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堤防工程测量方案

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安吉段施工V 标工

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月日
、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梅溪集镇区块,从梅溪镇马村至梅溪老大桥,沿途经过马村、华光村、梅溪村,河道中心线长7.85km,左岸堤防全长约6.70km,右岸堤防全长约3.06km,防洪标准:左岸梅溪新大桥下游为50年一遇,其余为20年一遇。

3 座涵闸,包括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以及为实施上述工程所必须的措施及其他项目。

1.2测量工作内容及特点
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内容主要为平面控制网建立、工程碎部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工程沉降观测。

建设单位提供了五个坐标控制点。

我方对设计提供的控制点进行了复测和校核。

各个控制点高差起伏大,地形复杂,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施工测量是本工程施工的一大难点和重点。

二、技术依据
2.1工程依据
⑴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⑵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⑶ 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点。

2.2相关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准备工作
3.1人员配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开展,投入由一个作业组承担本工程测量
任务,总测量人员4名,其中工程师1名,专职测工1名,组成本工程施工测量队。

3.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高程
测量用水准仪。

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见一览表。

注:仪器均在计量局检验规定周期内检定
3.3内业计算
室内采用南方测绘CASS6.1成图系统,南方测绘平差易2006、CAD2006,现场计算采用卡西欧CASIO fx-4800p计算器.该计算器己输入有关计算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以求高效、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四、工程平面控制网
4.1控制点建立
根据本工程包括堤防工程的特点,经现场踏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
为高级控制点,建立附合导线平面控制网作为加密控制点满足施工测量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量。

根据堤防工程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

控制网点必
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控制点埋设至少7天后方可进行施测。

4.2平面导线控制测设
⑴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主要建筑物为线性,结合业主单位所提供的控制点为依据,沿线布设附合导线。

⑵ 点位布设要求:平面控制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位置,视线与障碍物之间距离不小于 1.5m。

加密控制点则应按方便放样,便于保护的原则进行布置。

⑶ 观测仪器使用KF5-442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测回法观测6个测回,边长观测3次测距,取平均数作为最后结果。

角度及边长的观测的各项限差均按照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

在观测边长时,输入温度、气压改正系数,由仪器自动改正。

4.2水准测量测设
本工程主要包括堤防和建筑物等施工项目,对高程要求比较严格。

为满足施工需要及工程测量精度,在堤坝沿线、建筑物布设四等水准点。

水准测量采用DS3自动安平水准观测,观测方法严格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往返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

观测结束后对往返测量结果分别比较,其较
差均不超限时取两次结果的平均数。

内业计算采用两人单独对观测数据进行直接平差,确认结果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

4.4测量及改正
测量拟采用附合导线测定。

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

采用工程测量。

相关主题