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课件
工作压力、工作温度、介质情况、传热面积、搅拌形式、 转速和功率、以及管口尺寸和方位等工艺条件,选择各零 部件的材料,确定反应釜釜体、夹套的结构型式和尺寸。 通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确定反应釜壳体、夹套壳体 的壁厚和搅拌抽直径,并根据有关的标准对搅拌器、传动 装置、密封装置和各种附件进行选型,然后绘出所需的装 配图与必要的零部件图。
接管周向方位及支座的数量、外形及周向方位,补充了主 视图对这些部分表达的不足。 (3)选择辅助图及各种表达方法 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采用局部放大图等表达方法来补充 基本视图的不足,可用若干个局部放大图,分别表达设备 与工艺接管、筒体与封头等连接情况和焊缝结构。 (4)提出技术要求 对设备制造、装配、检验和试车等工序提出合理的要求, 以文字的形式标注在总装图上。
四、绘制零部件图
对于标准零部件,有专门厂家生产的,可以不绘制零部件 图;对于具有独立结构的零部件需要绘图,以便加工制 造。
五、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计算说明书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是设计计算的整 理和总结,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其内容一般有以 下部分: (1)设计任务书; (2)前言;(3)目录; (4)设计条件单; (5) 设计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6)各部分结构尺寸的确定和设 计计算; (7)设备装配图; (8)设备部件图;(9)鸣谢; (10) 参考文献 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计算结果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精 练,插图简明,体式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装订成册 。
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随时查阅有关教科书或文 献,通过积极思考,提出个人见解尽可能自己解决,不要 太多地依靠指导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3)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① 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强调独立思考,并不等于设计者凭 空假想,不依靠设计资料和继承前人经验,这样是得不出 高质量设计的。对于初学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 、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培养设计能力的重要方面。 因此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发展条件下的抄、搬、套问题,正 是设计能力强的重要表现。 ②正确使用标准规范 化工设备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
三、外压釜体壁厚的设计
当夹套内介质的工作压力高于釜内压力时,被夹套包覆的釜 体为外压容器,为防止釜体发生失稳,需要对其进行稳定性 计算。
(1)外压圆筒壁厚的计算------简化公式设计法 根据设计条件单中釜体和夹套内介质的工作压力,确定设计 外压 p 。 ②圆筒壁厚的计算 假设圆筒的壁厚为S n ,由 S e = S n– C、Do Di 2Sn 分别计算 出 S e、Do Do 由公式 Lcr 1.17 Do S 计算出临界长度 Lcr 值
②筒体壁厚的设计 碳钢、低合金制筒体壁厚的设计采用试差法; 高合金制筒体的壁厚由壁厚计算公式确定。 ③筒体的刚度校核 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容器 Di ≤3800 mm, Smin ≥2 Di /1000且不小于3mm另加并圆整 S 至 Sn 。Di >3800mm ,min= Di /1000+4 mm (2)内压封头壁厚的设计 ①封头的选型 釜体的上下封头一般采用 椭球型或碟型,且尽可能 选用标准封头。当釜内有 固体物料或物料粘度较大, 下封头可选用锥形封头, 以便卸料。
改同时进行,但零件的尺寸以最后图样确定的为准。对尺 寸作出修改后,有时并不一定要求再对零件强度等进行计 算,可以据修改幅度、计算准确程度等来判断是否有必要 再行计算。
二、化工设备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 课程设计的内容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设计条件单的 内容,在二周的时间内, 完成一种典型钢制容器 或设备(如贮罐、反应釜) 的机械设计。 绘制设备 总装图一张、重要部件图 一张;书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一、釜体的结构型式
头型式多为椭球形,但对于含有固体颗粒或粘度较大物料 的釜体,其下封头常采用便于出料的锥型封头;筒体与下
反应釜的釜体由圆筒形壳体、上封头和下封头组成。封
筒体与下封头一般采用焊接。上封头与筒体的连接方式由 釜体的直径确定。当釜体直径 Di <800时,人在釜内的活 动空间较小,故一般采用法兰联接。当釜体直径 Di >800 时,封头与筒体也可焊接。内 件的装拆可通过封头上的人孔 进入釜内来完成,有时为方便 装拆和检修,既用法兰来连接 Di 封头和筒体,又在封头上开设 Dj 人孔。 (1)筒体的直径和高度 反应釜的外形尺寸如图所示,其中 筒体的内径 Di 和长度 H可如下确定。 反应釜的外形
(2)课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准备阶段 ① 设计前应准备好有关的设计资料、手册、图册。 ② 认真研究设计条件单,分析设计条件单中的技术特性 参数、接管表中各接管的规格和用途、设备示意图,明确 设计要求和设计内容。 ③ 设计前应认真复习教科书的内容、熟悉有关的设计资 料和设计步骤。 ④ 结合实验室的现有实验设备(如列管式换热器、填料 塔、精馏塔、反应釜等),熟悉典型设备的结构,为设计 做准备。 2)机械设计阶段 化工容器及设备的机械设计是在设备的工艺设计后进行 的。其内容和任务是根据设备的工艺条件(如工作压力、
时,温度就是选材的决定因素;在腐蚀强烈或对物料的污
染有特定要求的,腐蚀因素是选材的主要依据。当设计条
件单中提供了使用的材料牌号时,按要求使用,不需要另 行选材。 ② 外载荷的计算 外载荷的计算包括内压、外压、设备自重,零部件的偏载 、风载载、地震载荷等,常用列表法,分项统计的方法来 进行。 ③ 强度、刚度、稳定性设计或校核计算 根据结构形式、受力条件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性能等 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最后确定出合理的结构尺 寸。 ④ 选用零部件 设备的附件结构,一般由工艺设计确定,附件的结构形式
பைடு நூலகம்
釜体是物料进行反应的空间,由筒体及上、下封头组成。 传热装置是为了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热量或带走反应生成 的热量。除了图中所用的夹套传热外,还有蛇管形式的传 热装置。搅拌装置由搅拌器和搅拌轴组成,其作用是迅速 、均匀地混合物料,强化传质传热过程,从而加快反应速 率。为使搅拌器能够以一定的转速转动,需要设置与之配 套的由电动机和减速机等组成的传动装置。反应釜上除了 有设备法兰、管法兰等静密封结构外,还有保证转轴密封 的动密封装置。可采用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此外,根据 工艺和维修要求,反应釜釜体上还设置了工艺接口管、人 (手)孔、视镜、支座等许多附件。 反应釜的机械设计就是根据工艺设计所确定的操作容积、
Hj H
①筒体直径 Di 的确定 立式反应釜釜体的容积通常是指圆柱形筒体和下封头包含 的容积,即: V VT VF 将釜体视为圆柱形筒体,初步估算釜体的内径 Di ,取
V
4
Di H
2
4V Di H 3 Di
将选定的 H / Di 值代入上式,可初步估算出釜体的内径。 考虑到釜体的内径应符合压力容器公称直径的标准。 ②筒体的长度 H 的确定 筒体的长度 H 可由下式确定
V VT VF VT V VF
Di H V VF H 4 D 2i 4
2
V VF
二、釜体壁厚的设计
(1)内压筒体壁厚的设计 ①设计参数的确定 根据设备设计条件单中提供的 有关技术特性参数和要求,确定设计参数。 设计压力 p :无安全装置取 p =1.1 pW ;装安全阀取 p = (1.05~1.1) pW ;装爆破膜取 p (1.15 1.3) pW ; p 计算压力 pc : c p pL , pL / p <5%,可以忽略 pL ; 设计温度 t : 取操作介质的最高温度; 焊缝系数 : 根据筒体纵向焊缝的结构和无损探伤的要求 由教材中的焊缝系数表确定(见教材中表14-5) 壁厚附加量 C : C1 =0.25mm;C2取值见有关文献
温度、介质腐蚀性、结构形式和尺寸、接管方位标高等) ,围绕着确定壳体壁厚这一尺寸进行的强度、刚度和稳定 性的设计或校核计算;对设备内、外附件进行机械结构设 计和选型。这一过程往往通过“边算、边选、边画、边改” 的作法来实现,没有一次成功完成整个设计的做法。 ① 选材 当设计条件单中没有提供使用的材料牌号时,通常先按 压力因素进行选材。当操作温度高于200℃或低于一40℃
2)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工作能力,树立正确 的设计思想,掌提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 序,为今后从事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使学生能够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如有关国家(部颁) 标准,以完成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机械设计方面所必备的 基本训练。 (2)化工设备课程设计的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以下要求: 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能够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先进、安全、经济、可靠和 实用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设计。 2)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
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 求。但非标准件中的参数,一般仍宜按标准选用。 ③学会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 ⅰ) 计算结果要服从结构设计的要求:对初学设计者,最 易把设计片面划解为就是理论上的 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认为这些计算结果不可更 改,实际上,对一个合理的设计,这些计算结果只对零件 尺寸提供某一个方面的依据。而部件实用尺寸一定要符合 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ⅱ) 按几何等式关系计算而得的尺寸,一般不能随意圆整 变动;按经验公式得来的尺寸一般应圆整使用。 ⅲ) 处理好计算与绘图的关系:设计中要求算、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