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石化循环水线带压开孔 施 工 方 案
编 制:叶华民 审 核: 审 定: 批 准: 建设单位会签:
施工单位:镇 海 炼 化 检 修 安 装 公 司 建设单位:
日 期: 2007年7月3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青岛石化循环水线带压开孔 2.设计单位: 3.项目立项编号: 4.施工单位:镇海炼化检安公司检二车间 二.施工执行标准及验收规范 1.新增管道施工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进行施工及验收。 三.施工组织 项目负责人:项贵荣 施工负责人:叶华民 安全负责人:刘海勇 施工班组:检安检二(一)班 四.工作量统计 青岛石化需在运行状态下的循环水管线上带压开孔2个。本次开孔主管内介质为循环水、操作压力为0.8Mpa 、常温,主管直径为DN700,甩头直径为DN400,实际通径为Φ370,材质为20#。二个DN400开孔专用管件与主管线的焊接及开孔设备就位时的吊装均由青岛石化检安公司承担,二个补强板由镇海炼化检安公司制作。以下为开孔专用管件与主管安装示意图:
开孔专用管件补强板(宽180)循环水线
配接新管 五.主要施工设备及机具 1、镇海炼化检安公司: 开孔机 1套 下堵器 1套 DN400专用管件 2套 补强板(Φ430×Φ790×8) 2块 2、青岛石化检安公司需提供帮助: 开孔机进入施工现场的运输工具。 氮气瓶(查漏用,压力10MPa以上) 1瓶 电源控制柜(380V 30KW) 1台 现场焊缝着色处理 电焊机 1台 电源控制柜(380V 30KW) 1台 焊工及起重工 若干名 吊机 一台 加班时照明灯具 各种施工作业票证办理 施工现场作业平台搭设(视需要) 现场施工需要的工装件的加工配合(视需要) 施工及安全等设施及配合人员 六. 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质量标准
1、 工工艺程序
开孔管件焊接1#管线
2#管线开孔管件焊接补强板焊接补强板焊接角焊缝着色角焊缝着色新线配管
新线配管1#管线开孔2#管线开孔交工验收 2、施工前准备: (1)管道组成件及支承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其材质、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所使用阀门均按规范进行壳体压力试验和密封试验,试验合格的阀门,要及时挂牌标记,并填写阀门试验记录。 (3)各种法兰密封面在安装前应保证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或伤 痕。 (4)管道组对焊接时,管子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剌、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铁屑等;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5)对开孔、封堵设备各密封点、传动及进给机构、连箱与阀门连接型号、开孔刀具等进行检查确认,确保设备完好。 2、 开孔步骤与技术要求: (1) 现场开出动火票。 (2) 确认开孔主管线正压并保持满管运行。 (3) 1#主管线与2#主管线开孔专用短节及补强板焊接。 (4) 专用短节与新线连通。 (5) 确认闸板全开和全闭的伐杆位置,1#线安装闸伐和主机,保证法兰中心线 与管轴线在同一平面内,(允许误差在1mm以内),安装完毕后用摇柄进行手动行 程测量,以确认刀具在空腔内伸缩自如。 (6) 连接液压站与主机的液压胶管和回油管,检查油位及手动、机动进给手柄 位置,接通液压电源,确定主机为顺时针旋转方向,调整并锁定主机转速为20~ 30r/min之间。 (7) 把进给手柄调到手动位置,用手动方法把中心钻推至与主管表面相接触, 计算进刀尺寸、记录主机起始尺寸并把记数器回零。 (8) 再次检查确认后,经开孔现场负责人员同意,把手柄打到自动位置,启 动开孔机进行切割。 (9) 此次开孔,从套料刀接触主管表面到开孔完毕,严格控制主机行程范围, 并以油压表指针变化辅助判断开孔进度情况。 (10) 切割完毕,把进给手柄打到手动位置,根据开孔行程记录,确认刀具提 升到位后拆下开孔机。 (11) 确认堵塞下堵位置、测量好下堵行程距离并记录数据,安装下堵器。 (12)下落堵塞确认到位后内卡限位。拆除闸板阀,加盖盲板。 (14)重复(5)至(12)步骤进行2#主管线开孔。 五.质量管理措施 1、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施工。 2、施工前进行交底,并做好记录。施工中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严禁无合格证焊工进行焊接工作。把好焊接质量关,严格按焊接工艺表进行焊接,按规范进行质量检查。 4、如发现不按规范要求施工或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时指出,并要求其改正。 5、按工业管道施工技术规范填写各项施工记录。 六.《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见附表 JA-T6.36.0015.2007 镇 海 炼 化 检 修 安 装 公 司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使用单位:检二车间
编制: 叶华民 审核: 项目HSE监督员: 编制日期: 序号 作业名称 可能触发的事件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损失 发生危害的可能性(L) 发生危害的严重性(S) 风险度 (R) 对危害的控制方法 剩余危害
1 票证 管理
无票作业、作业票不合格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要持票作业,加强巡检
看火人不在、看火人无上岗证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加强现场巡检
动火地点、动火时间与火票上不符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加强现场巡检
火票上有关措施不落实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三不动火”原则,加强现场巡检
2 动 火 作
业
现场管理
监护人不在现场,现场无消防器材 发生火灾事故 1 2 2 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能动火,现场
无消防器材不能动火
5米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动火作业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巡检
动火结束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巡检
动火结束没有对现场确认消除火种 引起火灾 1 2 2 严格执行《用火管理制度》,加强现场巡检
焊把线接头未用绝缘带绑扎 移动时碰撞管线打火 1 2 2
施工前对焊把线接头进行检查,
裸露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带进行绑扎。 JA-T6.36.0015.2007 镇 海 炼 化 检 修 安 装 公 司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使用单位:检二车间 序号 作业名称 可能触发的事件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损失 发生危害的可能性(L) 发生危害的严重性(S) 风险度 (R) 对危害的控制方法 剩余危害
动火作业 人的因素 焊接电流调的电流过大 焊穿管壁 1 2 2 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打底焊接电流控制在60~80(A),盖面焊接电流控制在80~120(A)
焊接速度过快 焊穿管壁 1 2 2 控制焊速度,实行间断焊接。
3 开 孔 作 业
开孔设备各密封点发生泄漏 污染环境 1 2 2 开孔作业前对开孔设备进行检
查,确保各密封点完好。
安装时配合不默契 人员受伤 2 1 2 安装时要相互提醒,,加强整体作业意识。
堵塞下落距离错误 介质泄漏 1 2 2 堵塞下落前必须准确计算出下落距离。
堵塞与法兰间隙大 介质泄漏 1 2 2 安装前要确认堵塞与法兰的密封性
拆除开孔设备时连箱内介质逸出 污染环境 1 2 2
油类介质排放时必须有容器盛接,并倒入指定地点;阀门安装前必须检查是否经过试验并且已经合格;拆除开孔设备后阀门出口端装上盲板。
刀具松动 卡刀 1 2 2 按装开孔机前对刀头连接件进行检查确认。
编制:叶华民 审核: 项目HSE监督员: 编制日期: JA-T6.36.0015.2007 镇 海 炼 化 检 修 安 装 公 司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使用单位:检二车间 序号 项目名称 可能触发的事件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损失 发生危害的可能性(L) 发生危害的严重性(S) 风险度 (R) 对危害的控制方法 剩余危害
3 开 孔 作 业
未控制进刀行程 对穿主管 1 2 2 开孔作业全过程,操作业人员必须集中注意力,进刀行程控制在50-60mm。
编制:叶华民 审核: 项目HSE监督员: 编制日期: JA-T6.36.0015.2007 镇 海 炼 化 检 修 安 装 公 司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使用单位:检二车间 序号 项目名称 可能触发的事件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损失 发生危害的可能性(L) 发生危害的严重性(S) 风险度 (R) 对危害的控制方法 剩余危害
4 吊 装 作 业
施工 现场管理
占道未设警示牌和隔离墩 行人致伤、车辆堵塞 1 2 2 必须设置警示牌、堆物旁设隔离墩
占道夜间未挂警示灯 行人致伤、车辆堵塞 1 2 2 必须设置警示灯
乱停车辆、乱放材料 行人致伤、车辆堵塞 1 2 2 堆物不能超出道路的三分之一、道路作业不能停车辆
占道作业时吊车司机离开吊机 影响消防车执行任务 1 2 2 司机必须坚守岗位
消防道未办消防通道堵路票 影响消防车执行任务 1 2 2 必须办理消防通道堵塞票 消防车执行消防任务时没有及时让道 影响消防车执行任务 1 2 2 必须及时避让
吊装时重物脱落 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1 2 2 做钢丝绳及钓钩的强度分析,加强班前教育
工机具摆放不规范; 绊倒伤人,引起人身伤害事故 1 2 2 工机具必须按指定地点摆放,并整齐划一。
吊车打腿或垫钢板及枕木; 损坏地面、严重时导致吊车倾覆,造成大事故 1 2 2 吊车打腿必须垫枕木,路况不好时,枕木下面必须铺钢板。
吊车打腿压坏电缆或地下管线、吊装时碰到照明或管线 造成系统停电及停工事故 1 2 2 吊车打腿必须避开电缆或地下管线,必要时应设置保护措施。 编制:叶华民 审核: 项目HSE监督员: 编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