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公司商业计划书前言 1一、公司概述 21、公司简介 22、市场描述 23、管理团队 24、整体项目进度 3二、市场、竞争分析 31、发展趋势 32、市场描述 63、国内外预拌混凝土产量走势 7三、产品与服务 111、产品与服务 112、产品性能 113、价值评估 114、应用前景 115、未来规划 11四、经营策略 121、营销计划 122、市场沟通 133、技术服务与支持 13五、财务分析 131,主要财务假设 13六、风险评估及对策 141、风险评估 142,解决方案 14七、项目资金说明 151、资金需求量 152、拟出让股份 153、筹资用途 154、风险投资者权利 15八、保险与法律事务 16九、附录 16背景 17公司构架 181、公司性质 182、组织形式 183、部门职责及配置 18参考文献 20创业团体简介 21前言我们的现状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但混凝土的腐蚀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比如混凝土的碳化就是一种常见形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向混凝土内部扩散,并与其中碱性水化物,主要为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物理化学过程,碳化可使混凝土的PH降至10以下,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功能。
因此,降低成本并提高混凝土性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
我们的对策随着市场的持续增长,混凝土不仅仅要求量大而且其性能也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所以这需要我们来研究出新型混凝土并不断解决日益紧缺的问题。
混凝土应以轻质高强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发展轻混凝土,发展改性混凝土,广泛使用外加剂、合理使用掺合料,逐步改造混凝土生产工艺,大力提高混凝土质量。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混凝土各项性能的研究。
配合混凝土力学对结构全过程分析的准确化,深化研究各种混凝土在各种受力情况下包括受复合应力时的全曲线研究,特别是连接-滑移全曲线研究,解决更合理和更准确的测试方法。
总之研究新型混凝土将是我们的长久发展方向。
我们的蓝图我们认为:实现混凝土研究的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是必然趋势。
它必然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契机和动力。
我们创立的“衡岳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混凝土,也将立足于高校科研背景,着眼于混凝土行业现状,专注于混凝土品种研发。
我们相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源泉,以市场为准则,必然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所成就!一、公司概述1、公司简介衡岳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衡岳砼工)是一家筹建中的企业,位于衡阳市珠晖区,它以研究开发为导向,主要致力于新型混凝土的研发与生产。
公司以国内建筑行业为市场,充分利用高校研发力量,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公司成立初期生产传统混凝土,以满足大部分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公司将组建一支科研小组,专门致力研发生产各种新型混凝土,逐渐解决过去传统混凝土强度、抗腐蚀能力的不足,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各种不同用途。
在这段时期,公司将主要生产传统混凝土,在不久的将来,新型混凝土必将取代传统混凝土,从而满足建筑行业科学化、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需求。
2、市场描述公司推出的新型混凝土的主要市场是以砂石、水泥、碎石以及加入新型材料为主要原料的生产行业,用于满足、改善生产过程中的抗震、抗腐蚀、防碳化等效果。
我国混凝土行业市场广阔且增长迅速,但是基于国情和技术的局限,新型混凝土原料无法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作为主要原料,而是以传统的砂石,碎石,水泥为主,因此导致了传统混凝土性能的单一,而用于改善传统混凝土行业起步较晚,效果不显著,种类较少,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
新型混凝土必将开拓广阔的市场前景。
3、管理团队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由股东代表组成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下设综合部、科研部、生产部、财务部、公关部、营销部、后勤部、物流部等八个部门,初步拟定规模为150人,管理层人员50人,员工100人,其中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52人,博士生导师、教授1名,其它相关技术人员47人。
团队成员蔡林峰,张治强,陈裔洋,梁良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专业化--------团队成员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和较全面的专业知识。
团队合作------紧密的团队合作、明确的专业分工使我们成为充满朝气、更具实力的集体。
4、整体项目进度二、市场、竞争分析1、发展趋势我国发展混凝土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全国混凝土工作者,以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方针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发展混凝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预拌混凝图已成历史的必然。
混凝土预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
㈠、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混凝土产业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㈡、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为混凝土提供了发展平台。
㈢、国家将继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线条、带花建设相适应,建筑业也快步走向工业化、专业化、现代化。
混凝土市场现状㈠、混凝土市场概况20XX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
生产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
(1)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20XX年,全国生产水泥亿吨(公报数),比上年增长 %,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275 亿元,增长 %,增幅高于上年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 4210 亿元,增长 %。
平均产销率为 %,高于上年个百分点。
(2)价格水平总体稳中有升。
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 %。
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上升 %。
华东、华中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年底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水泥价格同比提高 2%。
(3)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11534 亿元,同比增长 %,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 603 亿元,增长 %。
特别是水泥行业实现利润 150 亿元,增长 %。
(4)建材产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
水泥及熟料出口 3613 万吨,同比增长 %。
(5)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
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呈下降趋势。
20XX 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547 亿元,同比增长 %。
其中,水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3 亿元,同比下降 %,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
(6)产品库存总体处于正常水平。
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成品库存 699 亿元,同比增长 %。
国家建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140 户重点水泥企业水泥库存 769 万吨,同比增长 %,低于产量增长幅度。
(7)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比例提高到 50%,较上年提高 10 个百分点。
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进一步淘汰,产量比例进一步降低。
(8)淘汰落后步伐加快。
一些地方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
建材行业中先进的、大的、节能的、环保的比重明显提高,落后的、小的、浪费的、污染的比重明显下降。
(9)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建材工业万元 GDP 综合能耗同比下降超过 %,其中,水泥由于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单位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
(10)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XX年是水泥兼并重组动作最大的一年。
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际金融、产业资本的介入,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建材行业兼并重组和市场整合。
㈡、混凝土行业现状1. 混凝土搅拌站现状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
2. 混凝土行业政策(1)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今年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 127 个中心城市在三年内,分期分批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禁止在城市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是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继 20XX 年在部分城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后的又一新举措。
据初步测算,该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将带动中国水泥散装率提高 8 至 10 个百分点,并有效地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2)节能环保温家宝总理今年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指出了建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 40%左右,包括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建筑企业责无旁贷。
降低使用能耗,建筑企业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此前,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混凝土,实现水泥散装化,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
一是节约了一次性包装袋。
据新华社报道, 20XX 年发展散装水泥节省包装费用 211.5 亿元,由此节约能耗 807.4 万吨标准煤。
二是可避免包装破损,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水泥损耗。
20XX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 2119 万吨,节约能耗 307.3 万吨标准煤。
三是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 80 至 100 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
四是减少粉尘排放,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 4.2 公斤。
仅推广散装水泥一项,就产生如此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可见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提高模板、脚手架构件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构件的工厂集约化加工率、减轻施工现场污染等。
建设部每年推出的重点科技成果,基本上都关乎“四节一环保”,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
在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