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话
有 兴 趣 的 同 学 可 以 试 着 说 说 看 !! !! !! !!
阿爸——父亲 阿爸——父亲 姆妈——母亲 姆妈——母亲 爹爹——祖父 爹爹——祖父 奶奶——祖母 奶奶——祖母 阿哥——兄 阿哥——兄 阿弟——弟 阿弟——弟 阿姐——姐 阿姐——姐 阿妹——妹 阿妹——妹 伯伯——伯父 伯伯——伯父 大姆妈——伯母 大姆妈——伯母 小伯伯——叔父 小伯伯——叔父 婶娘——叔母 婶娘——叔母 娘舅——舅父 娘舅——舅父 舅姆——舅母 舅姆——舅母 老公——丈夫 老公——丈夫 老婆——妻子 老婆 妻子
丈人——岳父 丈人——岳父 丈姆娘——岳母 丈姆娘——岳母 男人家——男人 男人家——男人 女人家——女人 女人家——女人 小伢儿—— ——小孩子 小伢儿——小孩子 男伢儿——男孩子 男伢儿——男孩子 女伢儿——女孩子 女伢儿——女孩子 郎中——多指中医 郎中——多指中医 师 烧饭师父、厨房师 烧饭师父、 ——厨师 厨师、 父——厨师、厨子 贼骨头——贼 贼骨头——贼 跷拐儿——瘸子 跷拐儿——瘸子
语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 无济于事 语西湖里放酱油 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 吃得麦稀饭游西湖 穷开心 一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一根鸡毛当令箭 小题大做 一脚跨过钱塘江——说大话 一脚跨过钱塘江 说大话 城隍山上看火烧——幸灾乐祸 城隍山上看火烧 幸灾乐祸 西湖是没有盖儿的——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是没有盖儿的 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西湖边搭草棚 煞风景 做梦游西湖——想得美 做梦游西湖 想得美 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 西湖里挖月亮 枉费心机 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 白娘子遇许仙 两相情愿 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 白娘子哭断桥 怀念旧情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黄牛钻狗洞——大小不符 黄牛钻狗洞 大小不符 狲头上放鸭蛋——滑而又滑 狲头上放鸭蛋 滑而又滑 痱子当作发背医——小题大作 痱子当作发背医 小题大作 屁股里吃人参——后(候)补 屁股里吃人参 后 烧香望和尚——一带两便 烧香望和尚 一带两便 王府里招亲——大来大去 王府里招亲 大来大去 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鲜 叫化子吃死蟹 只只鲜 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 姜太公的坐骑 四不像 蜻蜓咬尾巴——白吃自 蜻蜓咬尾巴 白吃自
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大致东至余杭下沙, 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 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 司之间。在这个范围之内,约有一百万人说杭 州话。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 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历来受外来方言的影响:杭州方言属吴语区
太湖片方言。由于杭州话历来受外来方言的影响, 太湖片方言。由于杭州话历来受外来方言的影响, 与同片诸方言相比较,显得有许多特点。 与同片诸方言相比较,显得有许多特点。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据李心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从建炎元年(1127 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从建炎元年(1127 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 )30年间 (1156年 年间, 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间,进入杭州 的北方居民已超过当地人口。 的北方居民已超过当地人口。当时南渡士民带来 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 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 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 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 了很大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了很大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弄堂——胡同 胡同 豁闪——闪电 弄堂 豁闪 闪电 窗门——窗户 落雨——下雨 窗门 窗户 落雨 下雨 茅坑——厕所 落雪——下雪 茅坑 厕所 落雪 下雪 天井——院子 雪烊得来——雪化了 天井 院子 雪烊得来 雪化了 扶梯——楼梯 赤膊——光膀子 扶梯 楼梯 赤膊 光膀子 抽斗——抽屉 菜蔬——指下饭的菜 抽斗 抽屉 菜蔬 指下饭的菜 吃酒——喝酒 吃酒 喝酒 戏文——戏剧 菜馒头——菜包子 戏文 戏剧 菜馒头 菜包子 吃烟——抽烟 吃烟 抽烟 造话——假话 肉馒头——肉包子 造话 假话 肉馒头 肉包子 吃茶——喝茶 吃茶 喝茶 高头——上头 烧酒——白酒 高头 上头 烧酒 白酒 洗浴、汏浴——洗澡 洗浴、汏浴 洗澡 下底——下头 老酒——黄酒 下底 下头 老酒 黄酒 倒霉——丢脸 倒霉 丢脸 好看——美 温暾水——温水 好看 美 温暾水 温水 寻事儿——找岔 寻事儿 找岔 难看——丑 六谷——玉米粒 难看——丑 六谷——玉米粒 闹架儿——吵架 闹架儿 吵架 不乖——顽皮 黄豆——大豆 不乖 顽皮 黄豆 大豆 拎起来——提起来 拎起来 提起来 吃力——累 番茄——西红柿 吃力 累 番茄 西红柿 困觉——睡觉 困觉 睡觉 发靥——可笑、好笑、有趣 洋番薯 可笑、 洋番薯——马铃薯、土豆 马铃薯、 发靥 可笑 好笑、 马铃薯 歇力——休息 歇力 休息 难为情——害臊 沙核桃儿——山核桃 难为情 害臊 沙核桃儿 山核桃 耍子——玩儿 耍子 玩儿 滥滥湿——很湿 骚骨栋儿——公鸡 滥滥湿 很湿 骚骨栋儿 公鸡 晓得——知道 晓得 知道 冰冰瀴 婆鸡——母鸡 冰冰瀴 ——很凉 很凉 婆鸡 母鸡 有数——懂了 有数 懂了 墨墨黑——漆黑 麻巧儿——麻雀 墨墨黑 漆黑 麻巧儿 麻雀 记牢——记住 记牢 记住 慢慢叫——慢慢地 曲蟮——蚯蚓 慢慢叫 慢慢地 曲蟮 蚯蚓 粘牢——粘住 粘牢 粘住 好好叫——好好地 胡蜂——马蜂 好好叫 好好地 胡蜂 马蜂 特为——故意 特为 故意
荷叶包刺菱——里戳出 里戳出 荷叶包刺菱 半空里的灰尘——无着落 半空里的灰尘 无着落 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混葱( 大蒜叶儿打气 混葱 外婆的鞋样儿——老花头 外婆的鞋样儿 老花头 床底下放鹞儿——一世不得高 床底下放鹞儿 一世不得高 拷儿鲞都是头——主意多 拷儿鲞都是头 主意多 寿星老儿吃砒霜——活得不耐烦 寿星老儿吃砒霜 活得不耐烦 老虎打雄——一回头 老虎打雄 一回头 屁股画眉毛——大脸孔 屁股画眉毛 大脸孔 吊死鬼搽粉——死要面子 吊死鬼搽粉 死要面子 老太婆坐花轿——浑沌沌 老太婆坐花轿 浑沌沌 石板上甩乌龟——硬碰硬 石板上甩乌龟 硬碰硬 和尚拜丈母——没遇着过 和尚拜丈母 没遇着过 火筒里煨鳗——直死 火筒里煨鳗 直死 牛皮兜儿——点水不漏 牛皮兜儿 点水不漏 豆芽菜切丝儿——细做 豆芽菜切丝儿 细做 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四金刚腾云 悬空八只脚 四金刚买帽儿——大头寸 四金刚买帽儿 大头寸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 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 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但受 官话的影响很大,其人称代 词、名词等中的官话成分相 当大,成为吴语中的“异 类”。杭州话主要分布在杭 州市区和杭州近郊,不包括 杭州远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萧 山、余杭两区。保守估计, 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 在120万~150万之间。
旗下营被迫解散, 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 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 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 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 杭州话受到影响。 杭州话受到影响。 再次, 再次,对杭州话影响较多的是以绍兴话 包括萧山话)为代表的吴方言, (包括萧山话)为代表的吴方言,无怪乎杭州 话学界认为杭州方言是“ 话学界认为杭州方言是“具有吴方言外衣的南 方官话” 方官话”。实际上由于长期以来人口流动和经 济交流杭州方言受到周边吴方言地区的影响也 不足为奇。 绍兴有句谚语: 不足为奇。 绍兴有句谚语:“经济人断勿得杭 州路” 州路”,是说绍兴人来杭贩卖物品或经商定居 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谚语: 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谚语:“杭州萝卜绍兴 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地区。 种”,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地区。 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杭州话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不过,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杭州话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 杭州话变化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向普通话靠拢,二是向周边 吴语靠拢。向周边吴语靠拢是杭州城区扩大、外来人口增多 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变化使得杭州话与周边吴语越来越接近。 历代北人入浙尤其是宋室南迁,对浙江其他地区尤其是 沿钱塘江及其上游地区的方言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今天, 在这些地区存在着一种文读系统,各地的文读系统具有很大 程度的共性。当地人把这种文读系统称为“浙江官话”,实 际上具有地区共同语的性质。从语言特征上可以看出,所谓 的“浙江官话”应该是
跳进西湖洗不清。(譬喻人受冤枉) 苏州头,绍兴脚,杭州姑娘好穿、粉丝) 年三十的火,年初一的穿。 元旦书红,万事亨通。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打得船来,过了端午。(譬喻丢失时机) 端午不吃粽,到老无人送。 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 年廿九,家家有;到除夕,家家急。(谓旧时除夕逼债) 春雾开百花双峰青,明日晴。(双峰指南高峰、北高峰) 九九落雪,西湖开裂。百年难遇岁朝春。(岁朝春指春节适逢立春) 踏雪迎春,大熟年成。(立春下雪年成好) 瘦人瘦马难过二月八。(谓二月初八,天气寒冷) 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邋遢指下雨)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