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九章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十九章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4.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爱国“文绅”的勤王运
动。
5.菲律宾的民族解放运动。何塞· 黎萨尔与菲律宾 民族意识的唤起。波尼法秀与“卡蒂普南”的建立。 美西战争与菲律宾独立战争失败。
6.土耳其的改革运动。“花厅御诏”的颁布。奥 斯曼青年党人与改革立宪运动。
《英埃共管苏丹协定》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英国侵略军在镇压马赫迪起义后,1899年1月, 点 英国与埃及在开罗签订《英埃共管苏丹协定》。协 难 定规定:苏丹由英埃共管,称“英埃苏丹”,其最 点 高军事民政统治权由埃及赫迪夫(土耳其语hidiv的 音译,意为国君或统治者。1867—1914年埃及统治 者称赫迪夫,1914年起改称素丹)根据英国政府推 基 本 荐任命的总督统管。对于苏丹,名为英埃“共管”, 内 实为英国独占殖民地。至1924年,英国废除该协定, 容 苏丹归英国直接统治。1936年签订《英埃同盟条 约》,又恢复《英埃共管苏丹》,1951年10月,埃 及宣布废除该协定。
二、非洲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埃及祖国党领导的抗英斗争。
马赫迪起义。 马格里布国家的反侵略斗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反侵略斗争。 19世纪末非洲民族解放斗争的特点。
基 本 内 容
三、拉丁美洲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 点
马赫迪起义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19世纪苏丹民族英雄穆罕默德· 艾哈迈德· 马赫迪 (1844—1885)领导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和英 国殖民主义侵略的起义(1881—1885)。马赫迪出 身于栋古拉的船工家庭。早年受正统伊斯兰教育。 曾在白尼罗河阿巴岛和科尔多凡等地传教。1881年 6月自称马赫迪(救世主),声称受命于阿拉 (神)。8月,在阿巴岛宣布“圣战”,发动起义, 主张苏丹国家独立,反对异教徒和英埃对苏丹的统 治。起义队伍由阿巴岛扩展到西部卡迪尔山区。 1883年初起义发展到苏丹西部和南部。同年,全歼 英国将领希克斯统率下的埃及军队一万人。1885年 起义军攻占喀土穆,击毙总督戈登(曾带领洋枪队 屠杀镇压中国太平天国革命军),解放苏丹,统一 分散的部落,创建马赫迪国家,定都恩图曼。同年 6月逝世。后马赫迪起义被英军所镇压。
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加强
巴西的废奴运动· 共和国的建立
古巴独立的战争
基 本 内 容
基本概念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缅因号”事件 泛美主义 阿散蒂国家 马赫迪起义 艾哈迈德·阿拉比(约1839—1911) 纳米克·凯末尔(1840—1888) 波尼法秀(1863—1897) 勤王运动 国民大会党 门户开放政策
“缅因号”事件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1895年古巴爆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 独立战争,1898年1月,美国借口“保护侨 民”的安全,派战舰“缅因号”驶往哈瓦那, 2与15日“缅因号”在古巴哈瓦那港突然被 炸沉(原因至今未查明),美国以此为借口, 4月25日对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爆发。美 国陆军于6月在古巴登陆,在海军支援下于7 月占领圣地亚哥。1898年8月,西班牙战败。 12月签订《巴黎和约》,西班牙承认格把独 立,战后美国在古巴并不撤军,并于1901年 迫使古巴接受丧失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 古巴实际上沦为美国的保护国。
卡的普南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菲律宾他加禄语Katipunan的音译,意为“协会”, 全名为“民族儿女最尊贵的协会”(又译“人民儿女 高尚和尊贵的联合会”)。菲律宾民族革命秘密组织。 1892年7月由波尼法秀在马尼拉创立。该组织主张 通过武装斗争获得菲律宾民族独立,提出“一切人 都是平等的,保卫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作斗争”的 口号。它的成员主要是小资产阶级、农民、城市贫 民和知识分子。其领导机关为最高委员会。1896年 8月,该组织发动并领导了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 装起义,在菲律宾许多地方建立起革命政权,武装 斗争的主要地区在马尼拉、布拉干、甲米地、邦板 牙等8省。1897年3月,以阿奎纳多(1869—1964, 曾任菲律宾总统(1899—1901))为首的地主资产 阶级保守派排挤波尼法秀,篡夺其领导权。同年5 月,波尼法秀被杀害,协会解体。
教材学习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二、非洲 点
一、亚洲诸国
三、拉丁美洲
基 本 内 容
一、亚洲诸国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1.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 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低层次的近 代化运动。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19世纪 晚期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 的严重威胁。“西学东渐”的第二个浪潮。 康梁的变法理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2.朝鲜人民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斗争。日朝签 订《江华条约》。甲申政变。东学道与朝鲜 “甲午农民战争” 3.印度的革命运动。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国民大会党的温 和派和激进派。
泛美主义学 习 目来自标 基 本 概 念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原为美洲各国实行联合的政治主张。18世纪末 和19世纪初由拉丁美洲民族革命领导者西蒙· 玻利瓦 尔等所倡导。他们在西、葡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斗 争中,号召美洲各国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全美洲的 联盟或联邦,以达到共同争取和维护美洲各国的主 权和独立。然而,后来,随着美国进入资本主义列 强之一,美国利用泛美主义旗帜,提出“美洲是美 洲人的美洲”、美洲各国具有“共同利益”等口号, 召开泛美会议,成立泛美组织,同美洲各国签订一 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条约(总称泛美体系),企 图使泛美主义成为美国独霸美洲,特别是控制拉丁 美洲的工具。但是,随着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向 深层发展,拉美许多国家要求改革“泛美体系”, 摆脱美国的控制。
第十九章 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非拉人民的反 侵略斗争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重点、难点
基本概念
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学 习 目 标 基 本 概 念 重 点 难 点 基 本 内 容
从理论上了解和掌握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形 成,以及为什么这一时期亚非拉人民的反侵 略斗争都失败了。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 析和认清列强瓜分世界狂潮的实质以及亚非 拉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共性与不平衡性,并能 简要对比联系掌握20世纪末帝国主义殖民 体系的全面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