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无论对初中学生还是对高中学生来讲都很重要。
许多学生往往因为参照物选择不当使问题变得复杂化,长时间陷入问题当中不能出来。
特别是在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如果参照物选择得当,不仅可以简化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便于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更有利于问题的解答,简化解题过程。
下面我就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如何选择参照物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参照物的概念: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般不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
参照物也叫参考物,它是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而被选作标准的一个物体或一组相对位置不改变的物体。
参照物是一个假定静止的物体,用来判断另一个或多个物体是在运动或静止。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但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例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择地面作参照物或选择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以方便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和描述物体运动情况。
二、参照物的特点:
1.客观性: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平时,我们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
对另一物体(参照物)而言的,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无论是否提到参照物,参照物总是存在的,这就是参照物的客观性。
2.假定性:参照物只是假定不动而不是真的不动,与其它物体一样,它也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这便是参照物的假定性。
有同学认为,参照物就是不动的物体。
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
3.多重性(即相对性):由于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选择什么物体作参照物。
也就是说,对同一物体的研究是可以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当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往往不同。
参照物变化了,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变化了。
这便是参照物的多重性。
例如,坐在匀速行驶的客车中的乘客,若以车为参照物,则他们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他们则是运动的。
4.等效性: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取的。
从运动系学的观点来看,所有的参照物都是等效的,无优劣可言。
三、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时,如何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1.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参照物。
但参照物的选择要方便观察被研究的那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即有利于描述物体运动情况,最好就近选择参照物。
例如有这样一个的问题:夜晚,我们常常看到月亮在云朵中穿行,判断月亮运动的参照物是?
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
就该问题而言,研究月亮的运动情况,选“云朵”作为参照物位置很近(就在月亮旁边),最方便观察月亮的位置变化,有利于描述月亮这个物体运动情况。
而选“星星”作为参照物,由于位置相对比较偏远,不方便观察月亮的位置变化,也不利于描述月亮这个物体运动情况。
既然选“星星”作为参照物不合适,那么选“地球”作为参照物就更不合适了。
所以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c。
2.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参照物时,一定要先弄清谁是研究对象,然后再选定谁是参照物。
以免混淆是非,张冠李戴。
例如:(1)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的前两句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试说明这两句歌词各是以什么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解析:本题中涉及到竹排、青山等物体。
在第一句话中,研究对象是“竹排”,若以另一物体“青山”作标准,竹排是运动的(江中游),所以青山是参照物;在第二句话中,研究对象是“青山”,若以另一物体“竹排”作标准,青山是运动的(两岸走),所以竹排是参照物。
(2)下面两种情况,各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
a.高速飞机俯冲飞行时,看到地面快速向他扑来;
b.夏天的夜晚在室外乘凉时,常可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
解析:a.是以飞行员本人为参照物,研究地面的运动,研究对象是地面。
由于飞机与飞行员是一起运动的,也可以选飞机为参照物。
b.是以云为参照物,研究月亮的运动,研究对象是月亮。
3.参照物的选择还具有多重性,当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时,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结果也会不同。
例如:学生甲和学生乙骑自行车以同向、同速行驶时,甲说乙在运动,乙却说自己没有运动。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学生甲以路边的树木作为参照物认为乙在运动。
学生乙以学生甲作为参照物认为自己没有运动。
4.参照物的选择关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判断。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的变化。
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则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的变化,则该物体是静止的。
例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解析:选大地为参照物,卡车和联合收割机相对大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们是运动的。
例2: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的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
这是为什么?
解析:因为以跑道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跑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员是运动的。
以电视为参照物,运动员相对电视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运动员是静止的。
四、选择参照物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1)不能选研究对象做参照物,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参照物是没有意义的,这样选择的结果是物体永远静止。
(2)选择的参照物,它的位置不能离被研究的物体太远,要能看的见,看的清。
便于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否则不利于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3)静止的物体可以选作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也可以选作参照物。
到底是选择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还是选择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五中学)
(责任编校: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