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栽培学 第五章 第一节 黄瓜

蔬菜栽培学 第五章 第一节 黄瓜


生育周期示意图
发芽期
幼苗期
伸蔓期
结果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 光 水 肥
生育适温范围为10~32℃,最适温度24℃; 典型的喜温植物。 最适地温 20~25℃; 最适气温 25~30℃(日)/13~15℃(夜) 。 喜光,但耐弱光; 华南型品种对短日照较为敏感,而华北 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 喜湿怕涝,适宜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初花期要控制水分, 80% ,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 结果期需水分较多。 喜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的土壤; 喜肥又不耐肥,施肥应以农家肥为主。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光照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吊蔓缠蔓 及时摘除侧枝、雄花、卷须和砧木发出的 萌蘖,以及化瓜和畸形瓜。 生长中后期摘除植株底部的病叶、老叶。 随时落蔓 落蔓前打掉下部老叶,把拴在 铁丝上尼龙绳解开,使黄瓜龙头下落至一 定的高度,为龙头生长留出空间。落下的 蔓盘卧在地膜上,注意避免与土壤接触。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温度管理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2节以下的侧枝 尽早打掉。12节以上 的侧枝,叶腋有主蔓 瓜的侧枝应打掉,叶 腋无主蔓瓜的侧枝保 留,结1~2条瓜,瓜 前留2片叶摘心。主蔓 25~30片叶时摘心。
(四)黄瓜常见生理障害

根本原因 小瓜在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
4/上~4/下 3/下~4/上 6/中~7/上 3/上~4/上 6/中~7/下 2/下~3/上 5/下~6/中 7/下~8/上 12/下~1/上 2/下~3/上 4~6 8~9 10/上
6/上~6/下 5/中~5/下 直 播 4/下~5/中 直 播 4/上~4/下 直 播 直 播 2/下~3/上 直 播 直 播 直 播 直 播

嫁接育苗是防止土传病 害、克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 的最有效措施。此外,嫁接 苗与自根苗相比,抗逆性增 强,生长旺盛,产量增加, 尤其是在日光温室冬春茬黄 瓜栽培中地温较低的情况下, 增产效果突出。

整地定植
整地 定植
撒施基肥 →深翻耙平 →开沟施肥 →造底墒 →起垄 开定植沟 →摆苗稳坨 →株间施肥 →浇定植水 →合垄

当夜间室内气温降至10~12℃
覆盖草苫,临时加温
定植后管理

根瓜膨大期
第1次追肥灌水,磷酸二铵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5~20kg /667m2
结果前期
每隔5~6d浇1次水,灌2次水追1次
肥。

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减少灌水 次数 严冬季节
不再灌水,可进行叶面喷肥。
定植后管理

缓苗期 密闭保温,提高室内温湿
。 度。日温25~28℃/夜温13~15℃/地 温15℃以上。
温度管理 光照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抽蔓期 实行四段变温管理,上午
26~28℃/下午20~22℃/前半夜 15~17℃/后半夜10~12℃。
盛果期 仍实行变温管理,上午
28~30℃/下午22~24℃/前半夜 17~19℃/后半夜12~14℃。
塑料大棚秋延后
日光温室早春茬 日光温室秋冬茬 日光温室冬春茬
7/上中
12/下~1/上 8/中下~9/ 上 10/下~11/上
7/下~8/上
2/中下 9/中下 11/上~12/上
9/上~10/下
3/上中~6/上中 10/中下~1/上 1/中下~6/下
注:栽培季节的确定以北纬32º ~43º 地区为依据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根 茎
根系分布浅,根量少,大部分根群分布在20cm 土层内。根系呼吸能力强,木栓化程度高,再生 能力差,茎基部近地面处有形成不定根的能力。
茎蔓生,中空,含水量高,易折断(裂)。6~7 片叶后,不能直立生长。茎为无限生长,叶腋 间有分生侧蔓的能力。 子叶对生,长椭圆形。真叶呈掌状五角形,互生, 叶表面被有刺毛和气孔。叶面积大,蒸腾能力强。 叶腋间着生的卷须是黄瓜的变态器官,具有攀缘 功能。
吊 蔓 打 杈
25节
摘 心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10节
主蔓结瓜品种
主侧蔓结瓜种
收 获

根瓜早采 结果前期
提高采收频率,每
天采收1次。

结果后期
降低采收频率,延
迟采收。
(三)塑料大棚春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定植时期 整地定植
定植后管理
棚内10cm的地温稳定在10℃以上,最低气温5℃ 以上。采用单层覆盖,一般东北北部及内蒙古地区, 在4月上中旬定植;东北南部、华北及西北地区在3月 中下旬定植;华东、华中地区在3月上中旬定植。采 用双层覆盖,定植期可提早6~7d;多层覆盖可提早 15~20d;有临时加温设施,定植期还可提前。
果实
种子
花芽分化



影响因素
花芽分化早
一般第1片真叶展开时,叶芽已分化12节,花芽已分化 到第9节,但花的性型尚未确定;第2片真叶展开时, 叶芽已分化14~16节,花芽已分化到第11~13节,同时 第3~5节的性型已确定。

花的性型可塑
最初分化出花的原始体,具有雌蕊和雄蕊两性原基。 当环境条件适于雌蕊原基发育时,雄蕊原基退化,雌 蕊原基发育,形成雌花;环境条件适于雄蕊原基发育 时,雌蕊原基退化,雄蕊原基发育就形成雄花。

根瓜长到15cm时,结合浇水每667m2施三元 复合肥15kg。 采收初期至结瓜盛期10~20d灌1次水,隔1次 水追1次肥。 结果盛期,5~10d灌1次水,10~15d追1次肥, 可明、暗沟交替进行。 叶面喷肥从定植至生产结束可每15d喷施1次。 结果期施用CO2气肥,使温室内CO2浓度达 1000ml/m3,即可达到增产效果。
10~13
50
80
50
单位:cm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 /667m2
整地定植
整地 定植
撒施基肥 →深翻耙平 →开沟施肥 →造底墒 →起垄 开定植沟 →摆苗稳坨 →株间施肥 →浇定植水 →合垄 →中间开沟 →覆膜
10~13
50
80
50
单位:cm
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5000kg /667m2
定植后管理
收 获

根瓜早采 掐断果柄 掌握标准 顶花带刺 摆放整齐 遮光保湿
(二)日光温室秋冬茬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育 苗
整地定植 定植后的管理 收 获
品种选择
选择苗期较耐高温强 光,结瓜期较耐低温弱光 的品种。优良的品种有中 农1101、中农2号、津研6 号、津研7号、津春2号、 津优5号、津研5号、农大 秋棚2号、中农10号、津 杂4号、津研4号及由韩国 引进的长绿黑珍珠等品种。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设施黄瓜栽培基本茬次
我国主要城市的露地黄瓜栽培季节和茬次
地 区 栽培茬次 播种期(月/旬) 定植期(月/旬) 收获期(月/旬)
哈尔滨、呼和 浩特 沈阳、太原、 乌鲁木齐 北京、济南、 郑州、西安 上海、南京、 武汉、重庆
春茬 春茬 秋茬 春茬 秋茬 春茬 夏茬 秋茬 冬春茬 春茬 夏茬 秋茬 冬茬
育 苗
设臵苗床 勤浇少浇 诱导雌花
遮阳防雨棚
我喷的是 100mg/L乙 烯利溶液!
地势高燥
整地定植

温室覆膜 整地施肥 定植 合垄覆膜
50
80
50
定植后管理

定植初期
昼夜通风
温光调节 水肥管理 植株调整

遮光防雨
当外界最低温度降至15℃
减少通风量,日温25~30℃/夜温
13~15℃

一、品种类型
(一)华北型
欧美型 南亚型 小黄瓜
(二)华南型 (三)北欧温室型
(一)华北型
俗称“水黄瓜”,分 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 朝鲜、日本等地。植株生 长势中等,喜土壤湿润、 天气晴朗的气候条件,对 日照长短要求不严。该类 型黄瓜茎节和叶柄较长, 叶片大而薄,果实细长, 绿色,刺瘤密,白刺。

(一)形态特征

花芽分化
多为单性花,生产上最常见的为雌雄同株异花的 株型,植株上只有雌花而无雄花的为雌性型。主 蔓上第1雌花的节位高低与早熟性有很大关系。 瓠果,果实的颜色和形状因品种而异。果面光 滑或有棱、瘤、刺,刺色有黑、褐、白之分。 黄瓜有单性结实能力,即不授粉时也能形成正 常果实。 种子扁平椭圆形,黄白色。种子千粒重 22~42g,种子发芽年限4~5年。。
第一节 黄

Cucumber
黄瓜,别名胡瓜、王瓜、青瓜,葫芦科 甜瓜属一年生攀缘性植物。黄瓜营养丰富, 气味清香,鲜食、熟食均可,还能加工成泡 菜、酱菜等,是世界人民喜食的蔬菜之一, 加之品种类型丰富,适应性较强,所以分布 十分广泛,是全球性的主要蔬菜之一 。
退出本节
第一节 黄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1片真叶出现(露真)为发芽 期,适宜条件下约5 ~10d。 幼苗期 从“露真”到植株具有4~5片真叶(团棵) 为幼苗期,约20~30d。 抽蔓期 又称初花期,从植株“团棵”到根瓜坐住为 止,约15 ~25d。 结果期 从根瓜坐住到拉秧为结果期。露地夏秋黄瓜 只有40d左右,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长达120~150d。
(二)华南型
俗称“旱黄瓜”, 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及 日本各地。该类型黄瓜 茎叶繁茂,茎粗,节间 短,叶片肥大,耐湿热, 要求短日照。果实短粗, 果皮硬,果皮绿、绿白、 黄白色,刺瘤稀,黑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