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过程与方法
(1)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1)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
(1)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前准备】
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金属材料,你应不会感到陌生,环顾家里的日常生活服务器,如锅、壶、刀、锄等,它们大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应用着。
从本节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金属材料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一、金属材料
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
如图中所见的铁锅、铜火锅、铝锅等。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它们的合金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铝的利用要晚的多。
现在世界上的铝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大体是铜→铁→铝
视频:铜
铜具有紫红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沸点是2595℃
视频:铝
铝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密度是2.7g/cm3,熔点是660℃,沸点是2200℃
你有不少生活经验,例如,铁锅等可以炒菜、做饭和涮肉,铁丝、铝丝和铜丝可以导电,也可以弯曲,等等。
其实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关于金属的感性认识。
金属具有一些它们特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如图,金属有金属光泽,美观
金属有导电性,用来做导线等。
金属有导热性,加工的器具可烧水、做饭
金属有延展性,能压成薄片
金属有延展性,可以拉成丝
金属质地软,能够弯曲。
我们通过表格来比较一下一些金属物理性质。
P3
思考:
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制作菜刀、镰刀、锤子所选用的金属硬度要大,因而选择硬度较大的铁,而不选用硬度较小的铝]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制电线选用铜而不选用银,是因为虽然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但银的价格比铜高很多。
]
3. 为什么灯光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不易被熔化,而锡的熔点较低,如果用易作灯丝易熔化。
]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会怎样?
[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镀在铁的表面既耐磨、美观、又防锈,能延长龙头的使用寿命,如果镀金,既增加了成本,又由于金的硬度较小,水龙头不耐用,缩短了使用寿命。
]
分析:
以下铁的用途,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
(1)烧菜用的铲子是铁制的,一般都要装上木柄
[铁有良好的导热性]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片
[铁具有延展性]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险,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铁具有导电性]
资料卡片:
P4金属之最,短时识记,看谁记的快!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硬度最大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铝钙铁银铬钨汞锇锂]
通过上面我的研究,可以得出金属的通性
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等金属除具有一此共同的物理性质以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
如:铁、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汞为液体。
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生活中的金属:
1.你能说出下面生活的金属具体是什么吗?
镜子上镀的金属
体温计中的金属
烟盒中会的金属
铁皮表面镀的金属
自行车龙头镀的金属
导线中的金属
饰品中的常用贵重金属
高档电器插头上镀的金属
[银汞铝锌铬铜、铝金、银、铂金]
2. 综合考虑,用来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要具有什么性质?
[资源丰富无毒轻便耐磨耐腐蚀美观、易加工]
3. 一种新金属,一些性质如下:
试设想这种金属的可能用途。
[熔点高,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做灯丝;
密度小,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做电线;
强度大、导热性好,熔点高,可以做炊具等。
强度和钢相似,密度小,可以做建筑材料;]
课堂练习: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C )
A.铁铜铝
B.铝铜铁
C.铜铁铝
D.铜铝铁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D )
A.生铁
B.钢
C.青铜
D.金刚石
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 D )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D.金属或合金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C )
A.钢
B.铜
C.氧化铁
D.硬铝
5.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A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抗腐蚀性
D.传热性
6.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餐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主要原因是(C )
A.价格便宜
B.升热慢退热也慢,保温性较好
C.烹饪出的食品含有铁元素
D.铁中含有有机物必含铁元素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板书设计】
一、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通性
金属的特性
三、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作业布置】
1.P8练习与应用1、5、6
2.在家中观察金属制品材料,分析或查阅它们的金属构成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
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
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
金属材料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