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芙蓉.(rón ɡ) 鼓瑟.(sè) 度阡.(qiān) 樊.(pān)笼 B .子衿.(jīn) 呦呦.(yōu) 遗.(wèi)谁 兰泽.(zé) C .阡陌.(mò) 三匝.(zā) 吹笙.(shēnɡ) 吐哺.(pǔ) D .可掇.(duō) 譬.(bì)如 守拙.(zhuō) 羁.(jī)鸟 【解析】 A .“樊”读fán ,C.“哺”读bǔ,D.“譬”读pì。
【答案】 B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 B .但.为君故(但是) C .桃李罗.堂前(罗列) D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解析】 “但”应解释为“只,只是”。
【答案】 B3.下列词句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 .月明星稀 误落尘网中 鸡鸣桑树巅B .我有嘉宾 长路漫浩浩 池鱼思故渊C .僻如朝露 兰泽多芳草 桃李罗堂前D .契阔谈讠燕 复得反自然 少无适俗韵【解析】 A 项“巅”应为“颠”,C 项“僻”应为“譬”,D 项“反”应为“返”。
【答案】 B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攘诟 D. ⎩⎪⎨⎪⎧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解析】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
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
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
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答案】 D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越陌.度阡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B .何时可掇.掇:停止 C .枉.用相存 枉:枉驾 D .绕树三匝.匝:周、圈 【解析】 掇:拾取,采取。
【答案】 B6.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B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解析】 厌,通“餍”,满足。
【答案】 A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暧暧..(昏暗) B .枉用相存.(问候,怀念) 越陌.度阡.(陌,南北向的田间小路;阡,东西向的小路)C .山不厌.高(满足) 俗韵.(本性,气质) D .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性.本爱丘山(天性、本性) 【解析】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答案】 B8.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蚓无爪牙之利D.狗吠深巷中【解析】C项是定语后置句,“利”修饰前面的“爪牙”。
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答案】 C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名.余曰正则兮B.乌鹊南.飞C.天下归.心D.又非君所详.【解析】例句与A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B.南,名词作状语,向南;C.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D.详,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知。
【答案】 A10.对“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路不拾遗(遗失的东西) B.养虎遗患(留下)C.留待作遗施(遗留) D.小学而大遗(丢弃)【解析】在C项中读“wèi”,意思是“赠送”。
【答案】 C11.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沼泽地)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还顾.望旧乡(回顾,回头看)C.桃李罗.堂前(排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多少)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动作涉及一方)【解析】“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答案】 D12.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B.汝岂得自由..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
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
D项,古义:多少;今义: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答案】 C13.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还顾望旧乡,去路漫浩浩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解析】对偶句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句子。
【答案】 A1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间的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解析】“及时行乐”错误理解了诗句含意,应着眼于诗文整体,该句虽然有对时光易逝的忧思,但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因此激起他招揽人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答案】 A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由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曹操是汉魏时杰出的诗人,其代表作有《蒿里行》《短歌行》《观沧海》等。
C.陶渊明是晋末的伟大诗人,其诗作以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因此,历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其诗“恬淡自然,蕴藉深厚”。
D.《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的作品,多表现离别相思之情、失意飘零之感以及人生短促的悲叹和世事不公的怨嗟,带有较浓厚的感伤色彩。
【解析】《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五言诗的开始”的说法不正确。
五言诗开端于西汉形成的五言民间歌谣,到了东汉,五言诗的正式体裁已经形成,直到出现《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才算有了突破,是成熟的诗作。
【答案】 A2019-2020年高二语文诗经三首最后冲刺复习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1课前预习无师自通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匪我愆.期()将.子无怒()无与士耽.()自我徂.尔()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也罔.极()言笑晏晏.()答案:qiān,拖延qiānɡ,愿、请dān,沉溺cú,往jiān,溅湿、浸湿shuǎnɡ,差错wǎnɡ,无yàn,欢乐的样子2.请分别写出句中的通假字。
犹可说也隰则有泮爱而不见说怿女美于嗟鸠兮自牧归荑答案:“说”通“脱”“泮”通“畔”“见”通“现”“说”通“悦”“于”通“吁”“归”通“馈”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至于..顿丘(2)泣涕.涟涟(3)以我贿.迁(4)体.无咎言答案:(1)古义:到了。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件事。
(2)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3)古义:财物。
今义:用财物买通别人。
(4)古义:卜筮的卦象。
今义:身体。
4.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几百年间的社会生活,共_______篇。
从采诗和作品的性质上看,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从艺术手法上看,它突出的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人们把以上六者合称为《诗经》的___________。
《诗经》大多数是___________言诗。
(2)《诗经》中的作品,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尤其是多方面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作品《氓》反映的是___________,《无衣》反映的是___________,《静女》反映的是___________。
它们的写实精神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___________优秀传统。
答案:(1)305 “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四(2)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情形现实主义课堂巩固一点即通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qiān)将.子无怒(jiānɡ)氓之蚩.蚩(chī)尔卜尔筮.(shì)B.体无咎.言(jiù)淇水汤.汤(shānɡ)咥.其笑矣(xì)隰.则有泮(xí)C.无食桑葚.(shèn)静女其姝.(zhū)与子偕.作(xié)与子同泽.(zé)D.自我徂.尔(cú)静女其娈.(lán)彤管有炜.(wěi)自牧归荑.(tí)答案:B解析:A.“将”应读“qiānɡ”;C.“姝”应读“shū”;D.“娈”应读“l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泣涕涟涟载笑载言送子涉淇靡室劳矣B.无与士眈其黄而陨渐车帷裳躬自悼矣C.与子同袍俟我城隅搔首踟蹰洵美且异D.匪夷所思总角之宴说怿之首美人之贻答案:B解析:B.“眈”应为“耽”。
3.下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刻画出一个热忱多情、温柔可爱、为爱陶醉的少女形象。
B.“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哀怨、痛苦、失落、无奈和消沉表现得淋漓尽致。
C.《静女》描述了一对男女约会的场面,写得很有波澜。
[来源:]D.朗读要读出节奏,同时还要读出语气语调。
比如:岂曰/无衣?(反问语气)与子/同袍。
(肯定语气)(稍停)王于兴师,(快连)修我/戈矛,(稍停)与子/同仇!(感叹语气)答案:B解析:悔恨多于哀伤,决不留恋,表现了女主人公清醒刚烈的性格。
4.下列关于“兴”这一表现手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以桑叶的柔嫩兴自己年轻时的美貌。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以桑落兴自己容颜衰老。
C.兴的手法,表达强烈、鲜明、直白。
D.兴的手法可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答案:C解析:曲折委婉,不突兀。
5.按要求写出相关诗句。
(1)《卫风·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勤劳、勇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克服困难、团结互助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战士爱国情感和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邶风·静女》中表现姑娘与小伙子约会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