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制动装置及气压制动装置(第七周)

液压制动装置及气压制动装置(第七周)

课题53:液压制动装置一、液压制动传动机构的管路布置1.前后桥独立式2.交叉式二、液压制动传动机构的主要总成1.制动主缸作用是将踏板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

图11--15所示为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机构中的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2.制动轮缸分类:双活塞和单活塞式,功用:将主缸传来的液压力转变为使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

制动分泵的分解1.拆下泵体两端活塞防尘套2.从泵体两端取出活塞和密封圈3.从泵体内取出弹簧4.取下放气螺栓防尘罩,拆下放气螺栓制动主缸的拆装1.拆下连接油管2.拆下制动液的储液罐3.松开主缸安装罩在支架上的紧固螺母4.松开制动主缸与助力器连接的两只紧固螺母,使主缸与助力器分离5.拧松真空橡皮管的卡箍和管接头,取下真空管主缸的分解1.拆下防尘罩,用起子顶住第一活塞,再用尖嘴钳取下挡圈,取出垫圈、导向套、油封,取下第一活塞组件,再从第一活塞组件上取下前密封圈、垫圈,旋下螺栓,取下弹簧座、弹簧、止推垫圈、后密封圈和垫圈。

2.旋下限位螺栓,从主缸后端的出油口吹入压缩空气,顶出第二活塞和弹簧,再从第二活塞下取下后密封圈、垫圈、前密封圈及中密封圈。

装合顺序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

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检修1.制动主缸和轮缸的检修(图4--99)修理136活塞与缸径配合间隙为0.025~0.08mm;活塞与星形阀片应能掩盖住活塞头部的轴向孔,在自由状态阀片端部应弹起打开轴向小孔;出油阀正确落位,回油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关闭位置;橡胶皮碗的唇缘应在旁通孔之后;活塞与推杆间隙为1.2~2.0mm;通气孔不阻塞。

制动主缸和轮缸内径严重锈蚀或拉伤,缸孔内径磨损量大于0.12mm,圆度误差大于0.05mm,圆柱度误差大于0.25mm,活塞与缸径配合间隙大于0.15mm,就应该更换新件;若活塞磨损,与缸径配合间隙增大,但未超过0.10mm,可更换活塞改善配合;制动主缸和轮缸的橡胶件在大修时应该全部更新。

制动主缸和轮缸检修时应注意:1.制动主缸的弹簧挡圈卸下后,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会被挤出,轮缸则需剥下防护罩与活塞一同抽出。

若活塞不易取出,可输入压缩空气,将活塞压出。

2.制动主缸和轮缸的零件,只能用与制动系所使用的同种制动液或酒精清洗。

3.拆卸式,制动液应收集,防止污染车身油漆表面及其他零件。

合成型制动液对油漆及塑料有腐蚀作用。

4.组装前,应彻底清洁主缸或轮缸,涂抹制动液于钢壁,安装橡胶皮碗和活塞,并确认活塞在缸内不卡滞。

5.制动主缸橡胶皮碗的唇缘是否堵塞旁通孔,可用比旁通孔孔径细的金属丝探查。

旁通孔阻塞会造成制动状态不能彻底接触的故障。

排除液压制动系统空气宜按先远后近、先下后上的次序逐缸进行。

在排除空气过程中应注意:1.随时添加制动液,否则空气会因储液罐无液而窜入制动系统。

2.合成型制动液对油漆有强腐蚀作用,溅于油漆表面的制动液应立即擦拭干净。

3.按规定选择制动液,各种制动液不许混用。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液压制动系统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一般在10mm左右。

(修理140)液压制动失效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故障排除269)一、故障现象:汽车行驶中,踩下制动踏板,车辆不减速,即使连续几脚制动也无明显减速作用。

二、故障原因1.制动踏板至制动主缸的连接松脱。

2.制动储液室无液或严重缺液。

3.制动管路断裂漏油。

4.制动主缸皮碗破裂。

液压制动不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一、故障现象1.汽车在行驶中,踩一次制动踏板不能减速或停车,连续踩几次制动踏板,效果也不好。

2.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太长。

二、故障原因1.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太大。

2.制动液不足,储液室内液面太低。

3.制动液内进水或混进其他液体。

4.制动管路内进入空气,或产生气阻。

5.制动总泵或分泵的活塞磨损过甚,配合松旷。

6.皮碗老化,密封不良。

7.总泵的进油孔、补偿孔堵塞,造成油压不够。

8.制动软管老化过软。

9.管路或接头有泄漏处。

10.制动器方面的原因,同气压制动系一样。

液压制动跑偏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一、故障现象1.汽车行驶制动时,行驶方向发生偏斜2.紧急制动时,方向急转或车辆甩尾二、故障原因1.左、右车轮轮胎气压、花纹或磨损程度不一致2.左、右车轮轮毂轴承松紧不一,个别破损或损坏3.一侧减震器漏油或失效4.一侧悬架弹簧折断或弹力过低5.一侧的摩擦衬片油污、水湿或铆钉外露6.一侧制动管路堵塞或混入空气7.一侧制动蹄间隙过大,制动蹄摩擦片磨损严重或制动自调装置失效8.一侧制动鼓或制动盘磨损过甚或沟槽9.一侧制动盘翘曲或松动10.制动钳活塞卡死不能运动11.制动轮缸活塞漏油或发卡12.前轮定位失准13.转向传动机构松旷14.感载比例阀故障液压制动拖滞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一、故障现象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立即完全解除,以致影响了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

二、故障原因1.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制动踏板拉杆系统不能回位。

2.制动总泵回位弹簧折断或失效3.制动总泵回油孔被污物堵塞,密封圈发胀或发黏与泵体卡死。

4.通往分泵的油管凹瘪或堵塞5.制动盘摆差过大6.前制动器密封圈损坏,造成活塞不能正常复位7.前、后制动器分泵密封圈发胀或发黏与泵体卡死8.鼓式制动器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过软9.鼓式制动器制动蹄摩擦片破裂或铆钉松动10.鼓式制动器制动鼓严重失圆。

课题54:气压制动装置气压制动传动机构的主要总成: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的作用是产生高压空气,是整个制动系统的动力源。

按其气缸数可分为单缸和双缸两种,其结构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相类似(图11--19)当活塞下行时,外界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自进气管接头和进气阀门被吸入气缸。

活塞上行时,进气阀门关闭,缸内空气即被压缩,压力升高,克服出气阀门弹簧的预紧力而使出气阀门开启。

高压空气便经出气室、气管充入湿储气罐。

气阀式空气压缩机的分解(拆装技能158页)1.缸体与缸盖(1)拆下缸盖螺栓,将缸盖拆下(2)用专用工具拆卸进气阀导向座和排气阀座,取出气阀弹簧、阀片、进气阀座、启发导向座及密封垫等。

(3)拆卸松压阀盖、卡簧和松压阀体,取出松压阀杆。

(4)拆下曲轴箱底盖,把要拆的活塞曲柄连杆轴颈转至下部。

2.曲柄连杆机构(1)从底部拆下开口销,拧下螺母,取下螺栓、连杆盖及垫片。

注意连杆盖上的记号,以便与连杆装配。

(2)不木棒将连杆及活塞从缸体中顶出。

(3)拆下活塞环。

(4)用同样方法拆下另一缸活塞连杆组件。

(5)拆下带轮。

(6)拆下曲轴箱上前后盖和前后球轴承,取出曲轴。

气阀式空气压缩机的装法1.曲轴(1)将曲轴装入曲轴箱,然后再曲柄两端装上轴承,并卡上卡簧。

注意曲轴安装方向。

(2)将后盖油堵及弹簧装入曲轴后端,装上后盖及密封垫,拧紧后盖固定螺栓。

(3)装上前盖及密封垫,拧紧固定螺栓。

(4)装上带轮,拧紧带轮紧固螺母,装上开口销。

2.活塞连杆(1)将活塞环装在活塞上。

活塞环内切口朝上,活塞环端口互成90°。

(2)转动曲轴,使曲轴轴颈处于下止点位置。

(3)将活塞连杆总成从气缸上部装入,再装上垫片及连杆盖,并以14.7~16.6N.m的力矩拧紧连杆螺栓,最后装上开口销。

3.缸盖(1)按拆卸的相反次序安装进、排气阀等零件。

将弹簧与阀片装入进、排气阀导向座并正确定位后,分别拧紧进气阀导向座和排气阀导向座。

(2)缸盖6个螺栓按规定次序分两次拧紧,最后的拧紧力矩为11.76~16.66N.m。

双腔串联活塞式制动控制阀制动控制阀作用:控制由储气罐进入制动气室和挂车制动控制阀的压缩空气量,从而控制制动气室中的工作气压,并有渐进变化的随动作用,以保证制动气室的工作气压与踏板行程成正比。

1.基本结构2.工作原理若前制动管路失效,制动阀上腔仍能按上述方式工作,因此后制动器仍能起作用。

若后制动管路失效,通过制动阀上腔平衡弹簧、上活塞及芯管可直接推动下腔小活塞,使前轮制动器起作用。

CA1092型汽车串列双腔活塞式制动阀分解1.拆下制动阀与气管的连接螺母。

2.拆掉制动灯开关上的导线,拆下制动阀与车架的连接螺栓、螺母、卸下制动阀。

3.从上盖的耳架上拆下拉臂、挺杆及防尘罩,拆下上盖连接螺栓,取下上盖。

4.取下平衡弹簧座、平衡弹簧及上活塞,取出回位弹簧,拆下上壳体。

5.拆下中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螺栓,由中壳体依次取出回位弹簧、小活塞、继动活塞。

6.拆下中壳体的两个卡簧,并依次取出上阀门座、上阀门总成及回位弹簧。

7.拆下下壳体下部的卡簧,取出排气阀、排气阀座、拆下卡簧,取出下阀门座,取出回位弹簧、弹簧座及下阀门总成。

CA1092型汽车串列双腔活塞式制动阀的装复1.将下阀门总成、下阀门弹簧座、下阀门回位弹簧、下阀门座依次装入下壳体下部,用卡簧将下阀门总成锁住,装上排气阀及座,用卡簧将排气阀锁在下可体内。

2.在上阀门总成上装上弹簧座、弹簧、上阀门垫圈、密封圈,并将卡簧固定在上阀门总成上。

3.将下活塞回位弹簧、下活塞、继动活塞装入下壳体下部,将上阀门座、阀门座密封圈用卡簧固定在下活塞上。

4.将下壳体与中壳体了解。

5.将平衡弹簧、平衡弹簧座放入上活塞上部,并将平垫圈、弹簧垫圈用螺栓连接。

6.将上活塞回位弹簧及上活塞总成依次放入上壳体内,装上上盖,拧紧上盖与上壳体的连接螺栓。

7.将大衬套、挺杆装入上盖的孔内,装上防尘罩,将滚轮用连接销装在拉臂中,锁好开口销,再将拉臂用连接销装在上盖上,并装上小衬套及开口销。

8.装上调整螺钉,并调整上阀门的排气间隙为 1.2±0.2mm(相对踏板自由行程为10~1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