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强弱 B.腺体分泌多少 C.刺激阈大小 D.动作电
位幅度 E.阈电位水平
2.机体内环境是指
3.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
浆 D.组织液 E.淋巴液
4.3.静息电位从-90mV变化到-110mV称为
5. A.极化 B.超极化 C.
复极化 D.去极化 E.除极
4.有关肝素抗凝机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5. A.去除血Ca2+ B.与抗凝血酶Ⅲ结合 C.抑制凝血
酶
D.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 放TFPI E.抑制血小板聚集
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
6. A.收缩压 B.舒张压 C.心
室作功 D.外周阻力 E.心输出量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主要是
A.反射 B.神经分泌 C.反
馈 D.负反馈 E.正反馈
7.从房室瓣关闭到动脉瓣关闭在心动周期中相当于
8. A.心房收缩期 B.心室等容收缩期 C.心室收缩
期 D.心室舒张期
E.心室等容舒 张期
8.动脉瓣关闭标志
A.心房收缩期开始 B.心房舒张期开始 C.心室收缩期开
始 D.心室舒张期开始 E.心舒期末
9.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最低的时期是
A.快速充盈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缓慢充盈期末
D.房缩期 E.等容舒张期
10.血浆与组织液相同的是
A.血浆胶渗压 B.凝血因子 C.15%葡萄糖浓
度 D.白蛋白浓度 E.血浆晶渗压
11.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分界限是
A.因子X激活前 B.因子X激活后 C.凝血酶形成后 D.
纤维蛋白形成前 E.血管内外
1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
A.去极化速度快 B.复极化快 C.复极化2期
缓慢 D.有锋电位 E.有不应期
13.左心衰竭时可致
A.动脉血压高 B.肺水肿和肺淤血 C.显著肝脾肿
大 D.下肢水肿明显 E.中心静脉
压明显升高
14.窦房结是心跳起搏点的原因是
A.静息电位低 B.动作电位无平台期 C.0期去极化速度
快 D.传导速度最快
E.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最快
15.对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胰液 C.
小肠液 D.大肠液 E.胆汁
16.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
A.Na+ B.Ca2+
C.K+ D.乙酰胆碱 E.ATP
17.肺换气的动力是气体的
A.分压差 B.溶解度 C.分
子量 D.呼吸运动 E.呼吸道口径
18.平静呼吸时,呼气末的胸内压
A.高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低于大气
压 D. 低于肺内压 E.高于肺内压
19.关于肺泡表面张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肺扩张 B.占肺回缩力的1/3 C.降低肺的顺应性 D.使肺顺应
性增大 E.防止肺萎缩
20.大量出汗后,不会引起机体
A.失水 B.失盐 C.
血浆渗透压升高 D.ADH释放减少 E.浓缩尿
21.引起渗透性利尿的因素是
A.大量饮低渗性水 B.静脉大量注射生理盐水 C.大量
饮茶水
D.静脉大量注射5%葡萄糖溶液 E.静脉大量注射甘露醇溶液
22.当眼视远物时,平行光线能聚焦于视网膜上主要调节活动是
A.晶状体变扁平,瞳孔缩小 B. 晶状体变凸,瞳孔扩大 C.两眼会聚,
晶状体变凸
D. 晶状体变扁平,瞳孔扩大 E.两眼会聚,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
23.听觉感受器位于
A.鼓膜 B.前庭 C.
半规管 D.耳蜗 E.球囊
24.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次换神经元 B.在丘脑换元 C.弥漫性投射到皮层 D.产生特定感
觉 E.易被药物阻断
25.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不包括
A.升高血糖 B.使中性粒细胞减少 C.使血小板增多 D.促进蛋白质
分解 E.激素允许作用
2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A.心率加快 B.胃肠运动加
强 C.逼尿肌舒张
D.瞳孔散大 E.汗腺分泌
27.下列过程存在负反馈的是
A.排尿 B.血液凝固 C.体温
调节 D.分娩 E.排便
28.除哪项外都是腱反射
A.膝跳反射 B.肱二头肌反射 C.肱三头肌反
射 D.屈肌反射 E.跟腱反射
29.下列哪项不是肾的机能
A.排泄废物 B.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C.分泌肾上腺
素 D.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
E.调节酸碱平衡
30.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胃肠道激素
A.胃泌素 B.组胺 C.生长抑素 D.血
管活性肠肽 E.抑胃肽
二.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安静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壁的电位差。
2.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中的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并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3.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输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4.中心静脉压:存在于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称为中心静脉压。正常值为4~
12 cmH2O。
5.通气-血流比值: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的比值。
6.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7.神经激素:下丘脑许多神经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
故称神经内分泌细胞, 它 们产生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
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的电位变化。
9.视野: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
10.基本电节律: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可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
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又称为慢波。
三.问答题
1.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0期:去极化至阈电位,钠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形成。
1期:钠通道关闭,一过性的钾外流形成。
2期:钙内流和钾外流所携带的电荷数相等,膜电位保持不变。
3期:钙通道关闭,钾外流形成。
4期:膜电位在静息电位水平,钠泵活动。
2.什么是表面活性物质?其作用是什么?
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II型上皮分泌,化学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
主要作用为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表现为:①保持大小肺泡的稳定性。
②防止肺水肿.
3. 影响胃排空的因素有哪些?
①胃内促进排空的因素:迷走-迷走反射或壁内神经反射。 胃泌素的释放。
②抑制排空的因素:肠-胃反射。酸和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引起小肠释放肠抑胃素
(胰泌素、抑胃肽)。
4.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人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
ACT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而糖皮质
激素对腺垂体的ACTH合成与释放又具有负反馈抑制作用。 因此,临床上长期大量
使用皮质醇的病人,由于ACTH的分泌受到外 来皮质醇的抑制, 分泌量减少, 致肾上
腺皮质逐渐萎缩, 功能减退。如突然停药,则有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的危
险。 故在停药时逐渐减量,停药前还应给病人间断补充ACTH,以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