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小学学校工作报告

实验小学学校工作报告

华池县实验小学学校工作报告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学生:大家上午好!经过充分的筹备和酝酿,我校开学典礼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本次获奖的老师和学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年级125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现在,我代表学校作学校工作报告。

第一部分 2016年度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16年度,我校从建校到发展迈出了艰辛的一年,在学校的历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是极不平凡、备受鼓舞的一年。

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办学理念,以“办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育德才兼备实验学生”为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确定了以德育为核心,以科技、艺术特长发展为切入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新育人模式,申报了市级“快乐校园”示范校,被县教育局确定为“艺术特色学校”,参与了华池县2017年六一儿童节文艺展演和艺术作品展览活动,有3幅学生美术作品入围华池县中小学生优秀作品集并推荐参与市级展览,参与了“华池县第三届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并荣获小学组团体三等奖”,与消防大队建立了“军民共建单位”,学校的文化建设作为专题登上了华池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魅力华池”的头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个人,(如:吴宗芳、柴玉霞、张武春、胡瑜倬等同志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成绩优秀,被评为学校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吴宗芳、王芳芳等同志关心孩子成长,善于管理班级,受到师生爱戴、家长赞扬,被评为学校年度模范班主任称号。

)还有获奖的72名优秀学生和星级学生,希望广大师生能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乐于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和不断学习,敢于引领的信念。

——以人为本,打造骨干团队。

“师表”工程:学校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两学一做”、“师德承诺”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不断锤炼师德。

“师能”工程:首先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坚持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提升。

其次坚持岗位练兵。

以“构建幸福课堂”为切入点,做到六个一:(即研读一本教育名著,承担一次公开示范课,上一堂有效课堂的研讨课,撰写一篇文章〈教后感、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均可〉,发表一篇落实有效课堂有关策略的专业论文,制作一个带有新理念的多媒体课件)。

第三通过外派学习、教学观摩、教师论坛、说课比赛、经验交流、学习分享等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如:吴宗芳<全市小学科学课赛课中获三等奖>,李世梅、吴宗芳、柴玉霞<全校说课比赛中成绩优秀>,徐芳、王芳芳、李世梅<全校班级管理工作论坛中成绩优秀>),使青年教师更快地成长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挖掘内涵,创新德育机制。

提升理念,一是创新模式高效育人。

坚持“实践、体验、健康、快乐”的德育目标,立足生活,通过生活环境熏陶、生活德育体验、生活道德感悟、实施激励性评价等方式开展体验教育,以“日行一善”为载体,完善“主题支撑—实践引领—内心体验—评价激励—知行合一”的德育工作运行模式,落实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感悟生命的自我完善,逐渐提升幸福品质。

二是明确目标,形成序列规范育人。

避免德育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政教处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分级设定德育目标(一年级学会适应、二年级学会独立、三年级学会文明、四年级学会交往、五年级学会担当、六年级学会感恩),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各年级按具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利用晨会、班队会进行主题活动公开教育,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形成序列,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达到“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效果。

三是丰富载体,活化德育实践育人。

结合校情、学生年龄特点和心智发育状况,采取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融合学校德育和主题教育,开展扎实有效的各种德育活动,以文化影响习惯,用特色引领养成,靠体验加以实施。

⑴开展“日行一善”。

针对当前小学生身心成长特点,以诵读、践行《弟子规》、《三字经》为载体,丰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感恩—在行动”系列活动,搜集感恩名言、背感恩名篇、体验家务劳动、向亲人写感谢信/制心意卡,走进社区公益劳动等,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起到“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会”的社会效应;通过“学习雷锋好榜样”、“弯腰精神”、“主动问好”等活动,使学生在“寻善、行善、扬善”的过程中感受“真善美”,体验奉献的快乐,从而知荣辱、辨是非、懂美丑,并逐步从“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快乐一世”。

⑵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有序开展了“规范日常行为,养成良好习惯”、“争做美好少年,弘扬民族精神”、“家校互助协作,提高教育质量”、“读书引领成长,艺术放飞梦想”、“积淀经验,共同成长”等系列主题教育月活动,有效地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茁壮成长。

⑶活化德育实践。

围绕法定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结合德育目标,有序地开展了“我的祖国”演讲比赛、“雷锋在我心中”知识问答赛、“祭扫烈士陵园”、“净化书包、还我轻松”、“拒绝零食、健康成长”、“弯腰捡纸、净化校园”、“阳光少年,快乐成长”手抄报评比、“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运动会、解析“历史名人”、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让理想之花盛开”六一艺术展演等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人文性、开放性、时代性较强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校园业余生活。

抓住有效契机,利用学校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和大课间等学生大型集会时间,设计形式各样的教育情景,强化活动育人效果。

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觉悟得到提高,才艺得到展示,能力得到提升。

——务实求真,提升教学教研。

一是教学常规重规范。

⑴落实“五规范”,严谨教学。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重视音、体、美等活动课程,不随意调整课程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良好教学秩序的进行;严禁教师私自为学生征订教辅读物,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

从备课、批改作业两项常规进行互查互评、自查自纠,落实周通报,月检查制度。

⑵备课“四程序”,优化教学。

备课方面,各教研组实行“四程序”备课法,即初备、交流、复备、反思四个环节,同组教师加强交流,积极研讨,切实提高备课效果。

课堂教学方面,即夯实基础,又注重过程目标的落实,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四让”、“四重”(即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合作、让学生探索、让学生应用;重方法指导、重主体发挥、重习惯养成、重能力培养。

)作业布置方面,要求精心设计,认真批阅,提倡弹性作业,反对机械重复作业,禁止无效作业。

课外辅导方面,重视培优补差,坚持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重视个别辅导,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提高。

质量考查方面,严格、精心组织好每一次考试,考后及时批阅,及时质量分析。

⑶开展“日巡课”,督导教学。

实行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制度。

及时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与全体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疑难问题,引导全体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提升各学科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教学研究重落实。

各教研组紧紧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落实有效教学、构建和谐幸福课堂等问题,积极探索集体研课的新策略,实行集体研课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在集体研课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的“三思教学”思想,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文化引领,彰显艺术特色。

根据学校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文化浸润,艺术育人”的特色格局,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文化设施启智,让艺术资源塑美。

一是打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

以办学理念目标引领,打造弟子规、经典成语、经典国粹、传统民俗等国学文化板块,取先贤之智,塑造完美灵魂;开创杏坛模范、星级学生、小学生守则、日行一善、安全记心中、感恩在行动等橱窗,让模范引领,让生命出彩;建设科学发展观专栏、师生优秀作品墙、科技、艺术长廊,树立信念、学会审美、勇于探索;班级以缔造完美教室为目的,推出个性化的教室布置及具有班级特色的班徽、班名的设计方案,充分利用黑板报、图书角、卫生角、学生种植盆栽等形式达到美的教育,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功能室统一规划,合理调配,科学布置,保证学生实践等活动的正常开展。

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助于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熏陶。

二是构建动态生成的校园文化。

挖掘各方资源,传递正能量,生成完美人格,提升文化品位,全方位打造立体动态育人文化。

利用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播放世界名曲、经典美文,净化学生心灵;开展红领巾广播,分享心得与故事,励志学生成长。

利用校园宽带网络平台,整合网络资源,开展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微课、网络晒课、远程教学等活动,提升教学水平。

共享学校图书资源,进行读书漂流、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等活动,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在书香中成长,启迪学生智慧。

利用阳光大课间,开展体艺锻炼活动,通过跑步、走步、踏步、摆臂、《广播体操》,放松身心,强健体魄;开展《童心飞扬》、《三字经》韵律操,训练协调、节奏,端正体态;结合课间活动及体育课程,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健康康一辈子。

利用社团组织,开展艺术技能提升活动,以舞蹈为龙头,带动体操、口风琴、合唱、演讲、象棋、科技探究、书法等社团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确保人人都活动,让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发挥。

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艺术节活动,顺利举行了艺术展演和小学生运动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上级的认可,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扎实有效,确保生命安全。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定责任书,明确安全分工,各负其责。

完善安全各种制度及防范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无缝隙管理机制,做到时时有专人管,处处有安全岗,建立门房出入登记册、学生路队交通排查表、学生日常安全排查表、疾病防控排查表、消毒记录表、校舍、周边环境等进行排查等表册,记录翔实,检查到位,对隐患的整改及时到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与家长签定家校责任书、学生接送责任书、上下学交通安全责任书、租房管理安全责任书等,夯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学生平安。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组织师生开展了“安全”系列活动(2次地震避震疏散演练、4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各班通过晨会、班队会、专题教育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加强食品安全意识,规范学生安全行为,提高学生安全自救能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大力配合是分不开的,是学校广大干部职工以教育事业为重,以学校发展为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