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塑料原料名称中英文对照表废旧塑料共混再生造粒的配方技术介绍利用废塑料与废料混合制成另一种特性的塑料,这就要用到一种助剂,间于两种以上的塑料结构相近的品种借助于这种助剂,使它们能够相互熔合,这就必须用这种助剂――相容剂。

因为混合塑料的不同,所以所选用的相容剂也是不一样的:如:CPE(相容剂名称)可用于聚丙烯和聚氯乙烯共混;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的共混。

SEBS(名称)可用于聚丙烯、聚乙烯、聚苯烯、聚碳的共混。

EEP被称为“万能”相容剂,也就是说它可以提高各种塑料之间的相容效果。

用法与用量:用捍合锅将配好的料搅拌到大约100℃,将料加入锅内运转约10分钟即可取出造粒。

配方1:每100公斤为一份聚氯乙烯和聚乙烯96公斤氯化镁1公斤相容剂(CPE)2公斤增塑剂等约1公斤配方2:每100公斤为一份废聚丙烯57公斤废高压聚乙烯30公斤废低压聚乙烯10公斤相容剂(EEP)3公斤以上两种方法制成的颗粒可用于瓶类制品的原料塑胶的原料是什么?1. 塑胶原料的主要成份是树脂2塑胶原料: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聚合物)为主要成份渗入各种辅助料或添加剂,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3. 聚合物:指聚合过程所产生的纯材料或称聚合材料。

无论天然树脂还是合成树脂均属高分子合聚物,简称高聚物。

4.塑胶对电,热,声具有良好绝缘性:电绝缘性,耐电弧性,保温,隔声,吸音,吸振,消声性能卓越。

塑胶原材料大部是从一些油类中提炼出来的,最熟悉的部分PC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PC料在烧的时候有一股汽油味;ABS是从煤碳中提炼出来的,ABS在烧完灭掉的时候会呈烟灰状;POM是从天然气提炼出来的,POM在烧完的时候会有一股非常臭的瓦斯味。

一般塑胶原料的特点a. 塑胶原料受热膨胀,线胀系数比金属大很多;b.一般塑胶原料的刚度比金属低一数量级;c. 塑胶原料的力学性能在长时间受热下会明显下降;d.一般塑胶原料在常温下和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应力下长期受力,会出现永久形变;e. 塑胶原料对缺口损坏很敏感;f. 塑胶原料的力学性能通常比金属低的多,但有的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高于金属,如果制品设计合理,会更能发挥起优越性;g.一般增强塑胶原材料力学性能是各项异性的;h.有些塑胶原料会吸湿,并引起尺寸和性能变化;i.有些塑料是可燃的;j. 塑胶原料的疲劳数据目前还很少,需根据使用要求加以考虑。

塑胶原料分类塑胶原料按照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分主要有热塑性及热固性塑胶之分:对於热塑性塑胶指反复加热仍有可塑性的塑胶:主要有PE/PP/PVC/PS/ABS/PMMA/POM/PC/PA等常用原料。

热固性塑胶主要指加热硬化的合成树脂制得的得塑胶,像一些酚醛塑胶及氨基塑胶,不常用。

按照应用范围分主要有通用塑胶如PE/PP/PVC/PS等,工程塑胶如ABS/POM/PC/PA等常用的几种。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塑胶如耐高温高湿及耐腐蚀及其他一些为专门用途而改性制得的塑胶。

材料利用及颜色处理1. 塑胶原料大部分可循环使用,但由于翻用塑料(水口料)比一般原料要脆,所以只可混合新料(原料)一起使用,比例最大不可超过25%为合适,应以顾客要求标准为原则。

各种类型的塑料料因所需的熔点不同,所受的注塑压力不同,生产中一定不可相混淆。

2. 由于塑料产品要与颜色配合,因此塑胶原材料可分为:抽粒料,色粉料,色种料,还有近期出现的加液体在塑胶原材料中着色。

抽粒原料是已经把颜料混合进原料中,每一粒塑料料均已着色,所以形成产品颜色稳定均匀。

色粉料及色种料是把色种或色粉混合原料使用,成本低,而且不用储存大量的有色原料。

但是颜色不稳定,较难在生产中控制统一性。

聚碳酸酯(PC)工程塑料知识简介聚碳酸酯(PC)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一、生产状况聚碳酸酯工业化合成主要是界面光气化路线,以双酚A 为原料,使用光气、氢氧化钠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及反应助剂,此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易于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经济性好等,长期占据着聚碳酸酯生产的主导地位。

但由于该法使用的原料光气剧毒,因此近年来各大公司纷纷研究非光气法生产路线。

1993年非光气法工艺研究成功,并由GE塑料日本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主要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该工艺是一种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工艺”,已成为今后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在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002年全球PC总生产能力约230万吨/年,PC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上述三大产地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

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更趋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及日本帝人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左右,这几大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主宰着世界聚碳酸酯的命运。

二是亚洲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逐步恢复,中国、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工程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世界著名聚碳酸酯生产商纷纷来亚洲投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1997~2004年建设或拟建的聚碳酸酯装置70%在亚洲。

我国原有10余家聚碳酸酯生产企业,目前能维持生产仅有3家,分别为常州合成化工总厂3000吨/年(光气法)、上海中联化工厂1200吨/年(酯交换法)、重庆长风化工厂1000吨/年(酯交换法),总产能约5000吨/年,年产量不足千吨。

与国外公司相比,不仅规模极小,而且技术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但是,我国将很快形成投资热潮。

目前在华投资聚碳酸酯的国际跨国公司,主要有德国拜耳、日本帝人。

拜耳公司在上海漕泾化工区18亿美元的第一期投资中,包括20万吨/年聚碳酸酯及配套的20万吨/年双酚A项目,将于2005年建成。

日本帝人公司发言人宣布其制造和销售树脂的子公司帝人化成将从2005年4月开始在浙江省生产聚碳酸酯树脂,投资5亿美元,2007年形成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的生产规模。

从国内方面看,中国蓝星计划2004年在南通或兰州建1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将建设5000吨/年特种聚碳酸酯。

二、市场需求1995年以前聚碳酸酯在国内主要用于制备纺织业用沙管,占总消耗量的50%左右。

1995年以后逐渐转向电子/电气、光盘、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量急剧增加。

1995年我国聚碳酸酯的消费量为4.2万吨,到2002年猛涨至34.3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5%左右,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和其它通用工程塑料的增长速度。

由于国内产量极小,我国使用的聚碳酸酯主要从国外进口。

2000、2001和2002年我国PC净进口量分别为23.5万吨、21.2万吨、34.2万吨。

我国PC最大消费用户是电子电气工业,如电器仪表屏、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的配件等,2002年消耗PC约15万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促使聚碳酸酯中空阳光板、隔音屏障、天棚的需求迅速增长,2002年国内中空阳关板消耗PC约10万吨;随着国内CD、VCD、DVD市场的迅速发展,光盘已成为国内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年均增长率超过40%,据保守估计,2002年,国内光盘生产线150余条,年消耗PC约4万吨左右;饮水桶及一些食品容器约消耗PC3万吨左右;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安全玻璃等行业消耗PC约2万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子/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另外城市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将对新型建筑材料有较大的需求。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的需求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2005年我国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

鉴于我国未来聚碳酸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国内许多单位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国外先进技术,近年来,除德国拜耳公司和上海氯碱股份公司合资建设5万吨/年PC项目较为明确外,美国GE与燕山石化合资项目,常州合成化工厂、海南洋浦开发区、蚌埠建设投资公司准备招商引资建设聚碳酸酯的计划,至今尚无大的进展。

即使上海PC项目如期建成,也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巨大市场需求。

由于PC优越的综合性能日益受到重视,许多生产商对PC前景过于乐观,尤其是1997—2002年间全球生产能力急剧增长,国外权威机构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的Pc将出现一定产能过剩,价格将有所下降,这对于主要依赖进口的我国无疑是件好事。

三、应用发展尽管PC具有许多优异性能,然而由于PC分子链的高刚性和大的空间阻位使其具有较高的熔体粘度,因此加工困难,易开裂,耐溶剂性和耐磨损性较差,因此对PC改性研究成为PC应用研究最重要的课题,目前聚合物合金化成为PC改性重要途径,国外已有大量性能优良PC合金投入市场,国内开发研究起步较晚。

随着PC合金材料的研究不断进展,PC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下简要介绍一些国内PC极具开发前景的应用领域。

宽波透光的光学器械,作为一种透明性能良好的工程塑料,PC作为光盘基材在全球大量使用,不仅可以制备CD、VCD、DVD光盘,还可以适用于高密度记录光盘的基材,尤其是PC与苯乙烯接枝生成的共聚物具有极佳的应用效果。

PC片材特别适宜于制作眼镜镜片,在PC分子链中引入硅氧基团,可以提高其硬度及耐擦伤性。

PC作为高折射率塑料,用于制作耐高温光学纤维的芯材,若在PC分子链中的C—H链为C—F链所取代,则可以对可见光的吸收减少,能有效降低传递途中的信号损失。

另外PC良好透光性,在透明窗材高层建筑幕墙、机场和体育场馆透明建筑材料等方面应用非常普遍和具有潜力,今后重点是提高表面硬度和抗静电性。

阻燃环保的通信电器,由于PC良好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通信电信设备领域,目前PC已经大量替代原有的酚醛塑料,今后重点开发阻燃PC用于通信电器领域中,因此无污染阻燃PC材料成为开发重点,溴系阻燃剂由于毒性在减少使用,而无卤环保磷系阻燃剂会明显降低PC的热变形温度和冲击强度,因此比较适宜的是有机硅系阻剂。

另外随着通信电器轻量小型化对PC材料提出更高要求,目前PC/ABS合金就特别适宜在通信电器及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

表面金属化的汽车部件,PC表面金属化后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及高强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零部件中,但是电镀过程中会降低它的冲击韧性,因此采用弹性体与PC共混改性,所合弹性体分散了致开裂应力,虽经电镀也不会降低其冲击韧性,因此电镀级PC树脂非常具有开发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