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1--4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1--4单元复习课件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 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 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 种草等。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空气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气是指100g空 气中含有21g氧气。 (B)人类呼吸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最大 的污染源。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 空气。 (D)空气的主要成分比较固定,主要是由氮气 和氧气组成。
知识网络 :空气 重要性 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 重要自然资源(用途)
空气
成分: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氧气含量测定) 污染及防治 污染物 污染的危害 防治措施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拉瓦锡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的 1、 法国化学家_______ 组成,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 后,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了 粉红色粉末, 同时容器内的空气体积减少了 1/5体积 。将得 到的物质再加强热,得到 汞 和氧气。将这些 氧气和剩余的气体混合后,所得气体的性质和空 完全一样 。 气的性质___________ 实验方法及原理: 2Hg+O2==2HgO
比较对象 二氧化碳 水蒸气
燃烧的木条
澄清的石灰水 一块玻璃放在空气中,
对另一块玻璃吹气 1、不是“有”或者“没有”
2、两种气体含量的排序
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7---24页,第149---152页
(1)认识实验仪器 (2)学会基本操作 固体、液体的取用
加热固体、液体
仪器的洗涤
注意第152页
二、我们周围的空气
期中考试复习
一、走进化学世界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
点燃时(学会实验验证燃烧产物)
点燃后
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 必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
现有:火柴、一根蜡烛、一个光洁干燥的小烧杯、
澄清的石灰水。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碳、氢 两种元素。请设计一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磷 硫 镁 铁 石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氧 不 基化 4Al + 3O2 点燃 化 是 本合 2Al2O3 反 基 类反 C + O2 点燃 CO2 应 本 型应 4P + 5O2 点燃 2P2O5 S + O2 点燃 SO2 问题:1、做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为什么要将它们慢慢伸入瓶底? 2、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 时,为什么预先要在瓶底装些水,它们的作 用有何不同?
丝 由 红 色
A
铜丝
B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空气 成分 体积 分数 O2 N2 CO2 稀有气 体 其它气体 和杂质
21%
78% 0.03% 0.94%
0.0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空气中氮气和稀有气体各有什么样 的性质,并有哪些用途?
成分
主要性质
化学性质不活泼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 比空气略小
主要用途
常用作保护气; 医疗上用作冷冻麻 醉;制硝酸和化肥 的重要原料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氮 气
利用惰性作保护气; 稀 无色无味的气体,通 用于航标灯、闪光灯、 有 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 霓虹灯的光源;用于 气 的光 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激光技术,制 造低温环境等
△ +2
2HgO == 2Hg+O2↑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a、可燃物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有大量白烟产生, c、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1/5体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 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 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 装置漏气,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注意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 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 合反应,同时也一定是一个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 觉,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通常无发 光现象,但会放出热量。如:动植物呼吸、 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
课堂检测
食品反应;来源要广。
3、氮气由于化学性质 不活泼 ,所以可 作书画、粮食、蔬菜的保护气或充填电灯 泡。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澄清石 灰水露置空气中会渐变浑浊,这说明了空 气中含有 二氧化碳;盛有冰水的杯子,放 在常温的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了 水 空气中含有 。
二、氧气 性质
与单质反应
对比(或对照等) “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 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 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 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 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 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 操作、现象、结论是:
石蜡+氧气
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将干燥 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 方。
点燃
二氧化碳+水
实验现象 结论
蜡烛燃烧生成 水,蜡烛中含有 氢元素 蜡烛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蜡烛中含 有碳元素
烧杯内壁有水珠
2、迅速倒转烧杯,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其中倾倒澄清石灰水, 振荡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比较
氧气
三、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 和酸雨等.
有害气体 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_______ 烟尘 等。 (CO、SO2、氮的氧化物)和______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 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检测2:下图是由A、B两上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 统,其中存有30mL空气,给装有螺旋细铜丝的 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 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丝表面变黑 ,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CuO ___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后冷却至室 温,将气体全部推至B注射器中,推测注射器B中 气体的体积约为 24 mL(玻璃管的体积可以不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五分之一。 考虑),你的结论是 。 铜
小结: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1)、原理:利用红磷燃烧,将瓶中的氧气消 耗完,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压减少,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外界气压将水压入瓶中,占 去消耗氧气的体积。 (2)、对反应物的要求: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份反应。 (3)、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 若为气体则必需要用试剂吸收。 (4)、实验误差分析:(1):红磷要足量,才 能将瓶中的氧气耗尽。(2):装置的气密性要 强,不能漏气;(3):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白色固体)
剧烈氧化 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
与化合物反应
工业制法 氧
制法 实验室制法
用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实验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检验方法 注意事项
氧气物理性质
不易 溶于水。标准状况 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 略大 下,密度为1.429克/升,密度比空气___ (空气 密度1.293克/升)。加压.降温条件下为淡蓝色 ____ 淡蓝色 雪花状固体。 液体、_______

检测
1、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 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 置如下图所示。 (1)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 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一些性质? (3)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
二、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紫黑色 2KClO3MnO22KCl+3O2↑

改变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______其 质量 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 和化学性质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 __________ 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 2.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3.没有催化剂反应不能发生? × 4.催化剂反应前后物理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5.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产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