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活动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地震发生的强度、频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世界地震活动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二是欧亚地震带,三是在各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海岭地震带,与海区大破裂带相依附。

地震的深度变化可以从几千米到700余千米,地震的深浅与地质构造也密切相关。

深度达几百千米的深源地震通常都分布在岛孤区。

地震发生的频次与地震的大小密切相关,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就越多。

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8级
我国最早的地震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年,至今共记录有6级自有记载以来,我国8级二十世纪世界上发生8.5级例如,1966~1976年是我国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期,这十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两者之间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

台湾地区强震活动与大陆地区地震活跃期发展进程具有准同步性。

我国地震活动空间不均匀性最明显的特征是强震活动分布相
对集中。

台湾地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

二十世纪台湾发生7级二十世纪我国大陆发生7级
此外,我国地震还有震源浅的特点。

除东北和台湾一带少数中、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40千米以内,尤其是东部地区,震源更浅,一般都在10千米~20千米的深度范围。

通过佰佰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