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

读“道家十四字养生决”在楼观台道观进了大门两侧有两块石碑,在石碑的靠门侧各刻有七个字,这七个字在现在的《字典》里很难找到,在《康熙字典》里也只能找到个别字,据说这十四个字是道教鼻祖——太上老君所造。

这几个字当然都是由繁体字组成,我现在录在这里共赏,不过你得自己拿笔按排列书写才能看到字的原貌,因为计算机字库里没有这些字:“身宝”(左右排列),读“玉”。

意思为:人有精、气、神三宝,至坚如玉。

“身丹”(左右排列),读“炉”。

意思为:人身是一个天然的炼丹炉。

“丙火”(上下组合),读“烧”。

意思为:真丹须经命门真火烧炼,以使心肾相交坎离交合。

“木”傍后面“石土”上下组合,读“炼”。

意思是:须调动肝木,肺金,脾土之精微,以使五行俱全,相生相克,共同烧炼。

“命心”(上下组合),读“延”。

意思为:只有性命双修才能使生命延续,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千万”(左右排列),读“年”。

意思是:只要修炼得法,人的寿命可以千秋万岁。

“自家”(左右排列)后与“水”(上下组合),读“药”。

意思为:自身的精血、津液就是珍贵大药的原料,务须节欲,使之充盈。

“正青”(左右排列),读“正”。

意思为:修炼者要遵循正道,按正确的程序,一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炼五脏,修五志,从平熄肝木之怒气开始。

“人”傍后面“道寸”(上下组合),读“道”。

意思为:应在得道之人的导引下步入修炼的正道。

“人”傍后面“法心”(上下组合),读“行”。

意思为:要虚心学习得道者的体会,修正自己的行为。

“至成”(左右排列),读“修”。

意思为:必须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才算修炼成功。

“三点水”傍后面“天井”(上下组合),读“益”。

意思为:修炼到天水,井水交汇的程度,其延年益寿之功效就会显现出来。

“人”傍后面“在内”(上下组合),读“寿”。

意思为:能否高寿,就在于人体内精、气、神修炼的程度。

“九”字傍后弯勾里一个“真”字,读“丹”。

意思为:只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地修炼,才能炼得真丹。

以上这十四个字组成一副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在我的印象中,道教是讲究修心、修性、修身。

所以到道观中无论你烧不烧香火,只要心正、心诚、心真,就是不烧香火也会得到保佑;反之,你烧再多的香火也白搭。

其于劝人心善为目的。

你说呢?【原创】将道家十四字养生口诀和大家分享——临风堂主在楼观台拍到的道家养生十四字决到终南山下道教圣地楼观台行旅,看到说经台里有一处标注为“太上老君所作的一幅七字楹联,此联由十四个从未见过的冷僻字所组成,俨若天书,着实让许多游人观罢不得其解。

吾故于此专门作注以究。

听道士讲:其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文字如上右联),意思是说像“延年药”这个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的东西,其实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自己就是最好的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

此联的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

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文字如上左联),其意可理解为“道”是方法,亦可作“规律”来理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相对立。

“正道”就是正常的或固有的规律。

“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

这一联的意义,就是说人若按照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去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

此联中的“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

其实,这十四个字都是按照道教经义,依从六书构字中的会意之法而创造出来,具有特定的含义。

联中有此地道长任法融大师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对这幅石刻楹联的释义,读来其联意更加显现,现将部分字注释如下:“身宝”读玉(yu),含珍贵之意。

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

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

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

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

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

意即为人生由於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夭亡。

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身丹”读炉(lu),指冶炼器具。

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

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

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

“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於修养的基本方法。

“丙火”读烧(shao)。

按任道长注释:一、内、火。

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

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木石土”去顽矿,要其精正,“九真”砂“丙火”、“木石土”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自家水”,便得长生不老之术。

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

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

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

四时运行,阴极生阳。

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

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气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火在时令为夏,在四方为正南,在卦为离,在天干为丙丁,在地支为己午,在三光为日,在人身则为心神。

故修炼家在天一生水,真精冲动时,必须立即用心意(火)招摄使其不致泄漏。

道家《丹经》提到:“火逼金行者,实即心火下降,肾水上腾,阴阳交会成为烧炼之意”。

“木石土”读炼(lian)。

意为需调动肝木,肺金、脾土之精微,以使五行俱全,相生相克,共同烧炼。

“命心”读延(yan)。

意为只有性命双修,才能是生命延续,只有心理健康,才能生理健康。

“千万”读年(nian)。

意为只要修炼得法,人的寿命可以千秋万岁。

“自家水”读药(yao)。

意为自身的精血、津液就是珍贵大药的原料,务须节欲,使之充盈。

“正青”读正(zheng)。

意为修炼者要遵循正道,按正确的程序,一生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炼五脏、修五志,从平息肝木之怒气开始。

“人道寸”读道(dao)。

意为应在得道之人的引导下步入修炼的正道。

“人法心”读行(xing),此字由人、法、心、组成。

“人”指人体。

“法”是师法。

“心”指人的心性。

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牵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

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

又《阴符经》云:“心生於物,死於物”。

《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

《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

《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静常清之心。

“至成”读修(xiu)。

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

“至”是达到,“成”是成功,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思和决心。

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

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

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天水井”读益(yi)。

此字由水、天、井组成。

任道长注:“天水井”合意为添,满,是天井中有水。

长满不缺为“天水井”。

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咽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

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

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故《道德经》云:“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吕洞宾《百字碑》中说:“白云潮顶上,甘露洒须弥”。

都是指其理。

“在人内”读寿(shou)。

此字由在、人、内三字组成。

“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

“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成一种结晶物。

故道教《丹经》中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

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

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在人内”字。

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九真”读丹(dan)。

此字由九、真组成。

“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

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

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

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

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

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

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

“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阐释了这十四个字,就会发现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为了养生而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

亦符合道家的养生修炼之道。

即: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之目的。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庚寅年仲夏长安南塬临风堂主人整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