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思考安全生产是企业长远发展永恒的主题。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推进会精神,怡和天誉项目开展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通过活动,将安全生产文化多方面的推广,深入人心,管理者及劳动者对安全生产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

一、安全源于深刻的思想认识我们都知道,安全生产事故除了极少数是由不可抗拒力引起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人为的事故,或者说是责任事故。

和其他的事物一样,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仍然是人,是人的思想、人的认识。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安全生产隐患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就在你身边、眼前、手上;你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到。

你对它漠然视之,隐患就会发展为事故;你对它敬畏有加,在思想上极端地重视它,你就能发现它、整治它、排除它,就能在萌芽状态把它给“灭”掉。

因此,抓安全生产管理,不能就事论事,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常常强调:要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什么是“本”?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提高人的思想认识,致力于塑造本质安全型领导班子、本质安全型管理团队、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的前提、基础和根本。

基于上述认识,要自始至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加大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力度,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一把手负总责、部门按职能负责、班组按岗位职责划分区域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通过强化全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岗位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深入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基础管理考核工作,使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员工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讲政治,安全就是最大的政治;讲效益,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讲责任,安全就是最大的责任;讲福利,安全就是员工最大的福利。

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二、安全源于健全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乃至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的依据,是执行力的保障。

以安全基础管理与考核、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不断建立和健全自身的规章制度体系,制定并下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管理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轨道。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既要体现共性,把握不同专业安全生产的普遍规律和共同要求,制订综合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又要体现个性,区分不同岗位安全生产的特定情况和特殊要求、制订专业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严格按《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人数。

并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覆盖到企业的所有项目,并建立检查情况记录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建立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长效机制。

推行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对工程当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时地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控,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技术管理要求对工程的安全隐患及时地进行管理,通过一定的警示措施及时地提醒工作人员重视施工现场安全,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建设。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顺利开展的有效制度保障。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制度,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构建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责任制度,依照工程的实际状况建立生产管理机构,在机构当中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管理的技术审查工作,在施工单位当中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的对工程当中的问题进行审查,为了加强对实际状况的了解,工作人员要及时地深入到施工现场观察管理状况,对工程的安全生产隐患及时进行排查,根据现场的实际生产状况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

施工部门的项目领导需要对项目的安全施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安全生产的安全规则以及操作流程进行规划,将相应的规则及时地向工作人员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落实项目安全管理规定,实施有效的工程项目监管。

对于操作过程当中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人员及时进行惩罚措施,对于违反行为应当及时进行制止。

在项目管理当中及时的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管理,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记录,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及时进行整改,在短期当中难以进行整改的工作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暂时性修复,并及时向上级进行请示。

3. 积极推行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制度。

全面推动利用风险识别技术,积极开展安全评价和风险评估管理,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和动态数据监测台账,实行分类监控,分级管理,有效落实重大隐患的预控、预警机制。

4.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资料的管理。

管理资料是关键点,通过采取有力措施(培训、处罚、规范文本)将资料与现场检查更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对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可保证执行标准、强化责任制管理,对现场安全管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科学开展事故救援。

项目部以文件形式或在承包合同中赋予施工现场班组长(施工队长)在遇到险情时,有第一时间下达停工、撤人命令的直接指挥权。

因撤离不及时导致较大人员伤亡事故的,依法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项目部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发生事故时,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在第一时间开展自救,防止事故扩大。

7.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建筑事故统计表明,建筑施工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坍塌被称为建筑业五大伤亡事故。

因此,在开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活动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防施工坍塌、防高处坠落、防触电、防物体打击和防机械伤害等为重点内容的建筑安全专项治理,以及对工程违法转包、分包等情况的专项整治,从而使安全监管工作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最终达到减少一般伤亡事故和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目的。

三、安全源于突出监管重点安全管理工作要面面俱到,不能放过哪怕是细微末节的任何安全隐患。

更要突出重点,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安全管理资源。

对各级危险源点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新入场员工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特种设备、危险作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四、安全源于系统的教育培训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从根本上要求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

企业的安全工作从“要我安全”的被动管理模式,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自主管理模式转变,是一种质的飞跃。

要让员工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除了要养成强烈的安全意识外,还要掌握全面的专业安全知识,练就过硬的安全本领和操作技能,即要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重对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岗位安全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持之以恒的、系统的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都成为本质安全型员工,一个都不能少。

1.系统地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全员安全知识水平和岗位安全技能为重点,以周四学习为主阵地,严格按年度、月度培训计划执行并进行考试和考核。

建立周四学习制度,是指每逢周四,利用2个小时时间,学安全知识、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

使员工通过组织的系统化、管理的系统化和内容的系统化为特色的集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安全本领,从而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重点地开展班组岗位安全建设活动(1)目的明确。

“爱岗敬业”基于对自身岗位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班组岗位安全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明确岗位工作职责、界定岗位工作权限、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制定岗位工作标准、提炼岗位工作理念、提升岗位工作绩效,最终真正实现“因事设岗、以岗谋人、人岗合一”的企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2)是精心组织。

班组岗位安全建设活动是一项群众性活动,也是一项要用较长的时间真抓实干才能见成效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

针对班组岗位安全建设活动的特点,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是锐意创新。

抓重点:抓重点人,以班组长、骨干为重点;抓重点岗位,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把班组岗位安全建设活动和“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活动、“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以“争先创优”的精神推动岗位安全工作,通过班组岗位安全建设深化安全生产和“争先创优”活动。

抓培训:以“内外结合、以我为主”的模式开展班组岗位安全培训。

五、安全源于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健康活动,大力弘扬以安全和健康为第一价值观,以人的安全素质为核心,以自觉的安全行为和高标准的安全生产环境及作业条件为表征的安全文化建设。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的作用,利用横幅、宣传单、宣传栏、咨询日等形式不断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灌输先进理念,形成正确导向,早就安全文明氛围。

安全问题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始终,安全管理是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通过研究定制针对性的措施,认真抓好实施,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及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这项任务真正落实到实处。

对待安全问题,必须一切从严,严格制度,严格检查,严肃处理。

通过坚持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