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框架结构砌体施工设计方案

框架结构砌体施工设计方案

**** 22# 楼砌体工程专项施工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15年5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2)第二节、编制依据 (2)第三节、施工目标 (3)第四节、施工顺序及工期安排 (3)一、施工顺序 (3)二、工期安排 (3)第五节、施工准备 (3)一、主要材料准备 (3)二、各种资源计划 (4)三、技术资料准备 (4)第六节、拉结筋、过梁制作 (5)一、拉结筋 (5)二、过梁 (6)第七节、施工组织与部署 (7)第八节、施工工艺及施工法 (8)一、施工控制流程图 (8)二、操作工艺 (8)第九节、质量保证措施 (20)第十节、安全环保技术措施 (25)一、安全文明制度 (25)二、安全技术措施 (25)第十一节、特殊要求………………………………………………… .2622#楼为地下二层,层高***m;地上十一层,层高均为***m,建筑总高度为***m,基底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为***㎡。

住宅部分的外围护墙采用200厚煤矸多砖及配砖, 煤矸多砖强度等级为MU7.5;厨房卫生间及有水房间均采用100/200厚煤矸多砖及配砖;墙填充墙、隔墙采用100/200厚煤矸大砖及配砖,煤矸大砖强度等级为MU5,。

车库所有墙均采用100/200厚煤矸多砖及配砖,外墙均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0.000以上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第二节、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施工合同、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图审报告及设计交底纪要。

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GB50300-2013)4、《煤矸砖及煤矸多砖砌体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DB6B/663-2007)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7、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14-032-20048、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

9、我公司以前施工过类似工程的技术经验资料和有关技术新成果等。

10、我公司现有可投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资金实力。

11、、行业及地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技术、质量标准,工艺标准等。

第三节、施工目标1、检验批的划分及质量目标:施工过程中,标准层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3-2011)并结合省优质结构工程评选办法的相关要求进行验收,保证填充墙砌体分项工程符合验收规及合格的要求。

第四节、施工顺序及工期安排一、施工顺序22#楼竖向施工顺序为:由下至上施工;。

二、工期安排22#楼砌体施工总工期:80天。

22#楼在3月25日前完成样板层的砌筑,以后按每层4天的进度施工。

必须满足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施。

第五节、施工准备一、主要材料准备1、砖:1.1、烧结煤矸多砖(10,容重不大于14kN/m3),规格为:190×90×190mm;烧结煤矸大砖(2,容重不大于8kN/m3),规格为:190×90×190mm;导热系数详见初设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1.2、拉结筋及构造柱筋:拉结筋为Φ6.5(HRB400),过梁钢筋为Φ12(HRB400),构造柱钢筋为Φ12(HRB400)。

1.3、水泥:普通硅酸盐32.5#水泥。

1.4、砂:特细砂说明:地面以下墙、框架填充墙及室隔墙采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筑。

二、各种资源计划1、劳动力需用量及进出场计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2、材料需用量及进出场计划:每月10日前提供每月需用计划。

3、机械设备需用量及进出场计划(详见施工组织设计)。

三、技术资料准备3.1现场所有材料(河砂、碎、水泥、钢筋)按计划进场并按验收规的要求取样送检合格。

3.2砌筑砂浆试块的配合比经试验室试配,并取回配合比报告。

3.3后植式拉结筋抗拔强度试验报告合格。

3.4现场结构实体检测,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板厚度检测等相关容必须检测合格。

3.5施工作业人员按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组织进场,负责人应详细地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

3.6各班组不同程度地存在上、下交叉施工,各作业层必须做好安全防护。

3.7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和结构施工图纸,熟悉主体结构楼面上的各放线洞上的控制线以及各轴线与控制线之间的关系,并在图纸上画出砖砌体各墙肢的边线。

结合安装施工图纸,熟悉各预留洞和打支架需镶多砖的部位,并用图纸表示出来。

3.8各楼层弹好结构+1.07m控制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线,以便于控制好门窗洞口的标高和宽度。

3.9、过梁、加强带、构造柱、压顶梁混凝土等级为C25,厨房、卫生间及有水房间的上翻素混凝土等级为C20。

3.10、构造柱位置见平面布置图,配筋为4Φ12(HRB400)。

第六节、拉结筋、过梁制作一、拉结筋拉结筋、GZ(构造柱)顶端植筋完成,砌体与混凝土柱、墙相连处,按规要求植入拉结筋,植筋锚固长度根据胶的黏结力由抗拔试验结果确定并不得小于10d。

墙厚为100时为1Φ6.5@500,墙厚≥200时为2Φ6.5@500,延伸长度≥700,且≥1/5墙长,端头设置90°弯钩。

如大样图二、 过梁、压顶、圈梁根据结构施工图纸的要求预制好门窗洞口过梁,并在过梁上表面做好成型日期和构件尺寸(长×宽×高)的标识。

制成后合理养护并分类堆码整齐。

填充墙上有洞口时加设过梁,过梁尺寸、配筋:c 〕、当洞口宽≤1800mm 时,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梁底设2Φ12(HRB400),上部筋为2φ10,两端伸入支座250mm ,箍筋φ6@150,用1:2.5a 〕、当洞口宽≤1200mm 时,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梁底设2Φ12(HRB400),两端伸入支座250mm ,箍筋φ6@150,用1:2.5水泥沙浆做保护层20mm 厚。

b 〕、当洞口宽≤1500mm 时,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梁底设2Φ12(HRB400),上部筋为2φ8,两端伸入支座250mm ,箍筋φ6@150,用1:2.5水泥沙浆做保护层20mm 厚。

水泥沙浆做保护层20mm厚。

备注:1、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保护层厚度15.2、梁长=Ln+500,梁宽=墙厚3、禁使用钢筋砖或砖过梁。

4、当洞口位于砼柱、墙边时或过梁支撑长度不足时,采取后植入钢筋现浇式进行(植入柱墙10d)。

5、按图纸设计要求,当墙高达到一定高度时,应高设置圈梁,设置规则如下:a)圈梁高度采用240(或200)、梁宽同墙宽,纵向配筋采用4Φ12(HRB400),箍筋采用φ6@150,圈梁构造大样详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G329-3~6[2005]),圈梁兼过梁时按过梁处理。

b)圈梁遇到洞口时,洞口上面应设同面积的圈梁,圈梁不在同一标高时应搭接,圈梁搭接长度伸过洞口0.5m。

c)当墙净高≥4m(墙厚200 时)及墙净高≥3m(墙厚100时),设圈梁一道,圈梁设在门洞顶处或1/2层高处。

6、门窗、女儿墙等部位压顶的水平钢筋与砼柱墙相接处,采用植筋锚固,植筋长度10d,窗台根据构造要求下设100㎜厚C25砼压顶,配筋为3φ8@200(端部带180弯钩),钢筋为贯通筋。

所有的预留、预埋洞口(如消火栓箱、进户强弱电箱、通风风管预留洞口等)上均设置钢筋过梁,过梁的长度为洞口宽度加500,宽度为墙厚,过梁的高度、配筋及砼强度参照门洞口设置原则。

第七节、施工组织与部署1、施工作业部署:执行样板引路制,先进行样板层施工,样板层经项目部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业主验收,经监理、业主认可后进行大面积作业。

22#楼样板层设在标准层3层;样板层施工完毕,项目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及安装部负责人必须逐间按设计要求进行核查,部门负责人全部认可后签署如附表所示的“砌体施工样板层验收表”。

2、工期部署裙楼:2012年3月中旬插入砌体施工。

3、施工机具部署:砌体施工的垂直运输主要靠人货电梯(另详专项案)。

第八节、施工工艺及施工法一、施工控制流程图二、操作工艺1、操作工艺流程:弹线、整理插筋、设拉结筋、清洗基层→排砖砌二线高煤矸多砖砖(厨厕设砼翻边,厨房、卫生间均为煤矸多砖)→砌一步架砌块停滞→再砌到梁、板下口200mm处→砌体变一以上→从上到下用相应规格砖斜砌顶紧(多砖墙用多砖砌筑,大砖墙用大砖砌筑)。

2、植筋2.1、工艺流程:弹线→钻→清→注入锚固剂→将拉结筋插入。

2.2、钻在需植筋部位,用配套的电锤钻。

应注意以下3点:⑴墙厚100~200mm洞每边距砼墙边距离为15mm;⑵洞深度一定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定的要求(一般为10d且大于80mm);⑶当遇到混凝土中无法预见的钢筋,致使钻头钻不进或造成深达不到要求的深度时,可在±50mm围调整位置。

2.3、清先用吹风筒或高压空气吹清粉尘,用清刷清,然后再用吹风筒吹清粉尘。

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中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

2.4、安装包括注胶和植筋工序。

注胶时注意,第一次打出的粘合剂不能用,要待出胶混匀才能入。

植筋要注意对中、平直。

2.5、凝胶必须将钢筋外露端固定在模架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看护。

2.6、抗拔检测植筋完成3天后,请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抗拔检测,检测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基层清洗在进行砌体砌筑前将必须对砌筑砖墙部位上楼地面砂浆、浮浆、垃圾清扫干净,并浇水使基层湿润。

4、定位放线根据主体结构楼面放线洞上的控制线以及各轴线与控制线之间的关系,以及本层的建筑施工图,放出各墙肢的定位边线以及门窗洞口的位置。

外墙部位在转角位置挂钢丝以便控制墙体的垂直度。

5、构造柱钢筋绑扎构造柱钢筋笼可以预先绑扎成型,下部与原结构楼面板钢筋相互绑扎搭接,上部与已在梁上植好的钢筋相互绑扎搭接,绑扎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及图集要求,并且绑扎长不小于300mm,柱子中心线要垂直。

6、立皮数杆、排砖6.1在皮数杆上、框架柱或剪力墙上排出砖块的皮数及灰缝厚度,并标出窗台、洞口及过梁的标高。

6.2根据煤矸多砖(或空心砖)的模数与墙长、门窗等洞口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砌筑前按实际尺寸和砌块规格尺寸进行砖试摆,以确定组砌调节式(3~5cm可用灰缝调节,5~7cm用煤矸多砖进行调节)。

当最下一皮砌块的灰缝厚度大于20mm时,应采用细砼C20进行找平后再进行砌筑。

6.3外墙第一皮砖摞底时,横墙应排丁砖,窗台等阶台水平面上一皮砖应用丁砖砌筑。

7、砌体排砖的法格按照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14-032-2004 砌体组砌法施工,必须按照墙体净高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

7.1、竖向排砖首先以结构梁、板底从上往下按照砖的高度的几尺寸进行排列的原则。

后塞口200mm高用煤矸多砖封顶为斜砖(斜砖角度不小于60度),煤矸空心砖、煤矸多砖水平灰缝按12mm计算.7.2、水平排砖从墙的一端向另一端排列的原则排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