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知识 1.2世界主要的区域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知识 1.2世界主要的区域


(6)主要河流: 上图中河流a湄公河、b湄南河、c萨尔温江、d伊洛瓦底江。 (7)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印度尼西亚的人 口主要集中分布在爪哇岛。
2.中东
2.中东
(1)重要的地理位置:三洲五海之地。图中a为波斯湾,b 为地中海。
(2)气候类型:图中c处为热带沙漠气候,d处为地中海气候, e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 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 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 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 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 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 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 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现代工业落后,出 口农矿产品;南非 工业较发达
交通
人口 与城市
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土 耳其海峡为交通 要道
多白色人种;多 信仰伊斯兰教; 圣城耶路撒冷
英吉利海峡;内 河运输发达
好望角航线;交通 线路多从内地向港 口延伸
白色人种,多信 仰基督教;城市 沿工业带分布
黑色人种;城市化 水平低
4.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北极和南极地区虽然都是极地,但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现 对比分析如下:
思维导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 世界主要分区地理特征的对比分析
归纳总结 区域地理特征包括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影响
下的社会经济特征,下面就世界部分区域的主要特征作以对 比分析:
1.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
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
3.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特征比较 (1)自然环境差异:
农产品分布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椰子出口国 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4)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5)地形: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交界处
印度洋板块
地壳 运动 活跃
多火 山、 地震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水能资源丰富
3.亚洲的人文环境特征 (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其中 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2)多样的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各自的 文化,如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夏文化、印度河 流域——印度河流域文化、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 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 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 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3)河流:图中f为尼罗河,g为幼发拉底河。 (4)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3.欧洲西部
(1)地形区:图中a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为西欧平原。 (2)气候类型:图中c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处为地中海气 候,e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f处为寒带苔原气候。 (3)经济: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发达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 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 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
地区 特点
中东
欧洲西部
农业
畜牧业和灌溉农 乳畜业发达,产值 业发达,地中海 超过种植业;地中 沿岸为花卉、蔬 海沿岸为花卉、蔬 菜、水果产区 菜、水果主产区
工业
工业发达,从斯堪
石油开采和冶炼 的纳维亚半岛南部
业发达,工业基 至意大利,从英国
础薄弱
向东到波兰,形成
“十”字形工业带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单一商品经济;热 带种植园农业;粮 食供应不足
中东
欧洲西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区域定位
地形 气候
高原为主,平原 以平原为主,山地分 面积狭小,沙漠 布于北部和南部,深 广布。伊朗高原、 受冰川作用影响。西 阿拉伯高原、撒 欧平原、波德平原、 哈拉沙漠、美索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不达米亚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
炎热干燥、温带 大陆性气候,热 带沙漠气候为主, 地中海沿岸为地 中海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 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考查河流含沙量差异的原因。从材料 中看出,影响河流泥沙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沉积 等,而河流侵蚀、沉积的变化主要与地形有关。从图中看出, 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因而流 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增加了河流泥沙含量。鄂毕河主 要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平坦,因而河水流速慢,泥沙 容易沉积,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小。
地形:以高原为主,冰雪覆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有“冰雪高原”之称。
气候:酷寒、烈风、干燥。 ③科学考察。 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G是长城站,H是中山 站,I是昆仑站。
(2)北极地区。
①图中A是白令海峡,B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是波罗的 海,D是大西洋。
②国家:①俄罗斯,②美国,③加拿大。 ③E处建有我国的黄河科考站。 ④特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丰 富。
流国。幼发拉 沛,水位季节变化
底河、底格里 小,航运价值大。
斯河、尼罗河、莱茵河、多瑙河、
死海
泰晤士河
刚果河水量丰富,赞比 西河、尼日尔河水量少, 季节变化大;维多利亚 湖、坦噶尼喀湖
资源 石油
北海石油、德国煤 (南非)黄金、(尼日利亚) 炭、英国煤、铁等 石油、(赞比亚)铜等
(2)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主要地形区:图中a处为东非高原,b处为刚果盆地。 (2)主要河流:图中c为尼罗河,d为尼日尔河,e为赞比西 河。
(3)气候类型:f处为热带草原气候,g处为热带沙漠气候, h处为地中海气候。
5.极地地区 (1)南极地区。
①海陆位置 大洲:图中的A是南美洲,B是非洲,C是大洋洲。 大洋:图中的D是大西洋,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 ②自然环境
3.试题难度中等,以综合题为主
➢ 主干知识·梳理 基础梳理
一、亚洲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德 干高原,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 距离最长的大洲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第(2)题,考查鱼类资源的分布。从材料中看出,鱼类资源 的分布受水温和浮游生物量制约。从水温看,鄂毕河河口纬 度高,水温低,一方面鱼类生长缓慢,另一方面结冰期较长, 鱼类不易存活。从浮游生物量看,一方面,鄂毕河流经西西 伯利亚平原,流经地区多沼泽,营养物质多被沼泽植物吸收, 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另一方面, 北冰洋水温低,营养物质和饵料也较为贫乏。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
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 广,东部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地中海沿岸 为地中海气候。深受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高原为主,“高 原大陆”。东非 高原、埃塞俄比 亚高原、南非高 原、东非裂谷带、 刚果盆地
有“热带大陆” 之称。热带草原 面积广阔,气候 类型大致呈南北 对称分布
水文
河流少,多无 河网密布、水量充
以苔原气候为主,冬季漫 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 爽,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自然带 冰原带
苔原带和冰原带
矿产资源 煤、铁、锰
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生物资源
动物主要有企鹅、鲸、磷虾 等
植物有苔藓、地衣等,动 物主要有北极熊、驯鹿等
高考调研
新课标·地理·高三总复习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 原因。
高考调研
新课标·地理·高三总复习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 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