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图员理论考试复习题(DOC)

制图员理论考试复习题(DOC)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学习重点(1)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一般规定。

(2)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3)绘图仪器的使用。

(4)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相关知识一、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一般规定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制图的一般规定,包括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比例(GB/T 14690-1993)、字体(GB/T 14691-1993)、图线(GB/T 4457.4-2002)。

二、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标注(GB 4458.4-1984)(GB/T 16675.2-1996)的基本规则。

三、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斜投影、正投影的概念及投影法的应用,。

四、绘图仪器的使用绘图仪器的使用,包括手工绘图仪器、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等的使用常识。

考核形式(1)单项选择题。

(2)判断正误题。

第二部分轴测图学习重点(1)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2)绘制物体的正等轴测图。

相关知识第一节轴测图的基本知识一、轴测图的形成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体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

二、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1.轴测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

2.轴间角轴测投影中,任意两根坐标轴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3.轴向伸缩系数直角坐标轴的轴测投影的单位长度与相应直角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

X、Y、Z轴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即:p1 = O1X1 / OX ;q1 = O1Y1 / OY ;r1 = O 1Z 1 / OZ简化伸缩系数分别用p、q、r表示。

为了便于作图,轴向伸缩系数之比值,即p∶q∶r采用简单的数值。

三、轴测图的种类按轴测投影方向对轴测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轴测图分为两大类:(1)正轴测图轴测投射方向垂直于轴测投影面的投影图,称为正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射方向倾斜于轴测投影面的投影图,称为斜轴测图。

根据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这两类轴测图又分为三种:● 正(或斜)等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或斜)等测。

● 正(或斜)二等轴测图,p1=q1≠r1或p1=r1≠q1或q1=r1≠p1,简称正(或斜)二测。

● 正(或斜)三测轴测图,p1≠q1≠r1,简称正(或斜)三测。

四、轴测图的基本性质(1)物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它们的轴测投影必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2)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它们的轴测投影也相互平行。

这两个特性,在画轴测图时应熟练应用。

画轴测图时,当所画直线不与坐标轴平行时,决不可在图上直接度量,而应按x、y、z坐标分别作出直线两端点的轴测图,再连线得到直线的轴测图。

第二节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三个轴向伸缩系数均相等的正轴测投影,称为正等轴测图。

一、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正等轴测图中的轴间角相等,均为120°,轴向伸缩系数p1 = q1 = r1= 0.82。

绘图时,为方便起见,一般都把轴向伸缩系数简化为1(称为简化伸缩系数),即所有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在作图时,其长度都取实长。

二、绘制正等轴测图的方法1.基面法适用于绘制棱柱或圆柱体。

画顶面→画可见棱线→画底面。

即以顶面为基准面,使之沿棱线作平移运动,从而生成棱柱体。

例1已知正六棱柱的两视图,作正等轴测图。

正六棱柱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步骤例2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1)圆的正等轴测图画法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轴测图都是椭圆。

它们除了长短轴的方向不同外,其画法相同。

(2)正等轴测图中椭圆的近似画法(以平行于H面的圆为例,说明正等测图中椭圆的近似画法)。

(3)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画回转体正等轴测图时,只有明确圆所在的平面与哪一个坐标面平行,才能保证画出方位正确的椭圆。

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圆台正等轴测图的画法2.叠加法适用于绘制叠加而成的组合体。

用形体分析法将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体→按位置关系用叠加法逐一画出各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再擦掉不可见的线条3.切割法适用于绘制切割而成的组合体。

画出基本体的正等轴测图→用切割平面切割基本体→再擦掉多余线条三、圆角的轴测图画法每个圆角都相当于整圆的四分之一,它的正等测图画法如下图:第三节斜二轴测图画法简介轴测投影面平行于一个坐标平面,且平行于坐标平面的那两条轴的轴向伸缩系数相等的斜轴测投影,称为斜二轴测投影。

一、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如图所示。

斜二轴测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平行于XOZ坐标平面的平面图形,在斜二轴测图中,其轴测投影均反映实形。

作图时,若沿单方向形状复杂的物体,或物体上具有较多平行于一个方向的圆时,画斜二轴测图比画正等轴测图简便。

二、平面立体的斜二轴测图画法三、回转体的斜二测图画法当物体上具有较多平行于一个坐标平面的圆时,画斜二轴测图比画正等轴测图简便。

圆柱的斜二轴测图圆锥的斜二轴测图为了避免绘制繁琐的圆的斜二轴测图,可以将圆平面当作XOZ坐标平面,这样绘制出的图形,只是方向不同,其形状并未改变。

很明显,当物体上沿同一方向具有较多的圆、圆角或圆弧时,画斜二测图比画正等测图简便易画。

※四、轴测剖视图的画法为了表达机件内部结构,轴测图也常常采用剖视画法。

在剖切时,不论机件是否对称,应该避免用一个截平面剖切整个机件,而应选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剖切平面将机件切去1/4,以保持外形的清晰。

剖切平面的方向应当平行于坐标面。

轴测剖视图中的剖面线方向按图2-1绘制。

图2-1 轴测剖视图中剖面线的方向根据具体情况,轴测剖视图常采用两种画法(图2-2):(1)先画出组合体的外形,然后按所选的剖切位置画出剖面轮廓及可见的内部轮廓。

这种方法适用于初学者。

(2)先画出断面的形状,再将剖切后剩余部分的形状画出。

这种画法可减少不必要的作图线,作图较为快捷。

图2-2轴测剖视图的两种画法考核形式(1)单项选择题。

(2)根据组合体的视图绘制其正等轴测图(组合体为平面立体)。

第三部分表面交线学习重点(1)圆柱、圆锥、圆球被投影面平行面截切,截交线的绘制。

(2)两圆柱正交相贯,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复合相贯,相贯线的画法。

相关知识一、立体的投影根据所给的立体投影应能识别为何种立体,并能补画其他投影图。

二、立体表面取点、取线(1)取点利用立体某些表面在投影时所具有的积聚性取点,或利用点在立体表面某些线上来找点。

注意处于立体表面某些特殊位置上的点。

不可见的点标记应加括号表示。

(2)取线先要找点(线段的端点或线段通过的点),特别注意线段通过的处在立体表面某些特殊位置的点,再来连线。

连线时要分清所连的线是直线还是曲线,如是曲线,应光滑有序连接。

同时,要分清所找的点和所画的线,在投影图中是否可见(立体表面某些特殊点往往也是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不可见的线应用细虚线表示。

三、截交线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所得交线称为截交线,其特点是截交线为立体表面和截平面共有,截交线的求法可归结为求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

注意找截交线的特殊点。

当截平面处于特殊位置(如截平面为垂直面)时,截交线的某一投影必定在截平面的积聚投影上;当立体某些表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如立体为棱柱、圆柱)时,截交线的投影就在该立体表面的积聚投影上。

截交线的另外投影,可按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求出属于截交线的一系列点,然后连成折线或光滑曲线。

注意区分可见性,特殊点往往是可见不可见的分界点。

四、相贯线两立体表面相交所得交线称为相贯线,其特点是相贯线上的点为立体相交两表面的共有点,相贯线为立体两表面的共有线。

其求法仍然是求共有点,同样要注意找特殊点。

(1)当两圆柱正交时,因两圆柱各自有一个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相贯线的两个投影已知,另一个投影可用简化画法画出。

(2)当相交两立体中有一个立体的某些表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如有一个立体为棱柱、圆柱)时,相贯线的一个投影就在此积聚性投影上,另外两投影可利用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求出属于相贯线上的一系列点,然后依次光滑连线。

注意区分可见性,特殊点往往是可见不可见的分界点。

(3)复合相贯即三个以上的形体相贯。

求复合相贯的相贯线时,首先要分清参与相贯的基本形体,然后分别求出各基本形体间两两相交时的相贯线,再求出各相贯线的连接点,最后将各条相贯线连接起来即可。

考核形式(1)根据物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2)在表达方法或读零件图等考题中求画表面交线。

第四部分表达方法学习重点(1)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与标注方法。

(2)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绘制物体倾斜部分的斜视图。

相关知识一、视图基本视图斜视图(GB/T 17451-1998)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画法:按箭头所指方向投射,画出得到的视图,不完整边界用波浪线绘制。

波浪线画法与局部视图相同。

标注:在斜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为便于画图允许将图形旋转,此时,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要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侧,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标注在字母之后。

旋转符号的箭头指向应与实际旋转方向一致。

二、单一剖切面一般用平面剖切机件,也可用柱面剖切机件或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

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时,注意:与斜视图相似,用于表达机件倾斜部分的内部结构。

允许将图形旋转,标注形式为“×-×旋转符号”第五部分螺纹紧固件学习重点(1)螺纹的规定画法。

(2)螺栓连接的画法。

(3)螺柱连接的画法。

(4)螺钉连接的画法。

相关知识一、螺纹的规定画法1.单个螺纹的规定画法牙顶的投影用粗实线表示,牙底的投影用细实线表示,在螺杆的倒角或倒圆部分也应画出;在垂直于螺纹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表示牙底圆的细实线只画 ? 圈,此时,螺杆或螺孔上的倒角投影省略不画;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螺尾部分一般不必画出。

剖面线必须画到粗实线。

绘制不穿通的螺孔时,底部的锥顶角应画出120°;不可见螺纹的所有图线用虚线绘制。

2.螺纹连接的规定画法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

二、螺纹紧固件的画法第六部分零件图学习重点(1)尺寸基准的选择及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

(2)表面粗糙度的注写。

(3)极限与配合的注写。

(4)读零件图。

相关知识一、尺寸基准的选择尺寸基准一般都选择零件上的一些面和线。

如图所示轴承座,其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选择安装面,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选择对称面,这些都是面基准;阶梯轴,其径向(即高、宽方向)的尺寸基准选择轴线,这是线基准。

标注尺寸时,面基准一般选择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两零件的结合面、零件的对称面、端面、轴肩等;线基准一般选择轴、孔的轴线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