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一到周末,我就早早把游泳圈的气吹得鼓鼓的,磨着爸爸妈妈 早点带我去泳池。刚开始,我鼓足勇气跳到泳池里,乱游一气。妈妈 指导我先坐到游泳圈上,熟悉水性,练习在水中掌握平衡。等我掌握 好平衡后,妈妈又教我练习憋气、在水中漂浮等基本技巧。我在水中 折腾得精疲力尽、手脚酸软,心想:“学游泳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啊!”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练习,我终于学会了游泳。虽然我已经不 再需要游泳圈的帮助,但是我依然经常带着它去泳池,因为它是我学 习游泳的好伙伴,它见证了我学习游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的、地、得 的区别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 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 “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 一般为:形容词(代词)+的+名词;
清新的空气 安然自得的姿态 他的才华 张开的嘴巴 外面的大雨 阴云密布的傍晚 喝茶的时候
2 、 “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 “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 动作怎么样。 结构方式一般为:副词+地+动词;
重 点
本 次 写 作
抓住特点,描写细致。 抓住自己学本领时的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活动,怎么做的就怎么写。
顺序 为什么学(起因) 动作 语言 怎么学会的(经过) 我学会了*** 神态 心理 学会以后的事(结果) 心情 ……
我很想学拉二胡。可拿起 • 为什么想学 二胡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拉。 拉二胡没有
现在,我已经成为一个游泳高手,每逢节假日,泳池中总能见到 我快乐的身影。
学骑车
我最拿手的本领是骑自行车。 记得我刚学车的时候还不敢骑。首先爸爸叫我推着车子走,找平 衡。然后,慢慢地我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试着往前蹬一下,这个过 程我就摔了好几次。我还自己总结经验,一发现车子歪就两腿一支, 防止摔倒。爸爸还批评我是胆小鬼。半天过去了,我也能蹬一圈或两 圈了。就这样,在楼房前后的空地上,我不停地转来转去,也时不时 的摔个跟头。两个车镫子摔得伤痕累累,我也累得浑身疼。晚上做梦 我都梦见自己会骑了呢!让我兴奋而又奇怪的是,第二天我一骑上自 行车,突然发现自己能连续蹬车了。我高兴的朝着爸爸妈妈大喊: “我会骑了!我会骑了!”最后,我还学会了变向,闪电漂移、神龙 摆尾、刀片超车等技巧。我还会穿越障碍,就是用心爱的自行车穿过 垃圾、石头、树枝、杂草地。因此也没少父母的挨骂。 我们还常常 比赛。我,宋学文,还有那些大孩子。我和宋学文打前锋,其他孩子 在后面追,小区池塘边和每栋楼的水泥地都成了我们的赛车场。 最 值得骄傲的是,我还在爸爸妈妈的看护下,骑了十里地去奶奶家炫耀 了一番。 学骑车这件让我知道,只要克服心理的害怕,不怕摔倒,再爬 起来,就一定会成功。
谦虚地表示 严肃地处理 眼睁睁地看着 不动声色地说 急匆匆地跑 雨不停地下 历史地考察 有组织地进行调查
3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 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动词或形容 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用“得”字连 接, 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 + 得 + 副词。 跑得很快 决定得了
讲得眉飞色舞理 讲解得宽泛一点 洗得干干净净 变得坚强起来 活得悠哉悠哉 惊讶得顿时呆坐在椅子上
由不会拉 到初步会 拉,写得 很具体
我学会了游泳
我喜欢游泳,一来到碧波荡漾的泳池,我就变成一只小青蛙,快 乐地在水中畅游。我从三岁就开始学习游泳,起初我只是跟着爸爸妈 妈们到泳池里玩,后来爸爸妈妈让我学习游泳。
一开始,我不敢下水,每次只是在泳池边玩水。后来,舅舅知道 我要学习游泳后,送给我一个漂亮的游泳圈,上面印着蓝色的大海和 漂亮的海豚。我一见到这个游泳圈就喜欢得不得了,天天跟妈妈嚷着 去泳池。妈妈趁机教育我:“舅舅送你游泳圈可不是光好看的,是让 你好好学习游泳的,你可不能半途而废辜负了舅舅的心意。”我默默 地点了点头,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游泳。
习 作
如果问到同学们都会做些什 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 画画、会游泳、会滑冰,会照相, 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 这些本领是怎样学会的,在学习 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 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 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学会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体育方面的技能:游泳、打乒乓球; 劳动方面的技能:做饭、洗衣服; 艺术方面的技能:弹琴、照相; 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打电话、倾听、理解、 和睦相处。 学习方面的技能:观察、制作标本等
百发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心中有数
锦上添花
雪上加霜
声东击西
一清二白
七上八下
教你学一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游泳, 会吹笛子,会模拟各种声音,会做菜,会煮面条。这 次口语交际,就把自己拿手的本领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交流的时候,可以先说说自己的这一招怎么好,再 告诉别人怎么做,有的不可以边说边演示。听的同学 如果有疑问,可以随时提出。最后评一评,看看谁的 本领最拿手,看谁说得最清楚。如果有兴趣,课后可 以向他人请教。
补充两点: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 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 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 也应该用“得”。
• • • • •
明亮的( 清清的( 认真地( 生气地( 小明跳得(
) ) ) )
光彩夺目的( 春天 )( 宝石 ) 清澈见底的( 小溪 )( 湖水 )
弯弯曲曲地( 流淌 )( 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 说 鲜花开得 )( 点点头 )
( 鲜艳 )( 很美 )
时间过得
( 飞快 )( 真慢 )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左边两人就使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普通 入迷 如何 互相 至于
曲谱 谜语 荷花 车厢 细致
采摘 文章 样式 分数 皮球
色彩 波纹 考试 纠纷 疲劳
每组两个词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
左边词语里带点的字都是右边词语里带点的字的声旁。
青山 清洁 反复 往返 西瓜 呱呱叫
羊群 海洋 永远 游泳 胡须 湖水
弯曲 海湾 风采 枫树 服从 草丛
我于是请教爸爸,爸爸 说:“你只要拿着弓轻轻一 拉就能拉出声来。”爸爸又 教我音阶练习。我迫不及待 • 学的过程过 地接过二胡就开始拉。第一 于简单 次因不准,声音像锯木头一 样。第二次音就好听一点了。
写清楚。
我知道二胡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 • 写出了想 便很想学。可拿起二胡就是不知道怎么拉。 学的原因 我就去请教爸爸,爸爸说:“你只 要拿着弓轻轻一拉就能拉出声音来,就像 这样。”爸爸一连拉了几个音,都十分悦 耳动听,就像小姑娘的歌声似的。爸爸又 教我音阶练习。我迫不及待地接过二胡就 开始拉。第一次音不准,声音就像锯木头 • 一样。后来连着拉了几次都不准,我急得 满头大汗。爸爸教导我说:“做什么事都 要有耐心,有毅力,敢于克服困难。来, 咱们先一个音一个音地拉。”我便接过二 胡认真地拉了起来„„
美丽的( 可爱的( 高兴地( 大声地( ) 大雁飞得(
) ) ) ) )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50×2
50×2 =
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 不拐弯抹角。 大材小用: 把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 不当,不能尽其才。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小题大做: 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 比喻不恰当地把 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