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概论——20140916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概论——20140916

天然气 其他形式 新能源
综合各种关于分布式电源的标准,DG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直接向用户供电,潮流一般不穿 越上一级变压器。 特征二:装机规模小,一般为10MW及以下。 18个典型国家(组织)中,13个为10MW及 以下,3个为数十MW级,2个为100MW级。 特征三:通常接入中低压配电网,一般为10(35)kV及以下。18个典型国家 (组织)中,8个为10kV及以下,7个为35kV级,3个为110(66)kV级。 电网 电网
工厂企业
居民
时间轴/h
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方式
输电 网络
高压配网
G
G
G
G
以分布式电源(DG)为单元 优点:接入方便,运行简单 缺点: 系统故障退出运行 间歇性影响周边用户 能源综合优化困难 对电网运行调度提出了挑战 上述缺点将制约了DG的发展
110KV
中压配网
35/10KV
负荷 低压配网 0.4KV 负荷
用户应用层支持人机交互,支持展示微 电网运行状态与功能。 分析决策层分析网络状态分析、潮流计 算,进行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估。时间尺 度为小时(h)级 微网运行层实现对微网的电气控制,时 间尺度为分钟(min)级 物理层控制控制微电源和储能装置,时 间常数在毫秒(ms)级到秒(s)级
微电网分层(主从)控制框图
独立运行的PV系统组成
并网运行的PV系统组成
风力发电
调节发电机 转速适应风 速变化
感应式发电机
旁路开关
无法调节无 功,需增加 无功补偿
10 ... 24 kV, f = 50 Hz
齿轮箱
软并网控制器
运行控制器
brake
690V/10000V
交流异步发电机
中压开关
功率控制器 功率补偿器 风轮转子
目 录
1 引言 2 微电网的结构与组成 3 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4 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发展 5 总结
微电网的运行方式及控制
并网状态 离网状态 并网离网切换 离网并网切换 故障检修 大电网直供
微网运行方式示意图
微电网的运行方式及控制
并网状态 • 大电网提供频率和PCC点电压支撑,维持网内功率平衡; • 微电源根据电力市场规律选择最优运行模式以获得最大 的经济效益; • 微网内局部电压可由微电源进行调节。 离网(孤岛)状态 • 功率平衡、频率和电压支撑由微电源选择不同控制模式 实现; • 由于微电源的惯性几乎为零,频率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 必须有储能设备。
几种微电源的基本原理及控制
微型涡轮发电机 • 回流换热器利用燃烧过程产生的 排出废气,增加了系统的效率; • 系统中的发电机为永磁发电机, 发电机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网; • 无需发电机转速与电网严格同步, 其控制原理及大型汽轮发电机组 基本一致。
整流器 微型涡轮 发电机组 ~
三相380V
逆变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电网MG
大电网
优质
用电 环节 配电 环节
安全
当前大电网
发电 环节
输电 环节
经济
高效
集中式 单一供电系统
分布式发电(DG)
DG定义:利用分布式能源,装 机规模小,位于用户附近,通 过10(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 接入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 利用和能量梯级利用多联供发 电设施。
风能
太阳能
分布式 生物质能 能源 海洋能
能量管理 系统 负荷差异化 分级
分布式 发电 能源使用 多样性
微电网 技术特征
可独立 运行
辅助电网 优化调度
微电网的优点
可大大提高分布式电源的有效运行时间; 有助于电网灾变时的重要负荷持续供电; 避免间歇式电源对周围用户电能质量的直接影响; 有助于可再生能源优化利用和电网节能降损。 。。。。。 经济与社会意义巨大!
DG
DG
DG
DG
DG
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
纽带!
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
电子运动代 替机械运动
DC
AC
DC
DC
1.2 1.0 谐波振幅
DC
V1 Ud + V2 ur uc
AC
VD1 R VD2 uo V3 L V4 VD3
0.8 0.6 0.4 0.2
a=1.0 a=0.8 a=0.5 a=0
L L L C u
功率变换拓扑
整流等效拓扑
燃料电池
氧化 e
e
CH 4 H 2 O CO 3H 2
CO H 2 O CO2 H 2
e 浓缩
• 将燃料(氢)与氧化剂(空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不是储能设备,是发电设备,所以叫燃料电池; • 能量转化效率高,本体效率可达40~60%,大容量热电联合联合 循环系统效率可达80%以上,是一般内燃机的2~3倍; • 非常环保,污染排放非常小、噪音极小,燃料易获取。
永磁直驱发电机
无齿轮箱,发 电机转速不同 步,能量转换 效率高
风机主控器
并网电能质 量高,功率 因数可控
双馈异步发电机
主回路断路器
调节转子励磁 电流,只需调 节转差功率, 变流器成本低
10...24 kV, f = 50 Hz or 60 Hz
齿轮箱
制动器 异步发电机
机侧 变流器
网侧 变流器
变压器 开关设备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概论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主讲人: 孙建军 jjsun@
目 录
1 引言 2 微电网的结构与组成 3 微电网的运行与控制
4 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发展 5 总结
背景
化石能源 大机组 大电网 高电压
环境污染 能源危机 电网安全
可再生能源 分布式发电 DG
功率波动 稳定性差
自发自 特征四:发电类型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综合利用发电、高能效天然 用!
气多联供(能效一般达到70%以上)。
7
我国分布式电源发展重点是风电、光伏发电、小水 电和小型天然气多联供等技术类型。
2 分布式电源的概念常常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热电联
产的概念发生混淆,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大型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不属于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主要是利用储能和控制装置,实现分布式电源与本地
负荷电力电量自平衡的微型供电网络,是新技术在配电网中 的应用,是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 分布式电源并网不一定要依靠微电网技术;但微电网必然包 含分布式电源,同时配置能量管理系统、控制装置、储能装 置等实现“自治”、“友好”。
总结美国、欧洲、日本等国20个微电网试点工程,具备以下四 个基本特征: 微型:微电网电压等级一般在10kV以下;系统规模一般在 兆瓦级及以下;与终端用户相连,电能就地利用。 清洁:微电网内部分布式电源以清洁能源为主,或是以能 源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发电形式。天然气多联供系统综合利 用率一般应在70%以上。 自治:微电网内部电力电量能实现基本自平衡,与外部电 网的电量交换一般不超过总电量的20%。 友好:微电网对大电网有支撑作用,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 可靠的电力,能实现并网/离网模式的平滑切换。
拓扑结构
• 直流与交流微网系统
直流微网系统-环形 直流微网系统-辐射形
交流微网系统
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微网结构特征
• 简单结构与复杂结构微网
简单结构微网
DG
复杂结构微网
微电源控制器/并网逆变器——功能 自动调节馈线的潮流; 自动调节节点电压及负荷分配; 确保系统能够自动平滑地转换孤岛和并网模式 微电源控制器/并网逆变器——特点 响应时间为毫秒级的,控制信号采自本地测量电压和电流; 即插即用。一般不需要快速通信协调微电源控制器的运行; 投入与退出不改变系统中的已经存在的控制和保护装置。
主轴承
变桨 机构 变流控制器
调节转速适 应风速变化
风机主控器
并网电能质 量高,功率 因数可控
储能设备
飞轮储能
蓄电池储能
超导储能
超级电容储能
• 储能设备并不是个发电设备,但是微网中最关键的设备,主要 用于平抑间歇性微电源的功率波动; • 大型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组的旋转动能在维持负荷的动态 平衡、减小系统频率的瞬时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 在微电网中燃气轮机、风力发电等微电源容量较小,其旋转动 能也小;而光伏发电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根本没有旋转动能, 如没有快速双向储能设备的调节,则很难保证系统频率的动态 稳定; • 应对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功率波动需要选择不同的储能方式。
配网层面
用户负荷
当前信息
输入输出 功率控制
DG层面
预测
实时能量 功率控制
间歇电源 预测
当前信息
分布式电 源控制
负荷层面
负荷响应 控制
继电保护系统 • 微电网中的继电保护必须同时能够响应大电网和微电网 的故障; • 对于大电网的故障,所需响应可能是为了保护微电网中 非常重要的负荷,应该迅速地将这些负荷与大电网隔离 开来; • 如果故障发生在可运行于孤岛状态的微电网内部,则所 需的保护是将馈线中最少可能的线路断开,从而消除故 障影响。
能量管理系统
自治运行
能量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个微型电源控制设置功率和电压 的参考值来调节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其目标为 • 确保微型电源为负荷提供所需的热能和电能; 友好 • 保证微电网满足大电网的运行规约; • 微型电源的排放和系统的损耗达到最小;
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 经济环保 热、冷、电联供
• 使微型电源的运行效率达到最大等。
微电源控制策略
决定了微电源的 外特性,时间尺 度ms级
改善微电源输出电 压/电流波形,提高 控制增益和响应速 度,时间尺度μs
微电源的PQ控制
控制目的是使 DG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率等于其参考功率 例如当系统频率为 50Hz 、 DG 的端口电压 为额定值时, DG 运行在 B 点,输出的有功 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Pref、 Qref;当系 统的频率增加,且 DG的端口电压幅值增大, 此时 DG 运行点将由 B 点向 A 点移动,输出 的有功和无功依然为 Pref、 Qref;当系统 的频率减小,且 DG的端口电压幅值减小, DG 运行点将由 B 点向 C 点移动,输出的有 功和无功依然为Pref、Qre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