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岩阅读指导课

红岩阅读指导课

《红岩》是一部革命体小说。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这部名著是以描写重庆
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它的基本情节
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
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
区的武装斗争。小说以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革命者的狱中斗争,除了《狱中联欢》所
写的新年联欢活动外,还写了狱中绝食斗争的胜利,为龙光华烈士举行追悼会,写
了江姐的从容就义,许云峰在地牢里同徐鹏飞的最后一次交锋,以及最后的武装越
狱斗争等。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
刘思扬、余新江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
崇高精神境界。

设计意图:
读书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培育新世纪读书人口,提高国民素质的需求。无数
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一个热爱并善于读书的人才有和谐发展的无限潜能,一个热爱并善于读书的
民族才是富国强邦之根本。
教学目标:
1、弘扬“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的主题,引导学生做有信仰、有抱负的新一代主人。
2、用复述和过电影以及记读书随笔的方法继续提高“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
感“的阅读能力。
3、强化阅读革命文学经典的兴趣,引导学生走一段“红色阅读”之旅,逐步把读书作
为自己的生存方式。
教学准备:
人手一本《红岩》小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从学生读书现状引出革命小说《红岩》的推荐。
出示课前调查结果:
1、出示本班“读书之星”前三名阅读书目表。(视频展台)
阅读书目一览表
姓名 合计( )本
种类 古、今、中、外 书名 喜爱程度☆
2、评价激励。
学生浏览,从中分别对这三位“读书之星”和同学中对这些书籍有阅读的所有学生给予充分的
表扬,可以从读书的种类,也可以从其读书的数量,还可从古今中外其中一二个方面有所侧重。
3、顺势引导: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烈士的血痕已经浅淡,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民族不会忘
记,我们这无数后来的人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革命前辈。
我们应当发扬革命先辈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传统,前赴后继,完成革命先辈未竞的事业,未了的遗
愿,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在我们的读书世界中,应该有革命文学的一席之地。《红岩》就是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励志读物”。
二、推荐《红岩》的若干理由。
1、请读过《红岩》的同学自由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预设:①故事特别吸引人,想一口气读完。
②长辈特别推荐,用心良苦。
③看电影和电视剧之后,没看够,想再读读原著。……
2、教师在学生畅谈的基础上进行凝炼和补充。
①小说中的很多人物不是虚构的,而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真人。
读过的学生或者看过由《红岩》改编的电影、电视的同学说说给自己留下印象的人物,老师说
他(她)的原型:
江姐,她的原型是江竹筠,江竹筠(1920—1949),原名竹君,曾用名江志
炜,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江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加入中国
共产党,不久担任中共重庆新市区区委委员。
1944年夏,经组织安排入四川大学农学院学习,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入党后,按
党组织的要求,与共产党员彭咏梧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作为重庆市委的秘密机
关和地下党员学习的辅导中心。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之情。
1948年6月14
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
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
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
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年11月14
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
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字幕打出人物原型参考:
江姐 江竹筠 彭松涛彭咏梧 成岗 陈然 小萝卜头宋振中

华子良 韩子栋,1947年8月18日成功越狱(唯一越狱成功的革命志士
)

大特务徐鹏飞原型人物:徐远举
叛徒甫志高原型人物:刘国定、冉益智、李文祥、涂孝文等
③出示图片:这是重庆“红岩纪念馆”雕塑之一,人们仰望他们,抬起的不只是头颅,
更有被这些英烈鼓舞的满腔热血和万丈豪情。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他们的不朽的形象和
伟大的精神被定格在人们心中的底片上,永不褪色,永远闪光。《红岩》的故事取材于真
实的历史——真事。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重庆秘密监狱渣滓洞、白公馆制造了
骇人听闻的“11.27”大屠杀。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
出示字幕:
渣滓洞仅有15人脱险成功:
肖钟鼎、刘德彬、孙重、傅伯雍、周洪礼、张泽厚、杨纯亮、陈化纯、杨培基、刘翰
钦、周仁极、杨同生、钟林、李泽海、盛国玉(女)。
白公馆仅有19人脱险成功:
罗广斌、周居正、毛晓初、郑业瑞、任可风、段文明、贺奉初、杜文博、杨其昌、周绍轩、
尹子勤、王国源、李荫枫、郭德贤(女)、郭小波、郭小可、江载黎、李自立、秦世楷。
学生阅读,谈感受和发现。(罗广斌是《红岩》的作者之一)
④影响深远。
1961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可以算作是珍藏版)。在1997年已
经第48次印刷。被译为多国文字,发行量高达千万册,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被誉为
“青少年成长不可不读的作品”

三、阅读《红岩》的方法。
1、读过的同学或者喜欢读书的同学谈成功的读书经验——同伴互助。
预设:
①从头至尾按顺序阅读法。
因为这个故事有清晰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所以很适宜从头读到尾,以便清楚地了
解事情前因后果。
②做读书随笔阅读法。(特别推荐)
因为这是一个令人热血澎湃的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都令人过目难忘。
读过之后,信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感
情,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作者及书中的人物心心相印。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
世纪新人。
我们在本月要组织读《红岩》等革命文学作品读书随笔展评活动,本月读书之星也以此作
为条件之一。如果一个小组的同学都在阅读同一本书,可以采用写接力随笔的方法,我们
还将评选读书随笔团体奖。
③浏览与精读相结合。
在浏览目录的基础上,认真读一读前言,对整个故事的梗概有大致的了解。然后选择
最想首先阅读的章节细细读来。
……

2、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
①过电影的方法。
读书把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与画面,这是一个硬工夫,需要我们不断习练。阅
读这本书,可以在自己的脑子里边读边演电影,这样可以读得特别深入,真正做到入眼,
入脑,入心。(播放电视《红岩》视频片断,学生谈感受。)
②复述的方法。
读过某个章节,我们被书中的情节与人物所深深吸引,情不自禁,特别想与人交流和
沟通。那么,我们可以在各自的小组或者在家里与爸爸妈妈绘声绘色地讲一讲所读的章节,
这样还可以练习口语表达,提高口语水平。
四、发出号召。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我们所能读的内容特别有限。可是如果大家能够做小小读书
娃,在课外“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贪婪地读书,利用一切可以挤出来的时间读书,
相信大家可以成为精神的富翁。我们的“红色阅读之旅”已经启程了,让我们比一比,赛
一赛,看看“读书之星”会花落谁手?
板书设计:
读《红岩》励人生
动笔读:读书随笔
想象读:过电影
创造读:复述故事
把握内容 体会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