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师专业技能试题及答案0001

小学教师专业技能试题及答案0001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字义,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4、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 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素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2、知识和能力3、一定数量理解字义文化科学知识认识能力4、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5、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学生的亲身经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6、分解式目标交融式目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点,具有明确分工和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是指哪些以物资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包括语文教材、学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各类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设施、实践基地以及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生活场景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每点2分)2、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

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

(各3分)3、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

(6分)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答题要点:(1)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2分)(2)探究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3 分)(3)接受学习有被动和主动之分,主动的接受学习也发挥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3分)2、答题要点:(1)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2分)(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只有“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2分)(3)“知识和能力”目标在“三维目标”中起着奠基作用,是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基础,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新课程并没有否定它的重要性。

(2分)(4)新课程的教学应在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同时重视其他两个纬度目标的达成。

(2分)五、教学设计题(12分)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1、重视交际情境的创设;2、有学生多个回合的交际活动,重视学生应对能力的提高;3、关注学生语言的发展;4、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每个要点3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答题要点:(1)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整合;(2)目标表述不够清晰、到位,有的表述语言不够准确;(3)目标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部分目标不容易测量。

(每点4分)2、评述要点:优点:(1 )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

(3)加强了各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

(各3分)不足:投影使用时机过早,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3分)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二)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注重语文素养的。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课程是的生态系统,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4、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话题要贴近,密切联系学生的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5、阅读教学过程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乃至的目标都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体验学习2、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 多公里。

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

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2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体提高螺旋上升3、动态生成教师-教材-学生学生4、生活经验世界5、教师学生文本6、不会二维三维交融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所谓体验学习,是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认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景。

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2、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一种称之为“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另一种称之为“交融式目标”,它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

(各3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一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各3分)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各2分)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符合《课标》提出的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的。

(2分)(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和阅读,重点在读准声、韵、调,能准确地拼读音节,识字达成了,汉语拼音的作用就不存在了。

(3分)(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重点也在拼读准确上,在口头实践中。

(3分)2、答题要点:(1)文本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课程的教育价值,教学中应重视发挥其作用。

(2分)(2)学生是具有各自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独立生命个体,其感受与体验存在差异,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

(2分)(3)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的价值取向出现分歧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分)(4)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2分)五、教学设计题(12分)教学设计应体现如下要点:1、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具有启发性;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自主建构知识;3、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促进语言的发展;4、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变。

(每个要点3分)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答题要点:(1)本案例中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