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色彩色彩是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它有助于展示作品的内容、含义,有助于揭示作品的性格、形象的实质,也有助于题材、主题的深化。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
绘画的色彩源于自然更高于自然。
作画不能单凭感觉,必须深刻认识和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只有把对色彩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色彩规律,才能在艺术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色彩,更有效地发挥色彩的艺术作用。
色彩基本知识(一)光与色的关系色彩来源于光波,有光才有色,光与色是不可分割的。
光波是一种特殊的电磁能,人眼所能看到的光波长度在4∞毫微米至700毫微米之间。
不同波长的光分别使人们的眼睛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
如4()()一500毫微米为蓝色,500—600毫微米为绿色,600—7()0毫微米为红色。
由于物体具有对不同光波的反射与吸收特征,因此才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现象。
对各色光波全部吸收的物体呈黑色,全部反射的则呈白色,只反射其中某一种色光的就呈现出某一种色相。
使白色的太阳光线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分解便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
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它好像是“彩虹”的光带。
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色彩学把光谱七色定为标准色,它是反映一切物体色彩的科学依据。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二)色彩学名词解释1.原色指玫瑰红、柠檬黄、湖蓝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颜色,也叫做“三原色”。
2.间色指二种原色相}昆合所产生的颜色,如橙、绿、紫三种颜色,又称“二次色”。
红调黄为橙,黄调蓝为绿,红调蓝为紫。
3.复色指两种间色混合(或用原色与间色混合),又称“三次色”。
是除原色和间色之外的一切颜色。
如土黄、赭石、熟褐、橄榄绿等。
4.色轮(色盘、色环)一般是指按颜料三原色构成的连续圆形色轮。
色轮对于研究色彩关系是很重要的。
在色轮上可以很方便地指出原色、间色、复色、类似色、对比色、补色、冷色、暖色等色彩关系。
其他的色轮(如色光三原色色轮)由于内容和要求的不同,其颜色排列的顺序和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5.同类色各种色相相同而所含的白色或黑色的分量不同的颜色称为同类色。
同类色中没有色相的变化只有浓淡深浅的变化。
如红、暗红、粉红、淡红……6.类似色色相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相同的各种颜色称为类似色,也叫邻近色或邻接色。
如紫红、红、红紫、红橙、橙红等(其中都有某一种色的成分)。
7.色性色彩给人的感觉、联想有冷暖之分,称为色性。
8.冷色指给人以寒冷和沁凉感觉的颜色,如群青、湖蓝、翠绿等。
9.一暖色与冷色相反,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
如红色、橙色、黄色、,赭石等。
10.鲜色指一切色彩纯度高、明度较强、鲜艳夺目的颜色。
如朱红、橘黄、天蓝、钴蓝、草绿等。
11.纯色光谱七色的各种色相称为纯色。
其他均称为非纯色。
12.灰色指一切色彩纯度低(颜料中所含灰色量较多)的颜色。
如灰黄、灰绿、灰蓝、灰紫以及那些没有明确色相的灰暗的颜色都属灰色。
13.对比色两个颜色的色性(冷暖)相反,并列在一起时产生有各自色相特点互相突出的对比作用,这两个颜色称为对比色。
一般在色轮上大于90。
至180。
之间的各色为对比色。
其中处于180。
直线两端的二色,互为补色,它们是最强烈的对比色。
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就是三对基本的补色。
14.中性色指金、银、黑、白、灰各色。
它们在色彩学上又叫“消色”,属于非色彩系统(色彩学上称红橙黄绿青蓝紫、紫红各色为色彩系统,称为色彩)。
中性色的特点是与任何颜色放在一起都能协调。
要注意的是,色彩学中把绿色称为“中性色”(即不冷也不暖的“温色”),它和这里所提到的中性色是不同的概念。
15.色阶指一种颜色由浅至深所构成的明度等级。
16.色调指物象或画面色彩的总倾向,即全部色彩的一种整体关系。
绘画中“调子”一词是借用音乐中调子的名词,单色素描中叫明暗调子,在色彩画里就叫色彩调子,色调若以色性来分则有冷调子、中间调子、暖调子之分;以色相来分有黄调子、红调子、紫调子、绿调子等;以明度来分则有亮调子、灰调子、暗调子等。
17.色彩三要素决定一个颜色的特征(它与剐的颜色的区剐)是由这个颜色的色楣、明度、纯度所决定的,故称为色彩三要索。
18.色相指一个颜色的相貌。
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
19.明度指一个颜色的明暗、深浅、浓淡程度。
明度有两种含义:一是同~色相受光后由于物体各部分受光的强弱不同,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明暗层次,或在同样的颜色中加入不等量的黑或白色,其明度就不同;二是不同色相的颜色,它们的明度是各不相同的。
如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拍成一张黑白照片,便可以看到:黄色相当于淡灰色,橙绿红青蓝的灰色依次变深,紫色则相当于黑灰了。
20.纯度指一个颜色的饱和度,即某一个颜色中所含灰色量的多少程度。
所含的灰色量愈少,这个颜色便愈饱和愈纯正,也就愈鲜明愈接近光谱中的标准色(纯色)。
色彩的纯度与明度有密切关系。
当…一个颜色调入白色或黑色时,不仅明度发生变化,纯度也随之变化。
21.色彩效果即色彩的感染力。
色彩效果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增强和减弱的。
共有七种色彩对比,即色相对比、明暗对比、冷暧对比、补色对比、同时对比、色度对比、面积对比。
22。
色彩透视空间中的色彩由于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及大气的作用而引起的色彩变化叫色彩透视。
其变化的规律是:近处的色彩对比强烈、鲜明,比较暖;远处的色彩对比减弱,灰暗(模糊)、偏冷灰色。
空气的厚、薄、脏、净及地域、季节、气候情况对色彩的远近变化存直接的影响。
23.色彩感觉色彩有冷暖的感觉、重量的感觉、距离的感觉。
颜色本身并不存在冷暖、重量和距离,上述感觉是由于色彩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和联想而产生的。
如红色像火有温暖热烈的感觉,蓝包像冰、天空、水,有寒冷沉静的感觉,暗色、纯包、暖色感觉重,明色、灰色、冷色感?近轻;一般高明度的暖色系统有突出和扩大感,低明度的冷色系统有后退和缩小感。
24.固有色指一个物体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的色彩印象。
例如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等等,一个物体的中间色调部分(即受不到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的部分),大多属于固有色。
25.光源色指发光体发出的光线的颜色。
如阳光、月光、火光和各种灯光等光色。
光源包的不同会引起物体的固有色的变化。
26.环境色指一个物体周围环境的各有色物体所反射的光色。
它会引起物体固有色的变化。
例如穿红衣女孩的脸部下端便呈现出衣服红色的辉映,在草地上玩耍的小孩衣裤上有绿草的颜色成分。
27.色彩构图即色彩在画面上的布局。
指在画面上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进行组合配嚣,使它们共同产生一种明确、清晰和富有特色的表现效果。
色彩构图是以色彩的面积、明度、纯度、冷暖、色相等的对比与和谐为原则来进行组合的。
其主要目的是造成色彩分布的均衡。
在色彩构图时,各种色块的分布应以画面的中心为基准向左右上下或对角线作力量相当的配置。
,任何色块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的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互相呼应。
同种色以某种形式(如大小、疏密、聚散)反复出现,能产生色彩布局的节奏、韵律感。
色彩的全面呼应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入同一种色素,从而产生内在的联系,它是构成主色调的重要方法。
色相的选择,各种颜色的分布形势,它们在构图中的面积、形状、大小、位置、方向、主从、特征、对比关系及空问配置等都是色彩构图的决定因素。
28.色立体色立体是借助于三维空间来表示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它相当于一本“配色词典”。
色立体色谱提供几乎全部色彩体系。
各种色彩在色立体中是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的。
色相秩序、纯度秩序、明度秩序都组织得非常严密,它指示着色彩的分类、对比、调和等一些规律。
为了阐明色立体的色彩排列秩序,不妨借助地球仪为模型,它的排列秩序和色彩关系可以用这样的位置和关系来表示: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南北两极连接成中轴表示明度系列,南极为黑,北极为白,球心为正灰。
南半球为深色系列,北半球为浅色系列。
球表面为清色系列,球心为灰色(浊色)系列。
从球表面的一一点到与中心轴垂直的线上表示着纯度系列。
与中心轴相垂直的圆直径两端,表示补色关系。
标准化的色立体色谱对于色彩的使用和管理将带来很大的方便。
只要知道某种色彩标号就可以从色立体色谱中迅速找到这种颜色。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是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德在1921年创造的。
蒙塞尔色立体是美国色彩学家蒙塞尔在1叭5年创造的。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蒙氏色谱的标准色系列作为颜色的分类和标定的方法。
29.写生色彩色彩学应用在艺术上可分为两种。
一是写生色彩学,二是装饰色彩学。
写生色彩的特点是如实地表现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的时间、光源、环境和固定的视点)的色彩关系。
它要求科学地、客观地观察和分析自然物象的光源色、环境色和固有色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规律,要求色彩的表现和对象的形体结构、明暗关系、空间层次和质量感结合起来,达到接近直观形象的真实描写。
写生色彩与装饰色彩相比较,它是着重研究自然物象的条件色(即环境色)的变化问题。
色调表现丰富细腻,变化微妙,具有再现自然的真实感。
它通常用来作为色彩基本训练的手段。
写生色彩主要应用于纯欣赏性艺术品,如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等绘画作品。
30.装饰色彩装饰色彩也取源于生动、丰富的大自然色彩,但它不受自然光色关系的束缚与限制。
它可以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也可以根据装饰美的需要,大胆地进行主观想象和创造。
通过对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色性、色调、面积、位置、形状的多种运用,能给人以极丰富的感受,如冷暖、进退、轻重、动静、刚柔等。
装饰色彩的配置可采取对比、调和、渐变、透叠等等方法。
与写生色彩相比较,装饰色彩是着重研究自然物象固有色的形式美感,研究自然色调中各种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对比、调和规律。
装饰色彩具有简练、纯朴、含蓄、浪漫、夸张的特点。
写生色彩大多具有直观的感情,而装饰色彩则偏重于理智的表现。
它主要应用于装饰艺术、工艺美术及壁画、年画和中国画等方面。
二、色彩的观察方法色彩的观察方法有两种,一是环境色(条件色)的观察方法,二是固有色的观察方法。
(一)环境色的观察方法它是以“四固定”为前提条件的,即光源固定、环境固定、对象固定、作者固定。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来表现客观物象的色彩关系,是把对象、环境和光源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物象的环境色。
这“四固定”缺一不可,四个条件里有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则全盘色彩皆变。
这一观察方法受焦点透视的局限,但有它的优点,如在油画上用蓝色画成的墙,看上去是洁白的;用脏颜色画成的脸部,却像活生生的肉色,很润,很美。
它像魔术一样利用人们对环境色的感觉和错觉,使颜色变成了实物,赋予色彩以生命,隔远看栩栩如生。
(二)固有色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不考虑光源与环境,甚至排除光影和环境色彩的影响,也不要求对象完全静止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