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教学反思
其实,在第八周上公开课之前,就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备好了课,并且做成课件。
在上公开课前,我在其他平行班试讲过,可每回试讲,都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得修改。
因此,教案和课件可以说是三易其稿。
1、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什么城市比农村更吸引人?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否都能如愿?会不会产生些什么问题?随着老师逐一的引导,就自然的进入了教学。
为了更好的配合教学,我找了漫画、城市化相关数据等说明问题。
2、学生对于城市化应该说不陌生。
但是确切让学生说出具体城市化包含的涵义及特征,则
有些困难。
因此,我用事实和数据来引导学生掌握。
例如,川沙镇城区的扩展就是说明城市化特点之一——“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最好的事实。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川沙镇及附近的学生,因此我自己制作了川沙镇城区在不同年代扩展图,展示给大家看时,学生非常兴奋,也就达到了用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来达到教学目的这一目标。
存在不足:
1、课后看了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件,真正觉得多外出听课,能集思广益,肯定对自己的教学
有帮助,可以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样一节课,虽然是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内容,但由于立足点可能会不同,因此在选材及上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我觉得我在这节课上对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就相对少些,没有提及目前在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情况: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也算是一个遗憾。
2、在讨论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时,时间稍嫌仓促,再加上我引导上的逊色,学生讨论的不够积极,面不广,只集中在常见的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