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近代史: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展趋向
世界近代史: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发展趋向
改革;
2、资产阶级社会思想各流派的观点; 3、第二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地位; 4、1871-1900年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
基本内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趋向 二、社会立法 三、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 四、欧美工人运动和第二国际 五、1871-1900年的国际关系 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变化
西奥多·罗斯福
美国总统(1901—1909),共和党人。他曾人纽 约州众议员、纽约市警察局长等职。参加美西战争 ,后任纽约州州长。1901年当选副总统,同年麦金 莱总统被刺身亡后,接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 轻的总统。其任内对内推行反托拉斯法,制定自然 保护、土地开垦等法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外奉行“大棒政策”,特别是加强了对拉丁美洲 的武装干涉。
(1)英国
近代英国最早出现的政党是托利党和辉格党。 1832年议会改革后,托利党改称为保守党,辉格 党改为自由党。
1870年后,两党都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阶级基 础渐趋一致,只是在具体的纲领主张上也有不同 之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民主同盟、费边社、独 立工党等各种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团体相继成立 。1900年,上述三组织和工人联合会组成工党, 很快取代自由党的地位。
美国:
20世纪初美国在政治上的民主改革,是在声势浩大 的进步运动(1890—1916年)的影响下展开的, 主要是在各州和各城市进行的。
其他欧洲国家(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希腊等 ):实现了进一步的民主化,这主要表现在实现普 选制上面。
总的说来,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欧美各国政治 的进一步民主化,是劳动人民斗争和当政资产阶级 深谋远虑的结果。
一、政治发展的趋向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使各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真正跨进工业社会。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 在工业社会里,人的素质有了较为普遍的提高。
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国家观、家庭观、伦理观、 道德观……都在变,很多传统的东西被打破。
小企业、农户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小资 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映。“多党政治”经常引起政 局不稳。
意大利 此时尚是“典型的无政党的国家”。
德国 装饰品政党及其原因
两党制
某些国家两大政党交替执掌政权的制度。实行两党制的 国家,有的还存在其他政党,但这些政党力量太小,无 力改变两党轮流执政的局面。两党制通过几年一次的议 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议会中获得多数议席或当选总统 的政党组织政府,成为执政党。竞选失败的政党成为在 野党,或称反对党,对政府起一定的监督制约作用。在 下一次选举中,在野党在选举中如能获胜,则互换其政 治位置。两党制始于17世纪70年代的英国。当时英国出 现的托利党和辉格党,组织上非常松散,在议会选举中 ,交替获得多数席位,从而出现两党交替执政。后来这 种两党交替执政成为一种制度,在资本主义比较发展的 欧、美诸国逐步流行,得以发展。
“非常法”
亦称《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又译《反社会主义者特别法 》,全称为《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该 法系德国俾斯麦政府为镇压工人运动而制定。1878年5、6 月间,德皇威廉一世两次遇刺,俾斯麦借故嫁祸于社会民 主党人,操纵帝国议会于10月19日通过该法。该法规定: “任何团体、报刊及印刷品和集会,凡系社会民主党的、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旨在颠覆现存国家和社会制度” 的活动,一律禁止,凡从事以上活动及提供相关支持者都 要受到严厉惩罚,政府可不经任何法律程序逮捕和放逐被 认为是危及治安的危险分子。该法的实施使社会民主党和 进步工人的一切组织均处于非法地位,据统计,约有330多 个工人组织遭破坏,1300多种书刊被禁止,2400余人被监 禁和流放。该法直到1890年10月1日才被废除 。
上院
称“上议院”或“参议院”、“第一院”。资本主义国家 两院制议会的构成部分。名称在各国有所不同。议员资格 通常较下院(众议院)议员有更多的限制,有的是间接选 举产生,也有的是由国家元首直接指定,任期一般比下议 员要长,甚至是终身职或世袭职。院除与下院同样有立法 和监督政府等权力外,一般还有权否决下院通过的法案, 或直接加以否决,或用拖延时间的办法使之归于无效,从 而对下院起一定的牵制作用。有的国家还规定:下院被解 散时,上院应该闭会,但仍维持原状并不解散,待下院重 新选举后,继续参加议会活动。有的国家还给上院规定了 核准高级官员的任免、批准缔结条约、审判被弹劾的官员 等权力。英国的上院同时又是最高司法机关,1876年以来 即为终审法院 。
多党制
亦称“多党制”,在一国内多党并立、互相 争夺政权的政治制度。各个政党可以单独或 联合参加竞选,由在议会中占有多数议席的 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织政府。参加政 府的政党即为执政党,亦称“在朝党”,只 有少数议席不参加政府的政党则为在野党。 在野党起某种监督政府并牵制其活动的作用 。
3、政府结构趋于完善
(1)英美文官制度改革
所谓“文官 ”,是从英文Civil Servant意译过来的 ,在英国的文官是指政府行政部门中除去“政治人 员”(又叫“政务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文官不 包括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议员、首相、大臣、 国务大臣、国务次官、政治秘书和专门委员等政务 官,也不包括法官和军人,还不包括政府企事业单 位的工作人员和自治地方工作人员。
在美国吏治的腐败表现为“分赃制”,结果造成 官员素质下降,不能胜任政府工作。而且这种“ 分赃制”也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及稳定性。
目的:整治腐败的吏治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内容:第一,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办法 ,择优录取;第二,定期考核,按能力和政绩大小 予以升降奖惩;第三,文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 退。这些改革,把竞争的机制引进文官制度中去,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政府中的腐败现象,改进 了文官的素质,激发了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 高了政府的工作效能,促进了文官的专业化及政府 管理上的科学化。
作用:英、美文官制度的健全化,使得政治上层建 筑适应了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 正常运行,起了保证的作用。
(2) 城市管理日趋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美国尤为突出 超党派的行政人员组成的市政委员会取代市长—市
政会议体制。改革理论家理查德·蔡尔兹把斯通顿 市的经理制与委员会制结合形成委员会—经理制。 进行政治调整的原因:
通过改革下院实现一定程度的民主化。但上院仍 是保守力量的堡垒。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政 治民主扩大,工人可参与政治生活,选出自己的 代表参加议会。
下院
亦称“下议院”或“众议院”。资本主义国家两院 制议会的构成部分,是国会的主要部分。下院议员 一般是按人口比例由选民分区选举产生,任期比上 院要短。通常下院比上院更具有民众的代表性。下 院的职权各国不尽相同,通常有立法权、财政监督 权、监督政府权等。下院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 有决定内阁人选、监督内阁施政、决定内阁去留的 权力。有些国家,下院即国会,其中多数派议员的 政党首脑,即出任总理或首相,由其组成政府(内 阁)。
德国
从法国取得的50亿法郎赔款大部分被用于扩军和 改善武器装备。整个德意志几乎变成一座大兵营 ,军事机构控制着一切,军人充斥各个领域。
结果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职能不仅仅限 于对劳动人民的镇压,而是扩大到对社会生活各 个领域进行干预。它通过社会立法调整社会关系 ,如实行劳动保险、工厂法等等,干预经济生活 ,兴办教育,保护自然资源,负责全民卫生保健 工作,营办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两党制下面的政党都是垄断资本的御用工具,垄断资 本通过两党操纵全国政治。两党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 也起到某些积极作用。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能够不断选择出自己最优秀 的政治人才,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其上台执政。两党轮 流执政助长群众对于资产阶级民主的幻想。
法国 以其“多党政治”而著称于世。这是法国存在大量
因此,英国的“文官”,就是指所有不与内阁共进 退、一般需经过公开竞争考试、一经择优录用无过 失即可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又叫常任文官。
文官制度指的是对文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 核、奖惩、待遇、培训、晋升、调动、解职、退 休、保障等作系统规定的规章制度和体制。
原因:
在英国,官吏任免大权转到内阁首相和大臣手中 。他们滥用这个权力,任人唯亲,这就造成官吏 的腐化和无能。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 家的发展趋向
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发展
学习目标: 1、认识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 2、分析主要国家在社会各领域进行调整的原因; 3、了解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各流派的思想观点; 4、正确分析第二国际的历史地位; 5、掌握19世纪末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 6、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欧美各主要国家的成立的辉格党,1839年改称自由党。 辉格党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的政党之一。1679年5日,英 国议会提出剥夺詹姆士王位继承权的《排斥法》。以沙夫 茨伯里为首的政府反对派议员坚决拥护《排斥法》,该派 形成辉格党。“辉格”一词是英国两大政治派别在互相攻 讦时所借用的词。“辉格”原意指“强盗”,是苏格兰人 的责骂语言。议会中这一派形成政党后,就以该词命名政 党。辉格党代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领导 权掌握在经济实力强大的新贵族手里。改名后的自由党代 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经济上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政 治上标榜自由主义统治。1922年10月以后,自由党逐渐 丧失了英国两党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成为第三党 。
另外,垄断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联合体出现, 必然引起若干过去从未有过的矛盾,更需要协调。
(二)政治发展的趋向
1、行政权力的膨胀
英国:“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权力逐渐凌 驾于议会之上。
美国:从“国会政府”到“强有力的总统统治 ”。
德国:君主和行政机关的广泛而强大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