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经历了体系重建、扩大发展、深化改革三个漫长阶段,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交出了靓丽的答卷。
但这一光鲜的财务数据背后,却隐藏着我国商业银行脆弱的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这与发达经济体以中间业务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大相迳庭。
面对诸多新挑战,我国商业银行传统模式隐藏的风险开始集中暴露,重新审视和改革盈利模式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
围绕这一问题,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研究。
论文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价值创造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盈利模式,据此提炼出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主要特征,指出面对诸多挑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应从内部价值链向内外融合的价值网模式转型。
根据这一理论框架,论文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问题,据此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观点:企业盈利模式可以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过程进行解析,传统商业银行主要考虑如何依托内部资源构建存贷业务价值链,难以应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金融脱媒、客户需求分化等新挑战,应向以模块化为基础的内外部资源协同整合的价值网盈利模式转型。
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盈利模式的显著特征是经济高增长催生的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和短期利润,具体问题表现在忽视客户需求、业务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部门化、流程设计僵化、绩效评估未考虑风险等多个方面。
在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客户需求、强化战略管理、以模块化整合内外部资源、降低资本占用、优化业务流程和加强风险绩效评估等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