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柔性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就自身管理模式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深化。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主体构成部分,如何做好对员工阶层的管理方法探究,也成为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本案以柔性管理模式为例,系统分析了其在当前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贯穿运用,并针对性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方法策略。
关键词:柔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用方法探究
当前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市场份额,那么则必须就企业潜在的人力资本优势做出良性的运用。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涵也明确要求了,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必须要求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进行调动,促使员工自愿为企业贡献自身的知识才能,始终坚持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一认同感,将企业的生产目标作为自身努力的目标。
通过这一要求可知传统企业的刚性管理模式已无法良性满足人力资源的管理需要,企业必须要就员工管理构建一套科学的经得起系统理论认证、决策验证的管理方法,以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求。
1 柔性管理的具体内涵分析
柔性管理的具体内涵是指: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够依据企业的动态环境变化,快速做出资源的调整,并予以行动解决。
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即:具有着灵活的变化特征及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强调
企业以员工为基准,依据员工整体的价值观与精神氛围展开人性化管理,避免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依靠企业行政权力及影响力进行管理,而是依据员工阶层的心理过程,通过权力均衡,人性平等及民主管理等诸管理理念精神,进行激发每一个员工内在的发展潜力及创造能力与主动奉献精神,令员工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最大化的为了企业生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开拓进取。
这从根本意义上区别于以往用规章制度进行员工工作约束的刚性管理机制,达到了对员工方面的有效激励。
2 柔性管理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分析
柔性管理方法具有着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及效率的高效性,对于企业组织目标及员工价值的实现,具有着良性的促进意义。
是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最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的一项管理模式,其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2.1 良性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柔性管理的应用中,十分强调机制的变化跳跃层次、反应度与速度、灵敏度与弹性,这类管理方式对于员工而言,赋予了极大地自由,能够自根本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自觉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周边环境的变化作出灵活的反映,采取迅速的行动,避开不利的影响因素,以动态观察及时作出应对的策略,同时还具备抵制各类负面影响的坚韧能力。
2.2 满足竞争优势资源的整合需求柔性管理极为注重对员工的尊重与待遇平等、直觉观察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及企业文化深化和
企业价值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其能够通过对信息共享及虚拟整合、差异互补、竞争合作、虚拟实践等因素,实现对知识资源有隐形到显性的良好转变,创造便利于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优势资源。
2.3 满足组织关系的调整需要当前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组织中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因此在企业组织同员工间、组织和社会间的关系必然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原本存在的强制命令管理机制终将逐步丧失成效。
从而管理阶层的权威性继续依据权利来进行维系,也即愈发困难,双方关系也会从雇用的关系转化为合作的关系,这类层级组织关系的转变过程中,必然需要一类具备中和性能及弹性特征的机制进行辅助完成,因此柔性管理便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2.4 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柔性管理的形式,使企业从原本多层次管理形式演变成为了扁平式的管理,因为每个员工在企业生产中的要求不尽相同,依据柔性管理下的扁平形式即能够为每位员工及部门,创造独立进行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赋予其独立进行职责履行的权利空间,避免了多层管理下而出现的层层报告审批,延误最佳的决策时机,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终效果。
2.5 弥补刚性管理存在的不足柔性管理良性将人性化情感理念融汇到了管理之中,避免了硬性管理中所出现的企业关系网,通过柔性管理的运用,能够有效地促进员工之间的生产交流,促进生产部门团队之间的凝聚力,通过柔性管理能够为企业员工解决诸类后
顾之忧,令员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生产之中。
3 柔性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运用策略分析
3.1 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目的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者是保障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运行及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再者是促进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科学化管理,并同时满足于企业员工个体的发展需求。
因企业行政组织内部及外部环境较为复杂,在人事制度的安排方面,存在着相应的价值冲突及多元化群体间的利益矛盾,所以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规划实施方面尤为复杂。
因此从柔性管理的角度出发,由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承担企业工作人员的薪酬分配及岗位设置等工作。
以财务管理作为规划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展开绩效管理,对员工进行职业生业规划,强化员工的工作风险保障,通过健全福利管理体制,有效降低人才的流失。
其次还能够以直接的柔性管理模式,逐步构建一整套符合企业长效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稳定企业各部门的发展运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整体规划趋于健康化发展。
3.2 构建柔性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当前企业多呈现着金字塔模式的层级组织结构,这一结构所呈现的特点即,组织管理的层次分布较广,信息由下自上的传递较为漫长,组织决策方面的速度相应较慢,各职能部门间欠缺良好的配合协调能力,从而会造成信息决策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
而通过柔性管理进行搭建的柔性化组织结
构,所基于的核心目的是高效的信息传递能力及良好的市场反应能力,其主要是以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结构为主,有效地将管理层次做出了缩减,对于工作的整体效率及信息的传递效率做出了提升,以此对各部门间的协调沟通达到根本的促进,对企业的工作决策做出良性优化。
3.3 以柔性的考核机制及薪酬体系促进员工阶层的整体稳定在企业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在本质层面往往是由上级作为下级的助手,这样一来,企业管理者多将经历耗费在了本应是下级工作范畴的事务上。
柔性管理模式针对这一情况,采取了目标管理的模式,有效做到了上下级之间的明确分工,以清晰的组织目标为员工提供广袤的能力施展空间同时,又搭建了适宜上级主管人员展开下级员工管理的绩效考核模式。
自薪酬方面而言,管理者能够通过精神激励及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在企业组织的内部构建一套灵活多样的柔性管理机制,根据员工的心理适应度开展具体的薪酬管理、职位晋升及福利待遇相关事宜。
或者根据员工的精神物质需求,制定系列合理有效的报酬体系,使员工享受到生产成果,共同参与到企业剩余价值的公平分配中来。
3.4 建立一套柔性的人才开发培养计划企业在发展中可以依据柔性管理模式,针对企业的发展实际,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及独立性的基础之上,加强对人才的开发培养。
在具体的开放中,应当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培训教育的形式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通过
企业出资,进行员工的培训,这样便可以使员工切实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以更好地素质技能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之中,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企业即达到了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资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其次通过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能够将人力资源演变为人力资本,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当针对企业的岗位展开调查部署,充分调动各部门能力,安排适宜的人员进行对岗培训,对岗安排,达到不闲置每一个员工,做到人力资源能力的充分把握利用。
另外企业也要为管理人员,定期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促使管理者拥有更好的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以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投入到企业整体生产之中,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奉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江丰沛,许春燕.组织知识化与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3-14.
[2]钱长娜.人力资源弹性的概念、分类及弹性企业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4):93-95.
[3]赵东梅.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柔性管理模式[j].魅力中国,2011(7):146-146.
[4]李中斌,邱清扎.人力资源弹性研究综述[c].//2007年国际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2007:84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