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学计划及实施

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学计划及实施

新闻阅读与实践专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闻阅读与实践》教学计划及实施
一、了解教材编写宗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教版编写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课程安排了一个新闻单元,相关的拓展阅读(以《语文读本》为主)也配套有相应的新闻内容;选修课程则安排了《新闻阅读和实践》模块。

作为选修课程的教材,其目的和意义所在。

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这本选修教材呢?
二、教材的编排方式及主要教学思路
本教材以简要的新闻学知识引领,重点放在新闻各主要体裁的阅读与实践上,以体现“语文”教材的本质特性。

全册一共安排六章。

第一章是学习新闻的基本要素,相当于一个总论,让学生了解新闻是什么,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形式。

第二至六章是学习的重点,每章学习一个新闻类型,分别是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和报告文学。

各章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导引、阅读、实践。

“导引”部分只是某些知识的必要铺垫,同时穿插一些有用的小资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

“阅读”一般包括3—4篇课文,课文的选择既考虑到类型,如
“通讯”中的“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同时又照顾到内容、时代等因素。

课文后一般安排有3—4道练习,供学生们结合具体文章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不同特点,学会阅读。

“实践”以写作为主,但又不限于写作,其中还涉及一些与该体裁密切相关的活动,应该说带有较强的综合性。

这一部分包括需要了解的与本次写作有关的一些知识以及参考活动两项内容。

三、课时安排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每门选修课教科书的内容均按2学分、36学时的分量安排。

但实际上我们在操作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了调整。

四、具体教学安排
全书六个单元,根据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的教材处理如下:
五、具体实施情况介绍
1、教材的取舍
2、兴趣的提升
六、课堂实例
《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断》
《新闻评论》
【2010湖南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
新闻阅读与实践专题
新闻短评的写作(第二课时)
湖南师大附中李新霞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短评的含义和基本特点;
2. 学习新闻短评的基本写法,练习写作新闻短评;
3. 关注社会事件,培养对新闻事件的辨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新闻短评的基本写法,练习写作新闻短评;
难点:把握新闻的评论要点。

【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回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1、什么是新闻短评?
2、基本写作思路
3.新闻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课堂练习
新闻:(新闻片断)
学生讨论:你会怎么就这则新闻写评论?
经典示例:
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结。

三、巩固演练
请给以下一则新闻短讯写一则新闻短评。

(150字左右)
山西省繁峙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和反贪局长穆新成被纪检部门实施“双规”后,记者从可靠渠道获知,其资产肯定超过1亿元。

与5辆价值百万元以上汽车一起被查扣的,还有穆新成曾经救助过的贫困者赠送的多面锦旗。

这就是真实的穆新成——通过“江湖规则”,从政商两界获得巨额灰色收入;而后扶危济困,修庙种树,乐此不疲。

记者还发现,在繁峙,甚至有很多人力挺穆新成——有人发帖道:“如果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穆就该枪毙!在这个贪官屡见不鲜的时代,像穆这样起码还能做一点事的人,你得竖拇指!”有人公然宣称:“穆二小就是个大侠!劫官济贫的侠客。

敲诈当官的,得来钱一部分给穷
人,一部分给自己,有什么不好?!”(7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
【参考示例】
四、总结强调
新闻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的新闻事件,写一则新闻短评。

(120字左右)
据《武汉晚报》2009年9月15日报道,武汉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不满。

东北人古先生第一次到武汉,想问路,但连问4人,他们都只指着一块题为“民警提示”的蓝色提示牌而不说话。

这一提示牌上写道:“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

”古先生看罢很气恼。

对此,派出所表示,汉口火车站一带经常发生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