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起重机械安全管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造成起 重 机械事故的 原因是什么 ?1、操作因素:( 1)起吊方式不当,造成 脱钩或起重物摆动伤人。

( 2)违反操作规程,如超 载起重,或人处于危险区工作等。

( 3)指挥不当,动作不协调等。

2、设备因素:( 1)吊具失效,如吊钩、 抓斗、钢丝绳、网具等损坏而造成重物坠 落。

( 2)起重设备的操纵系统失灵或安全装置失效而引起事故,如制动装置失灵而造成重物的冲击和夹挤。

( 3)构件强度不够,如塔式起重机的倾倒,其原因是塔身的倾覆力矩超过其稳定力矩所致。

( 4)电器损坏而造成触电事故。

( 5)桥式起重机出轨事故,其原因多数为啃轨现象造成紧固件松动所致。

3、环境因素:(1)、因雷电、阵风、 龙卷风、台风、地震等强自然灾害 造成的出轨、倒塌、倾翻等设 备事故; ( 2)、因场地拥挤、杂乱造 成的碰撞、挤压事故; ( 3)、因亮度不够和遮挡视 线造成的碰撞事故等。

特种设 备 安全技术档 案应包括哪 些内容?术文件和资料;新装起 重 机械应办理 哪些手续?1、从事起重机械安装、 改造、维修作业前应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进行告知,告知书采 用书面形式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样式填报;2、起重机械投入使用前 或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到技术监督 部门办理起重机 械使用登记手续;流 动作业的起重机械应当到产权所在地的技 术监督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 续。

起重机 械 的主要安全 装置有哪些 ?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运行极限位置限制器、缓冲器、防风防 爬装置、安全钩、防后倾装 置、回转锁定装置、 起重限制器、力矩限制器防碰装置。

起重机 械 安全管理人 员的职责?2.妥善保管固定式简 易升降机层门钥匙、机房钥匙;3.做好起重机械使用 登记或者变更、注销手续,编制并实施起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 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 保养记录;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状况记录;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6、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事故记录;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技术资料。

1.建立并管理起重机械技术档案,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重机械定期检验计划,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 ”标志;4.监督、确认起重机 械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工作;5.对起重机械使用状 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纠正和阻止起重机械 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起重机械使用 报告;6.组织实施起重机械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习; 7.参加安全事故的调 查处理工作。

特种设 备 发生事故后 事 故发生单位 应如何处理 ?(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迅 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 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及时、如实地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 责的部门和特种设备安 全监督管理部门等有 关部门报告。

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 延不报。

(3)保护现场。

(4)配合调查。

(5)做好善后工作。

起重机 械的起升机构 的六个组成 部分为哪 些?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 主要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卷绕系统、 防护装置等组成。

(起重机械最基本结 构:电动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对于吊运熔融金属的 起重机械主 起升机构应有两套驱动系统,应如何 设置? 当其中一套驱动系统 发生故障时,另一套驱动系统应能保证在 额定起重量下完成一个工作 循环。

起重机 械 安全管理人 员任职条件 ?(1)、年满 18 周岁,男不超过 60 周岁,女不超过 55 周岁; (2)、身体健康,能够胜任 本岗位;(3)、具有高中文化以上 (含 高中)文化程度; (4) 、具有 1 年以上起重机 械工作的经历;(5)、经过专业培训,有相 应的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交流接 触 器产生高温 的原因?1、负荷功率过大,大于 接触器额定功率;2、使用年限过长或动静 触头表面有污物,导致电阻过大;3、接触器工作的环境恶 劣,工作电压不稳,以及频繁使用等。

起重机 械事故调查的 主要功能有 哪些?1、查明事故原因;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发 ,并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取物装置、制动装置和安全卷筒、钢丝绳、滑轮和吊具。

2、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 依据;3、对有过失方进行教育 惩戒;4、揭示新的或未被人注 意的危险。

起重机 械使用单位应 当履行哪些 义务及设备安全技 术档案的内容?答:一、( 1 )使用相应资质的单位制 造并经监督检验合格的起重机械。

( 应的起重机械使用安 全管理制度。

( 3)设置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 7 )制定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根据需要建立救援队。

2、(1)设 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监督检验证明,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使用和维护说明。

( 2 )安全保护装置的实验合 格证明;( 3 )定期检验报告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4)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 (5) 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运行故障 和事故记录,使用登记证 明。

特种设 备 作业人员应 当遵守哪些 规定?答:( 1)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 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的监 督检查。

( 2 )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 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 3)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 操 作规程和有关安全 规章制度。

( 4)拒绝违章指挥 。

(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立即向现场管理人 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 6 )其他有关规定。

简述起 重 司机“十不 吊”?答: 1.指挥信号不明不吊; 2 超负荷不吊; 3.吊物紧固不牢不吊; 4.吊物上有人不吊 5.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6.吊物被埋不吊; 7.光线隐暗看不清不吊; 8.重物 不明不 9.棱角物没有防 护不吊; 10. 吊索 夹角过大(不宜超过 90 度)不吊。

《条例 》所称特种设备 指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 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 )、 压力管道、电梯、起 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 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三落 实 两有证 一检验 一预案” 指落实管理机构、落实 责任人员、落实规章制度,设备 有使用证、作业人员 有上岗证,对设备依法按期检验,制定特 种设备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相专(兼)职安全 管理人员从事起重机 械安全管理工作。

( 4 )对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 培训,保证其掌握操作技能和预 防事故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5)对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运行机构、控制系统等进行日常维护 保养,并作出记录。

6)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索具、吊具,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索具、吊具安全使用《条例》中起重机械 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 垂直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 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 于0.5T 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 或者等于1T ,且提升高度大于或 等于2米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及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 撤职的处分;触犯刑律的, 依照刑法关于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实或者对其出具虚假的 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或者检验检测结 果、鉴定结论严重失实的行为 不予查处的;(五)对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其他地方取得许可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重复进行许可, 或者对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其他地方检验检测合格的特种设备,重复进行检验检测的;(六)发现有违反本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不立即处理 的;(七)发现重大的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事故隐患,未及时向上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 管理部门报告,或者接到报告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立即处理的;(八)迟报、漏报、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的; (九)妨碍事故救援或者事故调查处理的。

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 查; 期满前一个月向特种 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 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 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 限,特种设备使用单 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 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 注销。

办理起重机械注册登记应逐台填 写《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一式三份),并逐 台提 交下列文件:(一)使用单位组织 机构代码证、身份证(公民个人拥有时) ,或其它身份证明;(2 )制造过程监督检验证明(实行制 造监检的需要);施许可、核准、登记的;(二) 发现未经许可、核准、登记擅自从事特种设备的生 活动不予取缔或者不 依法予以处理的;(三) 发现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 可,或者发现特种设 备生产、使用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四) 发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产、使用或者检验检测的条件而不撤销其原许条件而不撤销其原核准,( 7)起重机械使用安全管 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及目录。

案例分 析题(每题 20 分,共 1 题) 一起拆卸塔式起重机 时人员伤亡事故简介:承包施工某化肥厂 建筑工程施工队在工程结束 后,拆除塔机时,未 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将 塔机拆除工作承包给 个人进行拆除,并达成协议。

承包人带着 拆卸工人一行多人到施工现 场, 施工队将有关塔 机情况介绍后,施工塔机司机及其他人员 撤离现场。

承包人员对塔机 试吊并 清理现场,作 了准备后,拆除人员在没配安全带和未采 取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 下,6 名 工人就攀登塔机进行作业。

其中 1 人在起重臂最前端, 2 人在塔身上, 2 人在起重 臂中部, 1 人在配重臂,进行分项作业。

配 重臂上的工作人员(在起重臂 上拆除人员正在 作业的情况下) 打开 配重砂箱,并一次将配重砂全部卸掉,导 致起重机重心前移失去平衡, 塔机起重臂 随 即倾斜 ,致使起重臂最前端 1 人坠地摔 伤,脑血管破裂,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上述情况对该事 故原因进行分析 答:事故原因有 以下四点:1、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 识不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高空作业不 全措保护施,自我保 护意识差,置生命安全于不顾,存有侥幸 拆卸操作规程,是造 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拆卸塔机的负责人, 贯彻执行“三工”制度不力,对施工安全 到防患于未然,制定 切实可行的安全作业措施,违反安全操作 盲目和冒险指挥作业 ,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负责施工的施工队未 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用工,而且把关不者有隙可乘;安全意 识不强,安全教育不深不细,把工作一包 了之。

片面认为,有合同有 协议就放松了对承租 者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对事故的发生负有 直接管理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