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我是妈妈的好助手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我是妈妈的好助手

三年级








一、活动主题:我是妈妈的好助手
二、活动的总目标
三、实施过程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1.主题的意义:让小学生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
烧饭、洗碗、洗衣服、拖地、叠被子和整理房间等。

力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体会家长的辛劳,密切亲子关系,学会感恩父母。

2.主题产生的原因: 由于学习时间紧,课程压力大,学生在校极少有亲自动手的机会。

而在家庭中,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家长宁可自己辛苦,也不让孩子做家务。

新课改观念认为“学生的动手是不可替代的,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方式,各种环境保证学生的动手操作,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参与其中,才能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课上时间不够,还可与家里的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开展本主题的难以程度:比较容易。

二、活动的总目标
1.了解学生在家能否干家务活,是否主动干家务活等情况,开展一定的调查活动。

2.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用各种形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4、在活动中,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5.体会家长的辛劳,密切亲子关系,学会感恩父母。

6.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实施过程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1.活动目的
(1)创设情景,确定活动研究的大课题。

(2)了解学生在家能否干家务活,是否主动干家务活等情况,开展一定的调查活动。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加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研究的小课题。

4.指导学生分组、分工,成立研究小组。

5.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指导老师。

6、指导学生写小组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
1.活动目的:
(1)能够结合自己关心的小课题进行小组的组合与分工,学会聘请指导老师的有关知识。

(2)学会做事有计划,并根据计划操作实施。

(2)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3)交流意见,取长补短。

2.确定外出的时间、地点、调查对象的安排等。

3.确定调查的方式方法。

4、确定调查对象和考察方法。

5.拟写调查提纲,调查问卷等。

6.指导学生对前阶段所收集到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找出不足,在进行收集和调查。

7.小组内、小组之间进行阶段性交流。

第三阶段:
活动目的:
(1)学会合作。

(2)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3)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4)提炼活动成果。

2.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整理提炼。

3. 小组内、小组之间进行总结性交流。

4.拟写总结。

老师让我们把所学到的劳动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父母,所以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我
是妈妈的小帮手”为主题的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我将设计好自己的活动计划,并记录下自己的活动过程,活动成果及活动的感悟。

一、活动的主题:我是妈妈的小帮手
二、活动的内容:烧饭、洗碗、拖地、洗衣服、叠被叠衣服和刷鞋。

三、活动的具体目的和任务
1.了解同学在家能否干家务活,是否主动干家务活等情况,开展一定的调查活动。

2.在活动中,我们能感受劳动的喜悦,培养我们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3.在活动中,培养自己与同伴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用各种形式展示活动的成果。

4.在活动中,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5.通过活动,锻炼动手能力,体会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感恩父母。

四、活动的对象:三年级学生
五、活动的时间:综合活动课,星期六,星期日.
六、活动的情景:亲身体验
七、活动具体过程
围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这个课题进行家庭与社会调查.
调查内容:其他同学在家是否赶家务活;家庭成员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对做家庭的小主人的认识情况;昔日与今天生活环境的对比.
调查方式:
实地考察同学在家的情况.
实地调查家长及邻居对小学生在家劳动的情况.
走访老人家,学生以及家长,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
访谈.走访老人家,学生,家长,了解他们在家的情况.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家长及邻居对小学生在家劳动的的情况.
社会调查.调查所有小朋友的家务劳动情况.
学生小组撰写调查和考察的心得.
五,活动成果展示
心得与感受的交流.
小组竞赛的展示.
书法的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