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知识概述】一、等值线的主要类型中学地理中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高度线等。
其中又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
主干知识脉络等高线图(等深线) 地形图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海拔高度基本地形的判断:山顶、盆地、陡崖、山谷、山脊、鞍部综合判读及应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阴阳坡、迎背风坡降水:迎、背风坡(雪线);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流向、流速、水能、航运水系特征、河流的侵蚀与堆积地形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垂直地带性的分异坡向差异:迎、背风坡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垂直分异水库大坝选址、水电、航运、交通选线、城市选址剖面图的绘制与判断应用绘制的一般方法判读问题等温线图等温线的走向与纬线平行(一致)――>太阳辐射递变律与海岸线平行――>海水对气温起调节作用,经度地带性与等高线走向一致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等温线向高纬突出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向低纬突出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暖流经过地势低夏季大陆冬季海洋寒流经过地势高冬季大陆夏季海洋暖锋经过冷锋经过等温线的疏密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疏:气温差异小(我国夏季)密:气温差异大(我国冬季)各种等值线的基本原理相似,了解其中一项,其它可以类推。
如下表:(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在图上可以显示为重合状态。
(4)一般情况下,等值线两侧一边高于等值线的数值,另一边低于等值线的数值。
【要点诠释】一、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1、观察等值线的稀密等压线图气压场的类型高、低气压中心 高压脊和低压槽 脊线和槽线 鞍部风向和风力风向: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磨擦力的合成 风力: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和等压距的大小 锋面气旋低压中心――>气旋――>低压槽 ――>气流交汇――>主、被动风 ――>冷暖锋气旋左侧为冷锋气旋右侧为暖锋等值线密,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等值线稀,说明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如等高线分布密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大;等高线稀的地区,表示地面坡度小。
等温线分布密的地区,说明在一个地区温度差别大,进一步推断这个地区风力大。
等压线分布稀的地区,说明水平气压差异小,这个地区风力小。
2、分析极大值和极小值等高线极大值地区表示地势最高处,极小值地区表示地势最低处。
等压线极大值表示气压最高,极小值表示气压最低……观察等值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主要为了分析其原因。
3、掌握重要的等值线重要的等值线一般是地理分界线。
在读等值线分布图中,一定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等值线。
如我国等降水量图上的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4、注意等值线的数值间距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指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差值。
在一般情况下,等值线的数值间距是相同的,但有的等值线图出现了两种数值间距,这应特别注意。
另外,可以利用插值法增补两条等值线之间的数值。
二、等高线图的判读1、判断地形(1)判断具体地形: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及形态来判断各种地形。
如山顶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和陡崖。
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弯曲大,但山脊等高线是向数值低处弯曲,而山谷等高线相反。
鞍部一般是在两山脊和两山谷相对处,陡崖是等高线相交处。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示坡线指向低处—表示山脊,示坡线指向高处—表示山谷。
(2)判断五形类型:这是指判断全图所示地形属于山地、盆地、丘陵、高原、平原五形中的哪一类。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丘陵:海拔200米以上,小于500米,等高线弯曲,但比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但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弯曲。
高原:海拔高度大(>1000米),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部明显稀疏。
盆地: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高。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低。
问题1: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2.判断地形坡度的陡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小),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大)。
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如果等高距、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题2:比较下图中四点所在地坡度的大小。
3.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H1-H2。
进一步还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这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H。
问题3:读右图, O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H<41B、49<H<50C、59<H<60D、60<H<614.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等高线图上的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围是:(n-1)d≤H<(n+1)d。
举例见“问题4(3)”5.判断水系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河谷等高线密集,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流域降水量(流区域的融冰或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问题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1)图示地区河流干流流向如何?(2)图示地区降水情况如何?判断理由是什么?(3)如果A处陡崖底部气温为15℃,其顶部气温可能是多少?(只考虑海拔因素的影响)A、13℃B、16.8℃C、14℃D、N 14.5℃(4)铁路分布特点是什么?6.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点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等因素。
(1)比较降水量多少首先要看该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大致是哪一地区,盛行什么风,该类风是否富含暖湿水汽;再结合等高线找出迎风坡或背风坡。
然后根据迎风坡多地形雨,背风坡降水较少来判断降水状况。
(2)比较获取热量或蒸发量的大小先根据当地的南北半球位置,结合等高线确定是阳坡还是阴坡,进而得出阳坡太阳高度角较大,单位面积获取热量较多,蒸发量大,比较干燥;阴坡获取热量较少,蒸发量小,比较湿润的结论。
问题5:下列是华北某地地形图,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计算气温在等高线图上,根据某地点的气温,计算另一地点理论上的气温。
只要掌握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就可算出。
7.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①确定水库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问题6】:下图中,计划建一座较大型的水库,坝址宜选在什么地方?②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③确定公路、铁路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如“问题4(4)”④确定引水线路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 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问题7】:读右图:(1)要在海边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 处还是B 处?为什么? (2)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应怎样确定? ⑤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
例⑥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问题8】:左图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解答下列问题。
(1)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
(2)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 处、 处和________处(填写图中字母)。
8、地形剖面图画剖面图的步骤如下: (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原图一致,(也可放大为原来的2倍、3倍)而垂直比例尺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画出剖面方向线AB ,按AB 的长度绘一条水平线作为剖面基线(若剖面图与地形图水平比例尺相同,则上、下两图中的AB 线长度相等),并确定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基线高程一般略低于图上最低高程。
(3)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如图:等高距为10米,垂直比例尺为1:5000,则平行线间隔为2毫米,并在平行线一边注明其所代表的高程,如200米,……(4)在地形图上沿剖面线AB 量出A-1,1-2,……各段距离,并把它们标注在剖面基线AB 上,得1,2,……各点。
通过这些点作基线的垂线,垂线的端点按各点的高程决定。
如地形图上1点的高程为250米,则剖面图上过1点的垂线端点在代表250米的平行线上。
(5)将各垂线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得到表示实地剖面方向的剖面图。
三、等温线图的判读1、等温线分布的一般规律及成因①在南北半球上,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③等温线在陆地或海洋上会弯曲。
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④世界最高气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
【问题9】:读世界平均气温图,思考回答:ABCDE FG000010020010000-100-200-300-400-50030020000-100H(1)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A 处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布处,说明气温高形成的原因。
(3)B 处气温比同纬度偏低,说明其形成原因。
(4)C 、D 两处等温线弯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原因是什么? (5)E 处等温线密集,形成原因是什么?(6)G 处气温明显低于F ,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等温线变化 示意图 解说影响因素等温线平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太阳辐射(或纬度)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气温由沿海向陆递变海洋影响程度不同夏季:陆向高纬凸冬季:陆向低纬凸A 、B 、C 同纬度,B 处陆夏温B 地>A 、C , 冬温B 地<A 、C 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有差异)与等高线平行(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等温线延伸到高地急转弯曲地形(山地垂直高度)暖流:向高纬凸寒流:向低纬凸暖流增温寒流降温洋流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季温暖中心夏季不易散热,下沉气流增温,冬季山岭屏障地形闭塞,四周山岭屏障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气温垂直递减,升高1,000米,降温6℃地势高锯齿状分布(南美洲7月份气温图) 河谷、平原与高原、山地交错相间分布,气温高低不同地势高低起伏大3.等温线图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规律如下:【问题10】:右图分别表示哪个半球?(2)判断温差规律如下:等温线密集→温差大001802002204020甲乙等温线稀疏→温差小(3)判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 ①判断洋流流向的规律: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凸出)的方向一致 ②判断洋流性质的规律:等温线向低值(较高纬度)凸出→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值(较低纬度)凸出→寒流经过【问题11】:读右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时间(月份)是什么?(2)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原因是什么? (3) 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 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判断海陆分布 规律如下:规律一:7月 等温线向北凸→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海洋1月 等温线向北凸→海洋 等温线向南凸→大陆规律二:采用“高高低低”的原理 同纬度地区的大陆和海洋:若气温高,则等温线向较高纬度地区凸 若气温低,则等温线向较低纬度地区凸 【问题12】:右上图中,虚线为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