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与土建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建筑与土建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答案

《建筑与土建概论》课程复习思考题绪论:1.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物?什么是构筑物?(P2)建筑: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

建筑物: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住宅、教学楼、办公楼、医院、学校、商店、厂房、体育馆、影剧院等。

构筑物:人们不能直接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如水塔、烟囱、桥梁、堤坝、纪念碑、挡土墙及蓄水池等。

2.现代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有哪些?(P2)(安全性、防御性、私密性、耐久性、健康性)3.建筑的构成要素?P5(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4.人类原始居住形式经历了哪几个建筑阶段?(P8)(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5.西方古典建筑以什么材料为基本构件材料?中国古典建筑以什么材料为基本构件材料?(P21)西方:石材;中国:木材。

6.建筑物的分类与分等(P41)按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可大致分为生产性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三种类型。

按建筑层数可分为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

按建筑规模可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按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指墙柱、楼板层、屋顶)的材料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全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大型公共建筑中,应大跨度空间的需要,屋顶采用钢结构,而其他主要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主要承重结构构件全部用钢做成,如电视塔)。

按房屋结构的承重方式分为墙承重结构、骨架结构、内骨架结构。

7.什么是生产性建筑,什么是居住建筑,什么是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主要有那些类型?公共建筑主要有哪些类型?(P41-42)生产性建筑主要是指供工农业生产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工业建筑和农牧业建筑。

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公寓和宿舍等。

公共建筑主要是指供人们从事各种政治、文化、行政办公以及其他商业、生活服务等公共事业所需要的,作为社会活动用的建筑物。

8.建筑物按耐火程度有哪些分等?(P43,P286)(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按建筑物使用性质与耐久年限有哪些?(P43)(100年以上,不低于二级,I等、50-100年,不低于三级,II等、25-50年,不低于三-四级,,III等、5-20年,简易房屋、5年以下临时建筑)9.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将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成几类?各类建筑的定义与设防标准?(P47)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成: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丁类建筑。

甲类建筑:指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指一般建筑,包括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丁类建筑:指次要建筑,包括一般的仓库、人员较少的辅助性建筑物等。

设防标准如下: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都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10.什么是建筑设备?所谓建筑设备是指供电、燃气、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空调、制冷、排烟、消防灭火、避雷、垃圾处理等常规建筑设备,此外,人们已经把电梯系统、通讯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也作为建筑设备来对待。

11.具体来说,公用设备工程师应就哪些事项向建筑工程师提出技术要求?(P52)(1)对机房位置。

尺寸和结构的技术要求;(2)配电房的位置。

尺寸和结构的技术要求;(3)管线与通风空调管道等的空间位置与尺寸;(4)伸出屋顶和室外的假期、设备与设施的布置;(5)防火分区、排烟设备等对建筑、结构的技术要求;(6)建筑物可能结露的部位及其绝热材料的选择与确定。

第一章:1. “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这几个参数的区别是什么?P55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材料内部不含任何空隙的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

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散粒材料或粉末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什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主要有哪些?P57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把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

主要有:石灰、石膏、水玻璃、菱苦土等。

3.什么是绝热材料?P81建筑上将主要起保温、绝热作用,且热导率不大于0.23W/(m·K)的材料统称为绝热材料。

4、建筑工程材料有哪些分类?(P53)按功能和用途:结构材料、防水材料、保温材料、吸声材料、装饰材料、地面材料、屋面材料等。

按化学成分: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5. 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标准有哪些分类?标准的表示方法?我国的建筑材料的标准:国家标准、部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表示方法:由标准名称、部门代号、标准编号、标准年份四部分组成。

第二章1.建筑物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P90)答:(1)建筑通常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2)基础是房屋的主要受力构件;墙或柱是房屋的竖向构件;楼地层是建筑物的水平承重构件,对房屋有竖向分隔空间的作用,同时对墙或柱有水平的支撑作用;屋顶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楼梯时建筑的竖向通行设施;门窗属于围护构件起着通风透光的作用。

2. 建筑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P92-P95)答:(1)人体尺寸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2)家具和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3)气象条件;(4)地形、地质情况和地震烈度;(5)水文条件;(6)技术要求。

3. 什么是建筑模数?什么是基本模数?什么是分模数和扩大模数?(P95-96)答:(1)建筑模数是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的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位M。

(3)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4. 确定民用建筑的房间面积应考虑哪些因素?(P99)(1)房间的使用人数;(2)考虑家具设备的影响;(3)考虑房间的交通面积的影响。

5. 影响房间形状和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矩形平面被广泛采用?(P99-100)答:房间的使用特点及容纳的人数,家具设备种类、数量及布置方式,室内交通活动,采光通风,结构经济合理性及建筑模数等因素。

6. 如何确定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P100-102)答:(1)门的数量由房间的面积和容纳人数决定,。

(2)门的尺寸、面积主要取决于人和家具设备的尺度、人流多少和房门使用的情况。

(3)门的位置要结合房间的具体使用情况,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

(4)一般房间门宜内开,以免占用走道和影响公共交通。

(5)窗的设计主要考虑室采光、通立面美观、建筑节能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

7. 什么是门厅、过厅?设计的重点是什么?(P103-104)答:门厅是起着内外空间过渡和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集中交汇处,起着缓冲作用。

设计的重点是导向性明确。

8. 柱网的概念?什么是跨度?什么是柱距?(P107)答:厂房柱子在平面上排列所形成的网络称为柱网。

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为跨度。

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为柱距。

9. 什么是定位轴线?有哪些分类?定位轴线如何编号?(P108)定位轴线是确定建筑物主要构件的位置及标志尺寸的基本线。

有纵向定位轴线和横向定位轴线。

横向定位轴线常用○1○2○3….等表示,且自左向右编写;纵向定位轴线常用A、B、C…除I、O、Z外的英文字母顺序表示,且自上向下编写。

10. 建筑平面组合的形式有哪些?各类型的建筑特点和适用的范围是什么?(P114-116)(1)走道式组合,能使各个使用房间不被穿越,满足各个使用房间的单独使用要求。

常用于教学楼、集体宿舍、办公楼、旅馆等。

(2)套间式组合,房间之间联系较为简捷,房间交通部分与使用部分结合一起,用于展览馆、纪念馆、火车站、百货商店等。

(3)大厅式组合,面积较大,使用人数较多,交通路线组织问题比较突出,适用于影剧院、体育馆等(4)单元式组合。

平面集中,紧凑,单元之间相对独立,适用于住宅、幼儿园、疗养院等。

11. 层高和净高的概念?(P117-118)确定房间的高度应考虑哪些因素?(P118-119)层高指房屋一层的高度,是指该层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距离。

净高是该层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层高减去楼板层厚度即为净高。

考虑因素有(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要求。

(2)采光,通风等卫生要求。

(3)结构构造与设备要求。

(4)室内空间比例要求。

12. 确定建筑物的层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房屋本身的使用性质(2)城市总体规划要求(3)建筑防火要求(4)结构类型和材料影响。

13. 采光的基本概念?(1)天然采光。

白天室内利用天然光线照明的方式叫天然采光。

(2)采光设计。

采光设计就是根据室内工作面对采光的要求确定窗的大小、形式和位置,保证室内光线的强均匀度,避免眩光。

以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

(3)照度EN和采光系数C。

工作面上光线的多少一般用照度来衡量。

室内工作面上某点采光系数为C等于室内某点照度EN与同时刻室外全云天水平面上照度EW比值的百分数。

(4)采光等级。

根据房间使用对采光的不同要求,将采光分为5个等级。

(5)均匀度和眩光。

均匀度是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

在视野内出现的亮度过多或亮度对比过大所引起人的视觉不舒适和疲劳感的光称为眩光。

(6)采光方式。

采光方式指采光口在围护结构上的位置。

(7)采光面积确定。

根据房间的使用性质,确定房间的采光等级和采光系数最低值C,根据C值确定窗地面积比,确定窗的面积。

14. 通风的基本概念?通风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即利用空气的流动将室外的空气引入室内,再将室内的空气和热量排除到室外。

这种方式简单经济,但受气候于环境的影响,有时不够稳定。

机械通风是用通风机造成室外空气的对流来通风或降温。

机械通风比较稳定,可以调节,但耗电量大,设备费用也高。

第三章1. 建筑外部空间的定义?影响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因素?(P134-136)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一定功能的外部环境(积极空间),它由建筑和地面两个要素构成影响因素:(1)视距与建筑高度之比。

(2)平面布局。

(3)空间的水平高度。

(4)地面处理。

2. 基地红线的基本概念?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哪些方面?(P136-137)基地红线是在规划部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的工程项目建筑的范围,是基地与相邻的其他基地的分界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