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题5(精美排版,精准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l O: 16 C:12 Cl:35.5 Ca: 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2.下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酒 B.冰水 C.碘盐 D.食醋 3.下列各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同一种元素的一组是
4.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遇难。其中有些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 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 D.水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5.下列各组含碳元素的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一组是 A.CO、Na2CO3 B.H2CO3、Na2CO3 C.CO2、H2CO3 D.KHCO3、Na2CO3 6.把50g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应加水的质量 A.245g B.196 g C.195g D.49g 7.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红 橙 绿 蓝 紫
pH 范围 1~3 4~5 6~7 8~10 11~14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可能是 A.由红到蓝 B.由绿到橙 C.由蓝到绿 D.由紫到红 8.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Cu+2中的“2”表示铜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 MgO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 +2 D. 硫酸铵[(NH4)2SO4]中括号外的“2”表示每个硫酸铵分子中含有的NH4原子团数是2 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铜沉淀 B.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C.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得到金属铜 D.煅烧碳酸钙固体得到二氧化碳 10.下列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 原子
A 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B 不停运动 静止不动 C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原子间没有距离 1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石蕊试液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2 B.NaCl、KCl C.HCl、H2SO4 D.H2O、HCl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3.某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分别存放了如下药品: 药品橱 甲 乙 丙 丁
药品 锌、铜 硫酸钠 氢氧化钠 盐酸 铁、镁 碳酸钠 氢氧化钾 稀硫酸 该实验室购进了两瓶氯化钾,应将它放在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塑料和羊毛可用燃烧法区别 B.缺铁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无机盐和糖类物质都能够为人体提供热量 D. 合成羊毛、镁铝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1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与氢氧化铜 B.氢氧化镁与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与氯化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铁溶液 16.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冒出。 把X投入Z(NO3)2
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B.Y>X>Z C.X>Y>Z D.X>Z>Y 17.要除去硝酸钙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硝酸和硝酸铜,可加入适量下列物质中的 A.氧化钙 B.氢氧化钠 C.盐酸 D.碳酸钠 18.有机物C3HX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X +5O2 === 3CO2 +4H2O。根据质量守定律,C3HX中X的数值为 A. 2 B. 4 C. 6 D. 8 19.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不能燃烧 20.一瓶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为鉴定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 有少量气泡产生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一定有NaOH和Na2CO3 B.一定有NaOH,可能有Na2CO3 C.一定没有NaOH和Na2CO3 D.一定有Na2CO3,可能有NaOH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5分 21.(7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 ⑴ 氧原子________ ; 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 ; ⑵ 过氧化氢 ; ⑶ 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②完全中和后,溶液中存在的带电粒子有 22.(7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铁在地壳中以铁矿石的形式存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炼铁。请回答: (1)写出磁铁矿(Fe3O4)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铁能与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铁在空气中容易被锈蚀,常用以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点燃 23.(6分)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 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 请画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2)根据表格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 (写出其中一个) (3)20℃时,将35g NaCl和35g KNO3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 杯中,充分搅拌,得到的饱和溶液是 ,该溶液的质量为 g。 24.(7分)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下列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填写字母编号) A.乙醇 B.石油 C.煤 D.天然气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是C2H5OH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3g乙醇中含有碳元素 g。 (3)实验室使用乙醇作为液体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 + 3O2 ==== 3H2O + 2CO2 100g含乙醇92%的酒精中,含乙醇的质量是 g;充分燃烧可生成CO2的质量是 g。 25.(8分)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1是 ,固体A的成分 , (2)固体C是 。滤液1和滤液2中溶质相同,该溶质是 。 (3)写出加入过量锌粉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 26.(7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在参加“我与化学”活动中,对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展了系列实验活动: Ⅰ.探究新制干燥剂与失效干燥剂的性质 分别取一包新制的干燥剂和失效干燥剂拆封后放入烧杯中,然后将它们露置在空气中观察,记录如下表: 观察时间 新制干燥剂 失效干燥剂 刚拆包装时 灰白色、粒状 白色粉末
0℃ 20℃ 40℃ 60℃ 80℃ 100℃ NaCl(g)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点燃 第一天 表面出现粉末 粉末无变化 第三天 粉末增多 粉末无变化 第五天 大部分变成粉末 粉末无变化 第七天 全部变成粉末 粉末有点潮湿 结论: (1)粒状生石灰在空气中变成粉末发生了化学反应,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是 ; (2)失效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熟石灰,粉末有点潮湿的原因是 。 Ⅱ.制取生石灰干燥剂 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 。 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右图所示进行制取生石灰的实验。如何用 实验证明有生石灰生成? 。
27.(10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A B C D 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 把药品装入试管底部,先给试管 再固定加热。 (3)利用上述B、C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 ;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为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添加的液体直至 。 28.(8分)现有三瓶无色气体已知分别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设计实验把它们鉴别出来,并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② 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题5(精美排版,精准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D A C A B C C D D B A A B A D C D 二、 21.(1)O O3 (2分) (2)H2O2 (1分) (3)①HCl + NaOH = NaCl + H2O (2分) ②Na+ Cl— (2分) 22.(1)Fe3O4 + 4CO==== 3 Fe + 4CO2 (2)3 Fe + 2O2 ==== Fe3O4 (3)HCl(或H2SO4) 6HCl + Fe2O3== 2FeCl3 + 3H2O [ 或3H2SO4 +Fe2O3==Fe2(SO4)3+3H2O ] (化学方程式各2分,其余1分,共7分) 23.(1)见右图 (2分) (2)同一温度下,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硝酸钾的 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 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它正确答案也得2分) (3)KNO3 131.6 (各1分,共2分) 24.(1)A (1分) (2)46 (1分) 12 (2分) (3)92 (1分) 176 (2分) 25.(1)过滤(1分) Cu、Zn、Fe(1分,漏1个得0分) (2)Fe (1分) ZnSO4(1分) (3)Zn + CuSO4=ZnSO4 +Cu (或Zn + FeSO4=ZnSO4+Fe) Zn + H2SO4 = ZnSO4 + H2 ↑(各2分) 三、 26.Ⅰ(1)CaO + H2O = Ca(OH)2(2分) (2)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水(2分) Ⅱ CaCO3 (1分) 取锻烧后的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搅拌。取上层清液于干净的试管中,再滴入几滴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固体中有生石灰生成。(2分) 27.(1)①长颈漏斗(1 分) ②集气瓶(1分) (2)2KMnO4=== K2MnO4 + MnO2 +O2 ↑(2分) 药匙或纸槽(1分) 预热(1分) (3)CO2(1分) 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管口(或形成液封)(1分) 28.(每格2分,共8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把气体分别导出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烧杯内壁没有水雾产生的,原气体是CO;有水雾产生的是H2或CH4 。 把烧杯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原气体是CH4,无变化的原气体是H2。 (若先区分出H2,然后再分出CO和CH4的描述准确也得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