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试小学音乐答辩题及解析[小学音乐《划船歌》答辩问题与解析]1.请简述“甘美兰”这一乐队组合形式。
【参考答案】甘美兰是传统印度尼西亚锣鼓合奏乐团的总称。
它由各种具有不同配器效果的乐器,根据音调色彩特点的分类所组成。
它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历史最悠久、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族音乐形式。
甘美兰不仅是一种乐队组合形式,它有着特定的音阶、调式、乐曲结构、演奏方式、音乐美学特征、宗教意义和社会功能。
它是一种以各类敲击乐器为主的器乐大合奏。
有时也加上人声,所演奏的音乐也称甘美兰。
这是一种不同于欧洲式和声、对位的多声音乐,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带有一定的即兴性。
甘美兰乐器大多数是青铜制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演奏旋律的和掌握节奏的。
最具特色的乐器有两类:一类是芒锣类,一类是排琴类。
因为乐队中锣的数量很多,在合奏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被称为“锣群文化”。
甘美兰的乐队中吊锣担任了核心旋律的演奏;铜排锣、铜排琴担任核心旋律的装饰与润色;拉弦拨弦乐器担任副旋律的演奏;鼓和钹用来掌握节奏并指挥全乐队。
2.请简述印度尼西亚代表乐器“安格隆”。
【参考答案】安格隆是源于印度尼西亚,流行于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摇奏和击奏乐器。
由于它是用竹筒制成,故也称竹筒琴。
摇奏安格隆由固定在框架上的二至三根长短不同、音高相距八度的竹筒制成;击奏安格隆由排放在木架上的12至14根长短不同、音高不同的竹筒制成。
(来源于网络整理)[小学音乐《金孔雀轻轻跳》答辩问题及解析]1.简单介绍一下傣族民歌。
【参考答案】傣族民歌以优美抒情见长,它的特点是歌词长短不拘,多至野外演唱,旋律悠扬舒缓,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
演唱场合及应用范围也灵动和自如,在歌舞活动中演唱的傣族民歌,可以大家载歌载舞,也可一人领唱,多人舞蹈等;在劳动之余的夜间歌唱,多是表达爱情的,它的曲调缠绵委婉,轻声吟唱,在各种传统习俗中或礼神佛活动中,傣族人都离不开歌唱,这种民歌多称调子。
同时也有歌唱与朗诵相结合的特点。
2.简单介绍一下傣族的舞蹈。
【参考答案】傣族舞蹈,是傣族人民表达感情的一种特色舞蹈。
傣族舞蹈分为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舞蹈等类别,大多婀娜多姿、节奏缓慢,也有轻快明朗。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象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时而节奏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傣族舞蹈那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配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小学音乐《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答辩题]1.结合合成内容,简单说说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关乎课堂学习氛围,和学生学习效率直接挂钩,所以在课上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我会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以大家都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我会在课堂多采用提问、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的解决课程重点,突破课程难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自信心。
再次,我会在课程中安排多种活动,例如进行活动创编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最后,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我将采用引导的方式,来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2.简单介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歌唱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是一首C大调2/4拍的歌曲,乐曲为单二部曲式,周郁辉词,寄名曲。
这首歌原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原是1962年为电影《英雄小八路》创作的主题曲。
原《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马思聪所创作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更名而来,因“文革”期间,马思聪收到迫害,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此歌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一首坚定有力、号召力很强而又富有抒情性的进行曲式歌曲,歌曲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少先队员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的决心和对先辈们的崇高敬意,抒发了少先队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小学音乐《拍手拍手》答辩题]1.请简要论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以审美为核心”。
【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由于音乐教学内容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
所以,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市县音乐教学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中的歌曲、乐曲等一切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做出整体性的反映,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并使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第三,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把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2.在音乐教育改革中,音乐教学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有许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已经不仅仅依靠学期末考核这种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而是将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
请你介绍一下音乐教学评价的分类方式,并结合你的认识创设一种音乐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参考答案】谢谢考官的提问!音乐教学评价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1)评价内容,要以教学领域的课程内容为基本的一句,全民考查课程内容所涉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其他评相结合。
音乐教学对学生的评价:(1)因人而异,注重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因每个同学掌握的知识不同,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与表现不同因此同一个问题,学生回答上存在差异,应以每个同学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
(2)及时的评价,挖掘学生的亮点。
(3)赏识评价,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各位考官!教师面试考试《小学音乐》答辩题目与解析第一题:怎样理解导入环节在整堂课中的作用?【参考答案】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应该扮演好“导演”这一角色,充分设计每一节课的导入,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教学效果,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其主要作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安定学习情绪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从课间休息的放松到上课铃响后注意力集中,这个转换的过程,需要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
有的教师善于运用导入语,以清晰的声音、新奇的内容、精彩的语言控制全场,抓住学生心理,让学生快速回归到课堂上,从而发挥开场白驾驭全局的能力。
2.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识过程,需要注意力集中才能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
合理的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并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内容中去。
3.建立知识联系,为后继学习服务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可以将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扫除学生在后继新知识学习阶段将要遇到的障碍,顺利进行后面的课程。
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情感交流是上好课的前提。
4.沟通师生情感良好的导入是接通师生信息的关键。
良好的课的导入可以加强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消除学生见到教师的那种心理上的紧张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尊重感、认同感等,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为生成新知识提供一定条件。
第二题:音乐课上,对于性格内向、不爱唱歌的孩子,教师如何处理?【参考答案】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常见群体,在课堂上的表现一般为不爱举手回答问题、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不合群等,这样的学生出现在音乐课堂中,作为教师应该予以帮助:首先,教师应该在课上多关心和信任他们,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走进他们的心灵,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
其次,教师要给他们创造与别人交往,在集体说话的机会。
鼓励他们乐群,使他们体会到人间和集体的温暖,从而克服忧郁、多疑、多愁善感的消极心理。
最后一点,教师批评这些学生时,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们,避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出现意外后果。
什么是进行曲?【参考答案】进行曲主要是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一致的要求,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常用2/4拍或4/4拍的一种歌曲体裁。
进行曲最初出现在古希腊的悲剧中。
进行曲原是舞曲的一种,多用于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
十七世纪起,渐渐传入音乐艺术的领域。
现代进行曲则指十七世纪以后,用铜管乐队吹奏的乐曲。
说说你还知道哪五首革命历史歌曲?挑一首唱两句。
【参考答案】《十送红军》《松花江上》《八月桂花遍地开》《井冈山》《南泥湾》《东方红》。
有的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一首歌都唱不了,是不可能领悟音乐的”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唱歌就完全否定学生,看不到他身上其他优秀的地方,以成人的心理或眼光去挑剔他们,一味否定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老师。
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口不择言,不能置学生的自尊于不顾,用偏激的语言去辱骂学生,这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样会使学生感到自卑、厌烦自我,常常怀疑自己、感到自己远离音乐,甚至会有放弃学习音乐的想法。
因此,当老师在学生遇到不会唱的地方时,应该做的是耐心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他们认真的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近况,而不是对他们感到失望、生气、愤怒,甚至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对他们辱骂,这有悖于为人师表该有的态度、气度及风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老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们需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更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自尊心很脆弱,教师要维护好他们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