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合作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合作

如果年的所得额为10100元,其应纳税额为3030 元(10100元×30%)。
10
全额累进税率有二个特点:
1)对具体纳税人来说,在应税所得额确定 以后,相当于按照比例税率计征,计算方 法简单。
(2)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累进分界 点上税负呈跳跃式递增,不尽合理。甚至 会出现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课税对象数 额的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
第二种情况是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 重叠。
27
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居民管辖权是以居民身份为连接因素的税收管辖 权,然而,各国对居民身份的判断标准也不一致。
居民身份的确认: ※ 自然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 ● 住所标准 ● 居住标准 ● 居住时间标准 ※ 法人的居民身份的确认 ● 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 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使得同一跨国纳税人在不同国家都被认定为居民, 都要承担无限的纳税义务,这也产生了国际双重 征税。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这样,当一个常设机构的某项所得或财产被另一 个非居住国认定为境内所得或境内财产时,就会 发生两个居住国的地域管辖权的重叠,从而导致 国际双重征税。
31
(三)国际双重征税的免除
1、免税法
免税法全称为“外国税收豁免” (Foreign Tax Exemption),是指居住国政 府对本国居民来源于境外并已向来源国政府缴 税的所得免于征税的方法。
5
2课税对象
即课征的标的物。 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为所得;国内产品的课
税对象为国内制造的某些消费品;财产税 的课税对象为某些动产与不动产; 课税对象还可以细分,如“所得”有工资所 得;利息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股息所得。
在国际经济合作业务中的课税对象通常是
跨国纳税人的“所得”
6
3税率
是课税标准与税额的比例. 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税赋轻重的尺度. 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是税率的一种形式,即对同
21
1.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引起的重复 征税
由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引起的法律性国 际双重征税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 重叠;
第二种情况是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 重叠;
第三种情况是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 重叠。
22
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
如甲国居民A先生将100万美元投资于乙国 的某一项目。甲国行使的是居民管辖权, 这就意味着甲国对A先生的投资所得要征税; 而乙国行使的是地域管辖权,这意味着乙 国要对A先生的投资所得也要征税。A先生 就必须同时向两个政府缴纳所得税,于是 形成了国际双重征税。这类双重征税较为 普遍。
3
意:
1)国际税收作为一种税收活动,不能脱离 国家而独立存在,它 是国家税收在国际范围 内的运用;
2)跨国纳税人是国际税收中的一个关键性 因素;
3)国际税收的实质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 配关系.
4
二、国际税收的主要内容
1 课税主体
通常称为纳税人,是依据法律规定,负 责纳税的自然人与法人。
在国际经济合作业务中的纳税人则是指 有来源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收入,并 在这些国家同时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或 法人。
16
三、国际双重征税及免除
(一)概念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国家向同一个
课税主体(跨国纳税人),对同一课税对象(同 一笔国际所得)进行重复征税. (二)产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17
税收管辖权
是指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所行使的管辖权力. 其要受国家政治权力所能达到的范围所制 约.
国家税收管辖权确定原则有两种:一是属地原 则----地域管辖权;二是属人原则-----居民 管辖权.
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 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比例税率简便易行,便于税收征、缴工作。但在 贯彻社会政策方面,由于收入多者和收入少者的 负担能力不尽相同,按照同一比率征税,存在表 面平等掩盖实际不平等的弊病。
7
2)固定税率(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 个固定的税额,不采用百分制的形式。从 量定额征收的定额税率可以在税负上实行 一定的幅度,如车船使用牌照税就对不同 的车辆和不同吨位的船舶课以不同的税额。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合作
在任何一项国际经济合作活动中,有关 国家的政府通常都会依法强制地对从事该项 活动的经济实体或个人课征税收.这种税收 不仅涉及合作当事人的收入分配,而且也关 系到合作当事人所属国家的利益划分.
因此,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税收问题是 更好的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搞好合作的重 要条件,也是调整合作环境的重要因素.
1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
一.基本概念
1税收 是国家为达到某些社会目的,按照预定的标准强制
性进行的从个人或部门到国家的资源转移. 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2
2.国际税收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在依 据各自的税收管辖权对跨国纳税人征税的 过程中,所发生的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 系.
外所得向来源国缴纳的税款从国内外应税 所得中扣除的一种方法。 扣除法的指导原则是把居住在本国的 跨国纳税人在收入来源国交纳的所得税视 为一般的费用支出在计税所得中减除。与 免税法对比,在扣除法下,纳税人的税收 负担水平高,国外所得并没有完全消除重 复征税,只是有所减轻。
目前,全额累进税率一般已不采用。
11
超额累进税率
分别以征税对象的超额部分为基础计征税 款的累进税率。凡税基每超过一个级距时, 即分别以其超额的部分适用相应级距的税 率征税。
假定累进税率规定为:所得额在1000元以 下时,税率10%;超过1000元到3500元时, 税率20%;超过3500元至10000元时,税率 30%;超过10000至25000元时,税率35%。
23
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
如甲国公民A先生将100万美元投资于乙国。 甲国行使的是公民管辖权,这意味着甲国 对A先生的投资所得要征税;而乙国行使的 是地域管辖权,这意味着乙国对A先生的投 资所得也要征税。这样就发生了上述类似 的国际双重征税。由于执行公民管辖权的 国家很少,这类情况较少出现。
28
例如,A先生在甲国拥有永久性住所,同时在乙 国居住了6个月以上的时间。甲国根据本国税法 规定,因其在本国有永久性住所,判定他是甲国 居民;而乙国因A先生在乙国的居住时间超过6个 月,也据此判定他为乙国居民。这样,A先生就 具有双重居民身份,对甲国和乙国都负有纳税义 务,从而导致了国际双重征税。
在实行居民(公民)管辖权的国家里,不论跨国 纳税人的收入来源于本国还是任何其他国家,只要 是本国居民(公民),就要对他来自世界各地的全部 收入行使管辖权力,予以征税.
20
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基本原因
主要原因是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由两个不同征税权主体的税收管辖权的冲
突所引发的法律性国际双重征税有如下几 种情况: 1.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引起的重复征税 2.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所引起的重复征税
13
4减税\免税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 免税是对应纳税额予以全部免征的照顾. 1)起征点; 2)免征额; 3)减征额.
14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率表如下:

级数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2
超额累进税率的特点是:
(1)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越大, 包括等级越来越多,计算就越复杂。
(2)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 理。特别是征税对象级次分界上下,只就 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 生增加部分的税率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 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 增收。
免税法的指导原则是承认收入来源地税收
管辖权的独占地位,对居住在本国的跨国纳税
人来自外国并已由外国政府征税的那部分所得,
完全放弃行使居民(公民)管辖权,免予课征
国内所得税。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因双重税收
管辖权而导致的双重课税。
32
2、扣除法(Foreign Tax Deduction) 扣除法是居住国政府允许纳税人就境
又如,甲国规定总机构设在本国的企业为居民企 业,乙国规定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设在本国的企 业为居民企业。那么,如果一个跨国企业的总机 构设在甲国,其董事会却设在乙国,则这个跨国 企业就有可能同时被判定为甲、乙两国的居民企 业,从而遭受到国际双重征税。
29
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
由于目前行使单一地域管辖权的国家不多, 所以这类地域管辖权的重叠所见不多。就 现实情况而言,这类地域管辖权的重叠可 能会出现在对非居民常设机构的课税上.
24
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如A先生是甲国的公民,因长期居住在乙国 而被认作为乙国的居民。甲国行使公民管 辖权,对A先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所得课 征所得税;乙国行使居民管辖权,对A先生 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部所得也要课征所得税。 这样,就在A先生身上发生了国际双重征税。 此类情况可见于执行公民管辖权的国家。
18
地域管辖权
又叫收入来源管辖权.在实行地域管辖权 的国家里,它只对跨国纳税人来源于本国疆 域内的收入行使管辖权力,予以征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