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四尿液理化及显微镜检查

实验四尿液理化及显微镜检查


可编辑版
3
可编辑版
4
3 尿液比密:比密计悬浮法
操作:将比密计轻轻放入已盛尿液(2/3高度) 的比密筒中,并加以捻转,使其垂直悬浮于 尿液中,待比密计平稳后,读取与尿液凹面 相切的刻度。
成人:1.003~1.030
注意:尿液沿比密筒壁缓慢加入,不要产生气泡
可编辑版
5
二、 尿液化学检验
1 pH值:尿试带法/PH试纸 正常范围 4.5~8 受到药物、疾病等影响, pH降低:酸中毒,肾小球肾炎,痛风等。 pH升高:尿路感染,呼吸性碱中毒等。
操作:1ml班氏试剂,加热试管底部,煮 沸,观察,再加尿液0.1ml,继续煮沸1~2 min,冷却后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蓝色不变- 蓝中略带绿无沉淀+/-
绿色有少许黄绿色沉淀+ 较多黄绿色沉淀++ 土黄色浑浊大量沉淀+++ 大量红棕/砖红色沉淀++++
评价:方法稳定,缺乏特异性。
可编辑版
9
三、 注意事项
可编辑版
6
2 尿蛋白定性
1)加热乙酸法
原理:加热可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醋酸使得尿液 的pH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有利于蛋白质下沉。
操作:2/3试管尿液,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底部,倾 斜试管使上1/3尿液处煮沸,加5%乙酸2d~3d, 再加热至沸腾,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清晰-
黑色背景下轻微浑浊+/-
结果判断:与对照管通明度一致- 黑色背景下轻微浑浊+/-
不加黑色背景可见浑浊但无颗粒+ 明显浑浊并出现颗粒++ 浑浊更明显出现絮状物+++ 严重浑浊出现大量絮块++++
评价:敏感,假阳性率高,适用蛋白尿的筛选。
可编辑版
8
3 糖定性试验:班氏试验
原理:葡萄糖含有醛基,在热碱性溶液中, 能将班氏试剂的兰色硫酸铜还原为黄色的氧化 亚铜,进而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镜检:
观察时先用低倍镜观察有形成分全貌和管型,然 后用高倍镜鉴定细胞成分,细胞用高倍镜观察10 个视野,管型用低倍镜观察20个视野,记录结果
可编辑版
14
参考值
WBC<5个/HPF RBC <3个/HPF 扁平上皮或大圆上皮细胞少许/HPF 通明管型偶见/LPF
可编辑版
15
细胞
1.尿红细胞
1 尿液颜色:直接倒入试管观察 报告方式:书明尿液色泽及深度, 如淡黄色,深黄色,乳白色等 新鲜尿液为淡黄色;可呈现不同黄色,受到饮水, 季节,生理,药物,病理等因素影响。如血尿分为 镜下,肉眼。棕色,咖啡色可能是肾前疾病, 而血块、红色则为下尿道感染。
2 尿液透明度: 报告方式:清晰透明、微混、混浊, 若有凝块等亦需注明 正常尿液:淡黄色 清晰透明
明显浑浊无颗粒+ 明显浑浊有较多颗粒++
大量絮状物有部分沉淀+++ 絮块状大量沉淀++++ 评价:最为经典也最为准确的尿蛋白定性方法。
特异性强
可编辑版
7
2) 磺基水杨酸法
原理:磺基水杨酸在略低于蛋白质等电点的酸性 环境下,其阴离子与蛋白质氨基酸的阳离子结合, 生成不溶性的蛋白盐而沉淀。
操作:试管2支,各加1ml尿液,一管对照另一 管加20%磺基水杨酸0.1ml,轻轻混匀1min后观察 结果。
实验三 尿液分析
可编辑版
1
尿液一般检查
尿液理学检查:尿色 通明度 比密 尿液化学检查:酸碱度 蛋白 糖定性 尿液显微镜检查:细胞 管型 结晶
要求:
掌握尿液的常规检查;掌握各种实验的基本原 理,会按规程操作;镜下能识别常见有形物; 能观察和判断各项实验的正常和异常结果
可编辑版
2
一、尿液的理学检验
(a) 尿中尿酸、水杨酸盐等,可使班氏定性出现假 阳性;而高浓度的VitC使试带法呈假阴性。
(b) 蛋白尿 影响班氏法的检查结果,应加热除去。
(c)其它还原性糖类 会使班氏法定性结果高于试带 法,此时按试带法结果报告。
可编辑版
13
手工制片镜检
镜检标本制作:
取新鲜尿标本10~15ml,以1000~1500rpm离心 3~5分钟,取出离心管,用吸管慢慢将上清液弃 掉,切勿弄混沉渣,最终留取0.2ml,混匀后滴 在载玻片上,用18mm×18mm盖玻片镜检。
可编辑版
16
均一性红细胞
非均一性红细胞
可编辑版
17
血 因尿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 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先天性畸形
其它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 附近器官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性疾病如SLE
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
可编辑版

18
2.WBC
1、尿蛋白
(1)尿pH 尿液偏碱时(pH>9.0)可使加热乙酸法, 磺基水杨酸法呈假阴性,而使干化学试带法呈假 阳性;尿液偏酸(pH<3)也会引起蛋白定性假阴性。 因此,实验前需先将尿液pH调至5.0-6.0。
(2) 离子强度 尿液离子强度很低时,可使加热 乙酸法呈假阴性。因此对于限盐或无盐饮食的病 人使用本法进行尿蛋白定性时,需滴加饱和氯化 钠溶液1一2滴后再进行检查。
(5)在规定时间内判读结果 加热乙酸法和 磺基水杨酸法都要求立即观察结果。
可编辑版
12
2、尿糖
(1)标本留取 根据临床需要留取清晨空腹尿或餐 后2h尿。
(2)容器清洁 不含氧化性物质,否则易导致班氏 法假阴性而试带法假阳性。
(3)及时送检 标本不宜长时间存放,以免细菌繁 殖造成假阴性结果。
(4)干扰因素及处理
一般而言尿中白细胞是指分叶核粒细胞而言, 新鲜尿中,白细胞外形完整,无明显的退行性 变,浆内颗粒清晰可见,胞核不是非常清楚。 炎症时,外形多不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 粗大颗粒,核不清楚,细胞常成团,界线不清, 此时称为脓细胞。尿标本久置室温后,因pH、 渗透压等改变,白细胞也可产生退行性变,难 以与脓细胞区分开。因尿中白细胞与脓细胞增 多时意义相同,故区分白细胞与脓细胞没有多 少实际意义。
正常人尿中排出红细胞数量甚少,24h尿 中排出红细胞数多不超过100万。
在新鲜标本沉渣中,典型的红细胞形态呈两面 凹的圆盘形,淡黄色;在低渗的环境下,红细 胞吸水胀大破裂,血红蛋白从细胞中逸出,成 为一个大小不等的空环,则称影细胞 (shadow cell);在浓缩尿液中,由于渗透 压增高,细胞中的水分减少,红细胞常表面带 刺,呈皱缩状。
可编辑版
10
(3) 药物 药物不仅影响磺基水杨酸法蛋白 定性结果,对于化学试带法也会产生干扰。当 病人应用大剂量青霉素钾盐、庆大霉素、磺胺、 含碘造影剂时,容易使磺基水杨酸法出现假阳 性;而使化学试带法呈假阴性。
可编辑版
11
(4) 标本的污染 当尿中混有生殖道分泌物 时,可使定性出现“假”阳性,为此很有必要 指导病人清洁尿道口采集中段尿,或离心后测 定上清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