研组的教研管理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1、课程设置与管理改革。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改革模式,开足学科,
开全课节,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并开设第二课堂,学生除学习本专业课程之
外,可以选修一门专业课程,实现 “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2、教师备课策略改革。大胆改革教学策略,创新教学设计方案,提倡教案
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教师注意设
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我校提倡教师在备课上做到“备教材,备学生,
联系实践”三个环节,突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着
眼于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升学部率先实现同课程集体备课,同年级集体
教研的目标,集中研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重点与课堂教学方法。
3、课堂教学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教师新的
教学观念转化行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主人的主阵地,我
校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体现课堂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
生生交流互动,平等对话,使课堂成为师生 “学习共同体”;强调课堂教学方法
上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和创
造的机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自信心逐步形成:要遵循“立足课
堂,引申实践”的原则,对积极参与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给予及时地、具
体地、适度地、个性地评价,以激励表扬为主,给学生以人文的关爱等。为了
真正促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意义的转变,校级
领导不断深入课堂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现状,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通过对各
部的巡查,了解教师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难易度,达
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目标。
4、教学反思改革:每一节课下来,教师都需要静心沉思,反思成功之举,
失败之处。包括启迪得是否得当,训练得是否到位,学生接受效果如何等一系
列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组织反思,各部每大周对教师备
课笔记进行等级评价,评定“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等级,发挥组织力量,
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教师研讨,争取在第一时间改正错误,改进教学方法。
5、规范作业管理。优化作业形式,根据专业特点,理论课与实训课程的不
同,设计作业内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个性化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特
点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在兴奋中愉快地完成作业。挖掘生活中的实际案例
需求,设计实践性作业。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
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要求作业必须及时批阅,及时反馈。同时开展作业交流,
各部每月对教师的常规作业检查一次,统计、公布,纳入期末量化考核。
5、考试评价策略改革:考试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为
了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考试评价上,由研究室牵头落实考试评
价方案,同时不断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评价方法。各部按专业及时统一组织期
中、期末学生成绩质量检测。专业课考试以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合
理编排,难度适宜,体现实践性和发展性;根据专业不同,开展技能比赛活动,
并将学生在比赛中的成绩计入个人考评中,真正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
平。
三、探索教研新方式,广泛搭建研训平台,
1、成立由骨干教师任组长的专业教研组,根据学校教研室统一安排,组织
教师一大周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分门别类,不拘一格,甚至可以有学
生一起参与,教研主题主要围绕如何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如何服务“三农”、如
何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力、如何搞好产业服务、开发校本教材等一系
列问题展开。
2、开展优质课比赛活动。通过竞赛出水平,激励教师超越自我。从2007
年起我校已经连续举办4届教师优质课比赛,请学校专业带头和市教研员作为
评委,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优中选优,比赛中涌现出一批理念先进,教法新颖
的教学能手。比赛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研,极大地提升了教
师的教学水平。
3、组织开展技能大赛,着力提高全体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由
各部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活动分专业进行,原实习实训室变成了紧张、热烈的
比赛场地,技能大赛的举行增强了学生的竞技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也体现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教师在活动中寻求超越,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
自信,为省市师生技能比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4、
创办《今日职中》校报。传播新信息,交流新思想,总结新经验,展
示新成果,创办半月一期的《今日职中》校报,刊载教师们在课改过程中的所
思所想,名师风采,学生心声。使教师的潜能得以显现和发展,为教师教学教
研提供了日常性平台。
教学管理改革必须有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不是越累越好,学生也不是越
苦越优,而是要解放教师的身心,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教学过
程。现正值我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校之际,面对新机遇、新问题,我校将不断探
索新途径,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加强领导,科学管理,推进教学管理深
入发展;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探索课堂教学有效途径;积极探究,大胆尝试,
完善落实教师的评价新体系,使教学管理改革进行的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办学
水平的全面提高,真正使学校成为群众放心和满意的学校,真正使我校成为改
革发展浪潮中不朽的奇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